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兴蓝风电系统布局“装备-生态-服务”创新链,引领深远海发展新纪元

   2025-10-22 兴蓝风电1030
核心提示:兴蓝风电不仅展示了其在风电装备领域的硬核技术,更系统呈现了覆盖“装备‑生态‑服务”的完整创新链

兴蓝风电系统布局

“装备-生态-服务”创新链

引领深远海发展新纪元

“碳”索新程,“智”驱未来

10月21日,兴蓝风电展台持续成为行业焦点。通过多场高质量主题演讲与技术展示,呈现了从前沿装备、绿色能源生态到智慧运维服务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彰显其在深远海风电与综合能源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先实力,吸引众多海内外客户驻足交流,现场洽谈气氛热烈。

Part 01

前沿装备突破:以“一基双机”开启深远海开发新篇章

随着中国海上风电加速迈向“深远海时代”,兴蓝风电依托其牵头的“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聚焦漂浮式风电系统的高可靠性与商业化应用,正式发布“一基双机”深远海浮式风力发电整体解决方案,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该方案以单浮式平台集成两台大功率机组,具备五大核心技术突破:

场景灵活适配:支持单机与双机运行模式无缝切换,覆盖固定式与漂浮式多元场景;

智能协同控制:通过浮体-机组一体化控制策略,提升系统在复杂海况下的运行稳定性;

传动系统保障:采用大倾角主传动链润滑油膜控制技术,确保核心部件在动态工况下的可靠性;

平台稳性增强:运用双叶轮艏摇控制技术,有效抑制平台运动响应,提升抗风浪性能;

系泊安全升级:配置具备弹性缓冲机制的单点系泊系统,增强整体结构在极端工况下的安全性。

该方案为我国实现“高可靠、低成本”的深远海风电规模化开发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有望加速推动漂浮式风电的商业化进程。

Part 02

生态构建视野:绿电-绿氢协同,构建高效能源转化闭环

在能源结构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兴蓝风电提出“高效电氢耦合生态构建方案”,推动风电由单一发电向多元能源载体延伸。

该方案基于公司在风电制氢领域长期积累的核心装备与系统集成能力,具备高度灵活的场景适配性:

配套风能高效柔性绿电解决方案,可适配孤岛、分散式、大基地等多种应用场景;

支持离网制氢、并网制氨醇等绿色化工模式,实现风电出力与制氢负荷的精准匹配;

提升整体能源利用效率,助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消纳。

目前,兴蓝风电已与多家能源企业合作,共同推进“孤岛模式纯水电解制氢集成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等重点项目。

Part 03

智慧服务升级:数字化平台重塑风电机组全生命周期价值

随着风电产业进入“存量运维与增量开发并重”阶段,兴蓝风电推出以“平台+算法+场景”为核心的智慧运维解决方案,推动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升级。

该方案具备三大核心能力:

全链路数据融合:集成机组运行、气象环境与运维资源等多维数据,构建风电场数字孪生体系;

智能分析与决策:基于AI算法实现故障预警、功率预测与运维调度优化,提升运维效率,缩短停机时间;

场景化服务定制:覆盖陆上、海上、分散式等各类风电场,提供精准运维策略,持续降低全生命周期运营成本。

这一系统推动风电运维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测与优化”转型,为风电场资产的长期稳定收益提供数字化支撑。

Part 04

全国重点实验室:打造风电领域战略科技力量

在“双碳”战略引领下,兴蓝风电牵头建设的“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已成为推动产业科技创新的核心载体。该实验室于2023年3月获国家科技部批准,是我国风电领域唯一的全国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聚焦大型海上风电装备、风电场集群及风能高效利用三大方向,组建院士领衔的跨学科研发团队,建成覆盖整机设计、部件测试与系统仿真的全链条研发平台。截至目前,已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省级重大科技项目4项,授权发明专利70余件,为我国风电装备国产化、高端化发展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成为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创新策源地。

art 05

现场反响热烈,国际合作持续拓展

兴蓝风电的系统性创新在展会现场引发了持续关注,多家权威媒体进行现场采访与报道。同时,得益于法国大西洋漂浮式项目的成功实践,兴蓝风电在深远海领域的技术实力获国际认可。展会期间,众多国际客户对“一基双机”浮式方案和智慧运维体系表现出浓厚兴趣,展台前商务洽谈络绎不绝。

本次展会,兴蓝风电不仅展示了其在风电装备领域的硬核技术,更系统呈现了覆盖“装备‑生态‑服务”的完整创新链。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兴蓝风电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中国风电走向更深、更远的蓝色疆域。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