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AEM电解槽“后来居上”:成本快速下降,厂商急剧扩张

   2025-10-09 氢能观察氢小观1930
核心提示:AEM电解槽将会实现规模化应用,成为绿氢制备的核心技术之一

氢能也开始内卷后,电解槽厂商便被卷入了无情的“价格战”。在碱性电解槽“一手遮天”、PEM电解槽“强势入围”的艰难境界,AEM电解槽能够“后来者居上”,绝对与其自身的独特优势息息相关。

近两年,AEM的产业化发展突飞猛进,市场接连发布了数十款AEM电解槽产品,从事阴离子交换膜的企业也大量涌现,AEM逐渐成为制氢赛道的新风口。

目前电解水制氢主要有碱性(ALK)、质子交换膜(PEM)、阴离子交换膜(AEM)和高温固体氧化物(SOEC)四条技术路线;优劣势方面,ALK设备成本低但响应速度相对较慢,PEM 响应较快但设备成本高,而AEM兼具低成本和快速响应优势,被认为是未来最具潜力的制氢路线之一。

氢能观察统计了国内目前涉猎AEM电解槽的制氢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已有20余家制氢企业公开下线了自家的AEM制氢设备,详细内容如下图:

从表格中不难发现,国内AEM电解槽厂商有明显的“头部抢占市场,新秀乘胜追击”的格局和趋势。中电丰业、大陆制氢、赛克赛斯等老牌制氢厂商深耕行业多年,手握多项电解水制氢技术;稳石氢能、未来氢能等企业专注AEM电解制氢设备的研发与生产,拿下国内多个订单;亿纬氢能、卧龙英耐德等后起之秀均为跨界玩家,其控股母公司在其他行业早已风生水起……

材料技术突破显著

国内企业在阴离子交换膜(AEM)、催化剂等核心材料领域实现关键突破。例如,亿纬氢能自研的 Alkymer 系列膜厚度仅 25-75μm,电导率≥150 mS/cm,核心组件国产化率超 95%,综合成本较 PEM 路线降低 40%。清能股份通过多层物理化学膜增强技术,开发出幅宽 80cm、抗张强度 65MPa 的全饱和碳氢键树脂膜,实验室效率达 95%,能耗低至 42kWh/kg。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团队则通过膜 - 电极界面工程,使纯水电解系统在 500 mA/cm² 电流密度下稳定运行 2464 小时,膜 - 电极界面结合强度提升两个数量级。 

设备性能对标国际前沿 

头部企业在单槽功率、动态响应等指标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稳石氢能的 1.25MW AEM 系统冷启动时间 <5 分钟,系统寿命超 10 年,中标南网储能全球首套单系统兆瓦级项目;中电丰业的 AEM 电解槽直流电耗低至 4.4kWh/Nm³,支持 10%-120% 宽负荷调节,已获 “氢进万家” 示范项目订单。宿迁绿能氢创的兆瓦级产品可在 - 4℃低温环境下瞬时启动,30 秒内出氢,适配极端气候场景。 

成本优势逐步凸显 

非贵金属催化剂的规模化应用大幅降低材料成本。中电丰业、氢鸾科技等企业采用镍、钴基催化剂替代铂族金属,催化剂成本下降60%以上。随着嘉膜科技年产6万㎡AEM 产线投产,膜材料成本预计再降20%。稳石氢能通过规模化生产将系统成本降至 3000元/kW 以下,在电价0.15元/kWh 的场景下,绿氢成本可控制在10-15元/kg,扣除补贴后净利润率达30%-50%。

自去年多家AEM电解槽厂商推出主打产品、多款AEM电解槽新品下线以来,国内AEM电解水制氢设备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今年1-8月,国内已有至少8款AEM电解槽及制氢系统新品下线,其中包括未来氢能、绿能氢创、亿纬氢能等多家AEM电解槽厂商。

今年6月,稳石氢能成功斩获“60兆瓦电解水制氢综合设备项目”订单。

6月下旬,照明龙头企业——阳光照明年产110兆瓦AEM制氢装备研发及制造项目完成备案。跨界玩家增多,凸显国内AEM电解水制氢技术的进步和扩张。

7月底,国内首条兆瓦级AEM电解槽产线落地,首期年产能300MW。

……

按照目前国内AEM电解槽发展趋势,市场份额占比将会逐渐增大,甚至未来有望超过PEM电解槽。但目前仍旧面临AEM膜稳定性等核心材料技术仍需加强、AEM电解槽功率较小以及供应链不够完善等问题。

同时兼具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双重优势,使得AEM电解槽可以备受市场青睐,AEM电解槽市场正处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应用过渡的关键阶段,技术进步与订单落地显示出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随着AEM电解水制氢技术的进一步提升,AEM电解槽将会实现规模化应用,成为绿氢制备的核心技术之一。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