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印度累计储能装机容量为490MWh,其中2025年上半年投产了48.4MWh的新型储能系统,较去年同期新增186MWh显著下滑。报告指出,装机量的减少反映了印度对光储融合项目的依赖,然而这些项目正面临调试延迟和招标活动放缓尴尬局面。
不过,随着新的政策出台,在扩大生存能力缺口资金(VGF)计划和中央电力局(CEA)允许将储能纳入同一地点光伏招标之内,或许将推动储能行业的持续增长。有研究人员预测,到2028年,印度的累计储能装机量将达到33GWh。
今年6月,印度政府宣布第二批VGF资助金额为180万卢比(约21043 美元)/MWh,以支持30GWh储能项目的开发。但此前的光伏配套储能项目普遍要求至少2小时的持续放电时间。
10月2日,印度电力局出台一项新政策已放宽了这一要求,明确在可行性缺口资金(VGF)支持下实施的电池储能系统相关规定,储能配置时长从固定的2小时,改为允许在2小时和4小时自有选择。
行业专家认为,4小时的充电周期是更可行的选择,因为2小时的充电周期往往利用率不高。印度储能联盟相关人员表示,配电公司现在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将四个小时分解为多个阶段使用这些储能系统,而且四个小时的循环也将改善电池健康状况。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0月初,印度中央电力局(CEA)发布了 2025 年 CEA(电厂和电力线路建设技术标准)第 2 次修正案的征求意见稿。
该草案修改的最大亮点之一是,新增了可再生能源和电池储能系统相关章节,介绍了关于光伏、风电和储能项目建设的技术要求和安全标准,而且明确提出光伏风电设计寿命至少为25年,且可再生能源开发商必须确保设备的持续运行,应在电站内安装自动气象站,以测量风速、大气温度、相对湿度和大气压力等参数,并在项目现场保存相关基本记录,例如竣工图和测试证书等。CEA将在6个月内正式发布相关监测指南。
此外,该草案重点介绍了电池储能系统的技术标准以及所需的主要设备和组件。在电池储能系统(BESS)方面,该草案提供了详细的技术规范和安全协议,涵盖电池、模块、BMS和EMS。它强调了储能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再生能源集成到黑启动等多种场景,并强制要求储能系统执行安全规定,例如直流断路器、过流保护和单元之间足够的间距等,这些措施将有助于解决电池储能系统安全问题,包括热失控和火灾事故的风险,文件还呼吁建立强有力的应急响应框架。
据悉这一标准修订的相关意见反馈可在11月7日之前提交。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