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氢能的新能源玩家不在少数,上至头部大佬,下至新秀企业,在氢能大火的这几年纷纷跑马圈地。
本文总结列举了几家活跃在氢能市场前沿的跨界新能源企业,一起来看看这些风光龙头企业已经将氢能这盘棋“下到哪一步”——
隆基绿能
自隆基在2021年成立隆基氢能后,隆基对氢能的重视程度可谓非常之高。短短几年之内,隆基氢能业务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在国内氢能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隆基发展氢能主要聚焦于制氢装备制造和绿色甲醇两大方面。
在制氢装备制造方面,隆基潜心研发碱性电解槽,强调“绿电+绿氢”技术路线。成立不到一年时间,隆基氢能一跃成为国内电解槽头部厂商。
目前,隆基氢能已经推出LonGI ALK HI1、G系列等碱性电解槽产品,单台产氢量覆盖1000-3000Nm³/h,直流电耗低至4.1-4.5kWh/Nm³,氢气纯度达99.999%,系统负荷响应时间达毫秒级。
2022年5月,隆基氢能中标中石化新疆库车光伏制氢示范项目制氢设备采购;2023年,隆基氢能中标吉电股份大安绿氢制绿氨项目获得15套1000Nm³/h电解水制氢系统订单,市场份额38.5%。
在布局绿色甲醇方面,隆基氢能积极与马士基合作,签署绿色甲醇供货协议;入股生物质气化公司,落地绿色甲醇项目。
2024年4月,隆基首个绿色甲醇项目——许昌隆基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绿色甲醇项目举行开工仪式,总投资20亿元,建成后还可实现自发电约30000KW。
阳光电源
同样成立于2021年的阳光氢能,是阳光电源早在2019年就成立氢能事业部而孵化出的子公司。背靠光储技术,阳光氢能也在制氢领域大展拳脚。阳光氢能主打“柔性制氢技术”,同时布局碱性制氢与PEM制氢双路线。
成立当年,阳光氢能50Nm³/h PEM电解槽发布、1000Nm³/h 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试车成功;2022年,阳光氢能柔性制氢系统解决方案发布。
2024年,阳光氢能中标中能建松原16台1000标方碱性电解槽及IGBT制氢电源,也是唯一一家同时供货电解槽和制氢电源的厂家。
为了更好的走在行业前沿,阳光在氢能领域付出的心血是实打实的。阳光氢能设立了30MW电解水制氢实证基地、产品研究中心、关键材料研究中心、欧洲研究所氢能技术实验室,取得了480多项
氢专利,能够为客户带来更为高效的绿电制氢解决方案。
天合光能
天合的打法也类似,但在智能化、数字化方面更具创新。其氢能业务集中在旗下公司天合元氢。天合元氢成立于2021年11月,聚焦电解水制氢领域。
天合元氢聚焦“光储氢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数据模拟和系统分析优化光伏、储能与制氢设备的协同运行,降低绿氢平准化成本(LCOH)。
2022年,天合元氢推出其“天擎”系列制氢设备新品,2025年一季度,天擎系列第二代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重磅发布,二代槽额定电流密度提升至4000A/㎡,100%负荷工况下直流电耗为3.898kWh/Nm³。天擎二代装备实现了从设备性能到系统协同的全面升级。
天合对于氢能的布局,不同于其他在氢能产业之中专攻的企业,天合更倾向于将光伏、储能和氢能三大产业结合到一起,制定更为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能源转型。
晶澳科技
晶澳布局氢能的时间似乎相对较晚。
2024年5月初,内蒙古晶澳淖尔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该公司由晶澳科技旗下的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与内蒙古淖尔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高达2.8亿人民币,晶澳正式入局氢能。
2024年11月,晶澳(北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公司业务包括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制造与销售,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销售等。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晶澳科技旗下晶澳太阳能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目前,晶澳还未传出有关于氢能项目建设的消息。
晶科科技
晶科很早关注制氢领域,但目前还未像其他光伏企业一样设立独立的氢能子公司。
