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6月,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岳麓峰会提出“把长沙打造成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两载奋进,长沙以创新为核,加速锻造闪耀世界的“研”值新名片。从实验室“从0到1”的突破,到产业链“从1到N”的裂变,这里正以“惟楚有材”的底气,书写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答卷。即日起,红网长沙站推出《长沙“研”值》系列特别报道,深度回望长沙创新足迹,见证一座中部城市的全球科创雄心。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赵翼鹏 通讯员 李文晴 长沙报道
横跨欧亚大陆的土耳其,一年有300多天日照,非常适合发展光伏产业。
彼时,全球能源转型浪潮涌动,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太阳新能源”)也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500兆瓦光伏产业园项目签约现场
“我们要在土耳其打造光伏全产业链!”2019年10月,红太阳新能源成功与土耳其Kalyon集团正式签订了一期500兆瓦光伏产业园项目,这不仅是红太阳新能源的“海外第一单”光伏全产业链项目,也是土耳其首个且唯一的项目,意义重大。
没成想,几个月后,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经济停摆、物流受阻、中土停航……土耳其项目也陷入停滞。
时间过一天,工期就少一天;疫情这么凶险,员工出去了被感染怎么办?
工期紧张,人命关天,最终,红太阳新能源经理班子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捏把汗的决定。
逆行!
在多方协调下,红太阳新能源申请到了一架来之不易的包机。
2020年5月31日,203名员工及供应商在防护服的重重保护下,“全副武装”从北京起飞,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
当波音747载着他们冲破疫情封锁,降落在伊斯坦布尔时,Kalyon集团CEO在停机坪上张开双臂:“这是土耳其光伏工业的‘诺曼底登陆’。”
项目团队攻克了工艺调试、本土化适配等难题,最终仅用10个月完成首期项目交付,时任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也亲眼见证了红太阳在土耳其生产的第一片电池下线。
土耳其时任总统埃尔多安视察红太阳在土耳其生产的首款电池
“正因为这一次包机,让我们一期产业园的项目顺利按照计划节点交付给客户,客户对我们高度认可,打造了中国工程出海的名片。”红太阳新能源国际业务负责人刘曦回忆说。
这次“逆行”让土耳其看到了中国光伏人的毅力和决心。2022年,Kalyon集团将首条GW级光伏“交钥匙”项目交到了红太阳新能源手中。“这算得上中国光伏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了。”刘曦说。通过二、三期项目扩建,项目总产能提升至2GW,推动土耳其光伏产能提升约10%,并获土耳其能源部长盛赞“全球领先的智能化生产线”。
土耳其工厂
土耳其项目让红太阳新能源的海外整线建设业务在国际市场打响了名声。“从图纸到工厂”“从建设到生产”,为客户提供设计、采购、施工、调试、培训、运维等一条龙服务,“拿开车打个比方,我们不仅教你怎么造车,还要教你怎么开车,还能给你造个加油站。”刘曦说。
2025年5月,红太阳新能源参建的土耳其科尼亚首条1GW储能锂电池Pack整线交钥匙EPC工程全面启动,国产锂电池pack整线建设技术首次以自主标准完整输出中东欧市场。通过“黑灯车间”智能制造体系,红太阳将智能物流、信息化管理输出海外,实现效率与品质双提升。
土耳其科尼亚储能签约
截至2024年,红太阳新能源的产品在欧洲、澳洲、日韩等地得到权威部门认证,覆盖亚太、中东、欧洲、非洲四大区域,累计完成超5GW+光伏整线项目,成为全球光伏整线解决方案的领军者。今年一季度,红太阳新能源亚太地区出口实现28.6%增长、欧洲地区增长50%,金额破亿。
在埃及,中国-埃及可再生能源“一带一路”实验室联合研究项目圆满落地;在非洲,“红太阳新一代构网型微电网”专门针对当地特殊场景提供解决方案;在韩国,600MW全自动组件生产线顺利投产,本土化服务网络创造千余就业岗位……
韩国工厂内景
“中国光伏的出海,不仅是产业扩张,更是绿色文明的传递。”红太阳新能源董事长刘贤金表示。如今,他们积极发展“光伏+储能”微电网系统,推出轻质柔性组件、全黑高端组件产品等新品,瞄准了欧洲高端市场与拉美潜力地区,试图以“动态布局+技术创新”打开更新的局面。
从湘江之畔到世界舞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这家中国企业正以跨越山海的技术与担当,在全球能源革命中书写中国方案的新篇章。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由企业供稿,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