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破产清算!光伏老兵已“撑不下去”

   2025-10-13 世纪新能源网琬麟2850
核心提示:对海南发展来说,这既是及时止损的无奈选择,也是优化资产结构、聚焦战略的主动布局。

2025年10月8日,海南发展的一则公告,让公司控股子公司海控三鑫(蚌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海控三鑫”)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一纸公告

按下 “暂停键”

公告里明确写着,早在2025年7月,海控三鑫就对550吨窑炉及5条深加工生产线进行了停窑减产。

这个决定并非临时起意,公告中直接点出了原因 ——“降低运营成本,避免继续生产造成更大规模的亏损和资金投入”。简单来说,就是继续开着生产线,亏的钱会越来越多,投入的资金也会打水漂,所以不得不按下 “暂停键”。这则公告,也让海控三鑫背后的困境彻底浮出水面。

亏损加剧

“止损” 成必然

其实在2025年7月停窑减产之前,海控三鑫的经营状况已经亮起了 “红灯”。为继续与重点客户合作,海控三鑫保持2条深加工生产线进行生产。
然而,受光伏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光伏玻璃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海控三鑫近三年持续处于亏损状态,且短时间内难以扭亏。

经审慎研究,海控三鑫决定关停剩余2条深加工生产线,即于2025年9月底实施全面停产。全面停产后,海控三鑫将依法依规完成剩余员工安置,保留必要的留守人员。与此同时,根据公司发展规划,为实现及时止损目的,拟申请对海控三鑫进行破产清算。

从海南发展此前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海控三鑫连续多个季度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幅度在不断扩大。

作为一家以光伏玻璃生产为主的企业,海控三鑫的盈利高度依赖光伏行业的景气度以及原材料价格。2024年下半年开始,光伏行业出现阶段性产能过剩,光伏玻璃价格持续走低,而生产光伏玻璃所需的原材料价格却居高不下,直接挤压了海控三鑫的利润空间。

面对持续的亏损,海控三鑫也尝试过调整生产计划、优化成本控制,但效果并不理想。从海南发展2025年半年度报告能看到,海控三鑫当期营收1.92亿元,同比下降63.3%;净亏损1.95亿元。面对持续恶化的财务数据,“停窑减产” 成为了无奈却必要的 “止损” 选择。

战略断腕

破产清算的 “减负” 与布局

停窑减产未能扭转困局,海控三鑫最终走向了破产清算的终局。海南发展在10月8日同步披露的公告中明确,海控三鑫全面停产后,拟申请对控股子公司海控三鑫进行破产清算。截至2025年6月末,海控三鑫资产总额仅4.99亿元,负债却高达6.59亿元,净资产为-1.6亿元,已资不抵债且无法清偿到期债务,其中欠付海南发展的4500万元借款已逾期3个月以上。

对海南发展而言,破产清算本质是一次 “战略断腕”。剥离这一 “失血点” 后,上市公司可停止资金投入,避免担保责任进一步扩大 —— 目前海南发展为其提供的担保余额仍有2.83亿元,破产清算后可通过资产处置部分追偿债权。

更关键的是,此次处置未对海南发展核心业务造成冲击。公告明确,海控三鑫的营收、资产体量占公司整体比例较低,不会影响幕墙工程、特种玻璃深加工等主营业务的正常开展,也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从战略层面看,剥离非核心亏损资产后,海南发展可集中资源聚焦高端制造、跨境贸易等自贸港核心赛道。

不过,破产清算仍存不确定性:法院是否受理、资产处置回收率等均未可知,海南发展已提示 “债权可能无法足额追偿” 的风险。但对这家光伏老兵而言,破产清算是行业周期与自身局限叠加下的必然结局;对海南发展来说,这既是及时止损的无奈选择,也是优化资产结构、聚焦战略的主动布局。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