2020年,晶科科技与空气产品公司(Air Products)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光伏新能源领域展开合作,基于AP在制氢领域的丰富经验及领先技术,将“制氢”与“绿电”充分结合,共同推进绿色可持续能源的发展。
2021年11月,晶科与深圳瑞麟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光伏发电+制氢”项目,瑞麟科技提供绿电制氢设备及技术服务。
近两年,晶科积极布局绿氢及绿色甲醇项目,如巴林左旗风光制氢制甲醇项目,该项目已于去年获得备案,是晶科首个绿色甲醇项目。
协鑫集团
协鑫重点发展蓝氢和绿氢,并从2021年开始大规模布局。
2021年7月,协鑫新能源及保利协鑫联合发布公告称,协鑫新能源已成立氢气能源事业部,积极研究在现有光伏发电的业务平台上,发展氢能业务及相关产业。
发布公告后,协鑫在北京举行“蓝绿同行,氢鑫世界”的氢能源战略发布仪式。协鑫规划,到2050年实现:40万吨绿氢产能,3大研发基地,6大产业基地,100座综合能源站。
此外,2021年-2022年初期间,协鑫频频发力氢能,与伊金霍洛旗政府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在伊金霍洛旗建设氢储备应用研究院,投资建设16个综合能源加氢站;保利协鑫天然气与协鑫新能源达成天然气长期采购协议,协鑫新能源将利用从保利协鑫天然气获得的天然气资源,为发展蓝氢做准备;协鑫能科与北京深向科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 “源、网、荷、储、氢”上游绿色能源配套产业投资等方面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海泰新能
海泰不同于其他跨界氢能的光伏企业紧盯上游制氢装备,海泰更注重氢能基础设施的建造和氢能全产业链的构建。
2021年底,海泰新能宣布投资设立唐山海泰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000万元。海泰跨界氢能正式开始,之后其氢能业务也基本由海泰氢能负责。
2023年上半年,海泰与清华大学联合成立“清华大学—海泰新能‘光储氢系统产学研深度融合专项’联合研发基地”,海泰将联合清华大学技术优势,打造完备的光储氢解决方案。
2024年2月,海泰新能与中石油管道局签署合作,中国石油管道局为海泰新能康保——曹妃甸氢气长输管道项目建设提供全流程的咨询设计服务与技术支持。
海泰拟建的康保——曹妃甸氢气长输管道项目被称为世界最大输量的绿氢管道,总投资134亿元,全长1037.82公里,目前已开工。
2024年10月,海泰新能与加氢站装备制造企业海德利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海泰一系列动作直指新能源全产业链解决方案的构建。2025年8月,海泰氢能源发展(黄骅)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为海泰新能的全资孙公司,目前海泰除海泰氢能一家子公司外,共在秦皇岛、黄骅、北京及张家口四处设立全资孙公司。
正泰集团
2019年,上海正泰氢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一亿元。这家公司并未传出过多氢能消息,但旗下参股公司在氢能领域动作频频。
2021年初,正泰集团旗下正泰新能源与国家电投签署战略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储能、氢能等领域开展合作。
2021年8月,正泰集团投资重塑集团旗下子公司磐动电气,而这正是正泰氢能旗下参股公司之一。同时,磐动电气也获得了正泰新能源和重塑能源参股的“上海泰氢晨”(上海泰氢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参股。正泰集团与重塑集团联系紧密,互相投资对方多家氢能企业,合作关系良好。
目前,泰氢晨已经完成Pre-A轮融资,且深耕制氢领域装备的开发与制造,2025年6月,泰氢晨与赛拉弗重塑签约氢能装备联合研发及采购合同,泰氢晨将为宁夏太阳山绿氢制储输用一体化示范项目提供制氢系统及装备。
不仅在设备的研发制造上,正泰同时布局绿氢及氢基能源项目。2024年底,中国石化宁波工程公司成功签约正泰新能源风光绿氢制25万吨/年绿色甲醇及2万吨/年绿色航空煤油一体化项目,据悉,该项目总投资60亿,主要聚焦于绿色甲醇和绿色航煤的生产。
金风科技
作为风电领域的上市龙头,金风在风电行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近两年,金风风电业务营收显著增长,新能源布局正在逐步扩大。在氢能领域,金风将焦点放在绿氢环节上,大力建设绿氢及绿色甲醇等项目。
2022年8月,金风科技与兴安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建设风电规模200万千瓦风电制氢。用氢场景为配套的56.18万吨绿色甲醇示范项目,该项目是当时全球最大的绿色甲醇项目,所产绿色甲醇主要用于海运业的零碳燃料。
