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在内蒙古赤峰正式建成投产。该项目由远景科技集团打造,总体规划产能达152万吨,其中项目一期配套143万千瓦风电光伏及680兆瓦时储能系统,年产绿色合成氨达 32 万吨。项目的成功投产,标志着远景正以前沿技术的商业化实践,将“新石油”的宏伟构想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首席产品官娄益民在接受媒体交流与采访时,深入分享了他对氢氨技术路径、项目技术创新以及其全球意义的独到见解。他指出:“赤峰项目的投产,是时代变革的里程碑。在全球加速推进低碳转型、重构能源安全格局的大背景下,绿色氢氨已不再只是前沿技术的探索尝试,而是实现深度脱碳和推动跨行业减排的关键路径。”
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首席产品官娄益民受访现场
氢作为最小的分子,具备独特的能源属性,能够深入钢铁、化工、港口、机场、航运等高排放行业,为这些行业的脱碳进程提供强大动力;氨则是一种经济、安全、便于储运的绿色载体,是构建全球绿色贸易新格局的重要支撑力量。
娄益民表示,远景作为一家技术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在能源转型的最前沿。此次在赤峰投产的32万吨级绿色氢氨项目,正是远景将先进理念转化为实际成果的有力例证——从荒漠草原到元宝山脚下,绿色发电与氢氨化工在这里实现融合创新,落地生根。远景赤峰项目作为全球首个大规模的绿电制氢氨工程,其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在没有传统化石能源支撑的情况下,构建一个离网的稳定系统。由于风光发电具有间歇性与不连续性,而氢氨工程需要稳定的能源输入,因此解决风光间歇性发电侧与化工工业能源输入的匹配问题成为项目成功的关键。远景凭借自主研发的两大核心技术,成功攻克了这一难题。
第一、打造毫秒级精准预测的AI气象大模型。
“风何时来?云何时遮住阳光?只有实现精准预测,我们才能有效调度能源。”娄益民解释道。远景自主研发的AI气象大模型,结合EnOS智能操作系统,实现了从分钟级到毫秒级的高精度预测能力,为整个氢氨系统提供了能源“来”的确定性,为后续能源的合理调配与高效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该高精确的AI气象大模型,是远景在绿色能源领域自主研发的重要成果,也是项目稳定运行的坚实保障。
第二、构建可控稳定的“数字能源水库”。
娄益民形象地将远景的系统比喻为一个高度数字化的“能源水库”。在这个系统中,AI气象大模型如同精准的“天气预报员”,能够预测“水”(能源)何时到来;储能系统则决定了水库的容量,对能源进行合理存储与调节;而氢氨系统就像一个有机灌溉系统,能够灵活、高效地吸纳这些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并将其转化为稳定可控的工业能量输入。为了实现这一系统的高度耦合,远景从风机、光伏、储能,到电解槽、空分和合成系统,全部实现了柔性设计与端到端协同优化。每一台设备、每一个子系统,都紧密服务于这一“源 - 网 - 荷 - 储”一体化的新型电力系统,确保整个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
远景赤峰零碳氢能产业园
“绿色氢氨领域的技术创新,让我们成功跨越了从概念到现实的鸿沟。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商业化目标,如今正随着一项项技术突破逐步照进现实,‘新石油’的愿景也绝非纸上谈兵,而是真切地在我们手中成型。”娄益民强调。未来,远景将继续以技术为驱动,携手全球伙伴,加速绿色氢氨技术的迭代升级与产业化应用,让“新石油”成为推动全球绿色发展的新引擎,为人类缔造一个更加清洁、可持续的美好未来。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