2023年11月,金风科技与马士基签订年产50万吨/年的绿色甲醇长期采购协议,以支持其首批12艘大型甲醇双动力船舶低碳运营。
近两年,金风在内蒙古地区的风电制氢项目开始增多,依托自身风电装备优势,金风频频押注绿氢及绿色甲醇。
2024年4月18日,金风科技兴安盟风电耦合制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开工,该项目是全球最大的绿色甲醇项目之一,总投资136.65亿元,计划建设风电规模200万千瓦,据了解,该项目所生产的绿色甲醇将用于供应马士基,目前项目进展顺利,一期工程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2025年9月投产。
远景集团
远景一直在抢占绿氢市场,并且已经有大型落地项目成果。
远景近几年在风电、储能、数字化、动力电池等领域多次拔得头筹,在绿氢业务上,远景发力氢氨醇,将风光廉价“弃电”用于制氢,解决新能源消纳的同时降低绿氢成本。
2022年4月,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在鄂尔多斯建成投产。远景重视项目实际成果,也经由验证将这个零碳产业园真正实现了基于风光储氢相结合的能源岛,实现100%绿色零碳能源供给。
2025年7月8日,由远景打造的全球首个万吨级零碳氢氨项目——远景零碳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正式宣告建成投产。这个项目系统验证了远景自主研发的构网型储能、智能风机 、AI电网技术、氢能电解槽技术、动态合成氨技术。项目借助AI驱动、“随风而动”的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实现100%绿电直连,做到风光储与氢氨醇生产的动态耦合。
远景布局氢能,出手便是万吨级项目,规模宏大,技术创新,远景不仅在发力氢能,更是在利用氢能打通整个新能源体系。
2024年9月10日,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率西班牙企业家代表团到访远景,就绿色氢能技术和产业发展深入交流,并见证西班牙政府与远景能源签署合作协议,在西班牙打造零碳氢能产业园,布局氢能装备工厂和绿氢产业链,助力西班牙和欧洲的碳中和转型和绿色新工业体系建设。
明阳集团
不拘泥于单一环节,明阳已经开始全方位布局氢能。
2025年3月5日,明阳氢能与重塑能源在上海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结合各自在氢能领域的优势资源和发展愿景开展全方位合作。
自2023年明阳氢能成立至今,明阳在氢能产业上的动作一刻不停歇,开发电解槽,签约项目,拿下大单,开发制造纯氢燃气轮机并成功投运,明阳定位“电-氢-电”路线,将氢与电相结合,打造更为清洁的能源体系。
2025年,明阳先后签约多个绿氢及绿色甲醇项目,发力上游绿氢领域。4月初,明阳固始20万吨绿色电氢氨醇项目开工,项目聚焦“电氢醇柔性生产”,为河南电氢氨醇新经济产业集群整体布局打造实证项目样板。据悉,明阳计划在河南省六个地市打造50—100万吨绿电氢氨醇项目,大手笔打造河南电氢氨醇产业基地。
紧随其后的是,明阳与巴斯夫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国内共同打造绿色氢氨醇项目,重点关注Power-to-X领域。
张传卫亲自掌舵氢能,明阳集团拿什么实现“千亿梦”?
三一集团
2022年8月,三一氢能有限公司(三一氢能)成立,注资10800万元。2025年8月,三一氢能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在成立至今的几年时间里,三一氢能开发制造制氢电解槽,BOP等氢能装备。自成立之初,依托三一集团的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优势,三一氢能在市场中便极具竞争力。
三一氢能在氢化工、氢冶金、氢交通三大应用场景中不断突破,推动制氢设备、低碳冶金项目、全国最大制加氢一体站的应用与示范。
近两年,三一氢能频频中标国内绿氢项目,三一电解槽及BOP等设备在实际中得到验证。有着三一集团强大的研发体系,三一氢能“后来者居上”,逐步形成了独属于三一的独特打法。
纵观能源革命的历史征程,氢能所带来的新能源变革可谓是颠覆式的改变。电力系统的构建正在逐渐向新能源偏移,而氢能无疑是新能源体系中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借助氢能,既可以解决风光弃电,调峰填谷的问题,又可以生产更为清洁的绿色能源燃料,在多种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氢能的爆火,是新能源产业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风光巨头下场豪赌氢能,不仅仅是自身产业链的延伸,更是纵观全局的考量。未来究竟谁能拔得头筹,抢先一步拿下市场,让我们拭目以待。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