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隆基三防组件没玩虚的!防起火、防遮挡、防积灰功能获CPVT官方认可!

   2025-09-28 世纪新能源网3260
核心提示:这不仅为行业内外判断组件真实价值提供了可信赖的参照,更推动了行业评价体系从单纯比拼功率和价格

9月26日,隆基绿能(以下简称“隆基”)在西安召开Hi-MO X10三防组件实证发布会。经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CPVT)权威检测,隆基Hi-MO X10三防组件成为全球首款官方认可的“三防组件”。

此次发布会颠覆行业传统,首次集结权威专家、组件厂家、终端业主三大阵营同台,通过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CPVT)、德国莱茵TÜV集团(以下简称“TÜV莱茵”)、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鉴衡”)的联合实证,隆基全球实证平台的首次公开,以及近十位真实业主的现身说法,共同为光伏组件的真实价值评估树立了全新标杆。

全球首个!Hi-MO X10“三防”组件功能获权威检测

CPVT通过严苛的实验室测试与户外实证相结合的方式,对隆基Hi-MO X10的“防起火、防遮挡、防积灰”三大核心性能进行了系统性验证。

综合结果指出,隆基Hi-MO X10三防组件在抑制热斑温升、降低遮挡功率损失以及抵抗积灰影响三个维度上,性能均显著优于TOPCon组件。

遮挡是光伏电站最常见的隐患之一,尤其在分布式屋顶项目中,灰尘、鸟粪或局部阴影易引发热斑起火,不仅威胁安全,还导致功率急剧衰减。实验室数据显示,在1000W/m²辐照下,“三防组件”的热斑稳定温度比TOPCon组件低约72℃。

在防遮挡测试中,部分遮挡(如50%遮挡单块电池)情况下,“三防组件”的平均功率损失为10.15%,而 TOPCon 组件的平均功率损失为36.48%。

在户外模拟真实遮挡环境下,“三防组件”表现出卓越的发电优势。在模拟女儿墙遮挡的场景中,其单瓦发电量比TOPCon组件高出2.53% ;而在模拟树叶遮挡的场景下,其单瓦发电量更是高于TOPCon组件47.12% 。

在模拟容易积灰的5°小倾角安装条件下,“三防组件”的单瓦发电量比TOPCon组件高出2.28% 。这得益于其独特的防积灰边框设计,能有效减少灰尘附着带来的发电损失 。此外,测试还发现,凭借隆基“三防组件”优异的低温度系数特性,“三防组件”的平均工作温度比TOPCon组件低约1.5℃,进一步提升了发电效率。

这些基于多场景、可复现的测试,为Hi-MO X10“三防”性能的有效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数据支撑。

三大权威机构共证BC技术优势

此次发布会的一大亮点,在于CPVT、TÜV莱茵、鉴衡三大权威机构的联合发声。他们分别从安全性、全场景发电收益等不同维度,对以Hi-MO X10为代表的BC技术组件进行了独立、严谨且全面的测评。尽管测试场景与方法各有侧重,但最终结论高度一致。

综合结果表明,遮挡场景下,BC技术全面胜出,在安全性和发电性能上拥有压倒性优势;全场景发电能力上,不论实验室测试还是户外实证,不论何种辐照度亦或全天任意时段,BC组件均保持综合领先,稳定超越TOPCon组件。

TÜV莱茵指出:在场地环境因素中,阴影遮挡和灰尘污染是造成发电量损失的主要元凶。通过对市场三大技术路线(PERC、TOPCon、BC)进行遮挡测试及热斑风险的横向测评,结果显示,BC技术路线产品的热点温度仅为54.6℃,远低于PERC的155.8℃和TOPCon的166.2℃所带来的高风险。

而隆基的HPBC 2.0产品,更是在单点、多点、长/短边及斜对角等多种最典型的遮挡场景下,功率输出优于其他常规技术组件。

BC技术不仅更加安全,其功率输出也优于其他技术路线。鉴衡在其位于海南三亚的实证基地上,对比了不同安装条件下HPBC 2.0组件和TOPCon组件的发电能力表现,设立了静态遮挡阵列和未遮挡阵列。在整个实证周期内,HPBC 2.0组件在静态遮挡的情况下比TOPCon组件的单瓦发电量高50.92%。

在发电收益这个核心价值上,鉴衡提供了更全面的全场景、多维度实证测试数据。

比如从辐照度来看,无遮挡工况下HPBC 2.0组件在辐照度900W/m²~1000W/m²时,对比TOPCon组件单瓦发电增益最高,达到2.36%;静态遮挡工况下,在辐照度700W/m²~800W/m²时增益最大,达到52.12%。

而在不同典型天气条件下,HPBC 2.0组件仍能保持高于TOPCon组件的稳定发电量。阴天无遮挡时,HPBC 2.0组件单瓦发电量增益1.96%。其中,在16 ~17时增益最大,为4.42%。阴天静态遮挡时,HPBC 2.0组件在11~12时增益最大,为58.27%。晴天无遮挡时,HPBC 2.0组件单瓦发电量增益3.08%。其中,在16~17时增益最大,为7.86%。晴天静态遮挡时,HPBC 2.0组件在17~18时增益最大,为66.54%。

为了验证组件在真实世界多样化气候环境下的发电性能表现,CPVT也在其两大典型户外实证基地对HPBC 2.0组件和TOPCon组件进行了对比测试。这两个基地分别位于宁夏银川,代表了干旱、强紫外线、大陆性气候;以及山东烟台,代表了高湿、高盐雾的海上环境。

银川实证数据显示,HPBC 2.0组件的单瓦发电量相较于TOPCon组件的相对增益保持在1.42%,最高可达1.53%。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优势在特定条件下更为突出,在高辐照度(>1100W/m²)区间,发电增益达到最高的2.22% ;而在上午11-12点的峰值发电时段,增益同样高达2.23%。

在环境更为严苛的烟台海上实证测试中,结果同样表明HPBC 2.0组件性能更优,单瓦发电量相对增益保持在1.94%,最高可达2.67%,且组件平均工作温度比TOPCon低1.31°C 。在高辐照(>1100W/m²)条件下,其发电增益更是高达2.50% ;在上午10 -11点,增益达到最高2.20%,充分验证了其在极端环境下的高可靠性与卓越发电能力。

专家+厂家+业主三重实证,开创组件价值评估新范式 

除了第三方背书,隆基本次也首次向外界公开了其庞大的全球实证平台,重磅宣布隆基已构建起厂家自有、第三方合作及客户端三维一体的实证电站网络。

目前,仅客户端实证电站,就已在内蒙古、山东、湖南、广东等省份布局了20例。第三方机构合作实证电站3例,隆基自有实证电站4例。这些遍布不同气候区、不同应用场景的电站,通过“隆基全球实证平台”和“分布式光伏实证电站监控平台”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数据显示,在全国各地的所有实证项目中,HPBC 2.0的发电增益均明显高于TOPCon。

隆基全球实证平台的首次公开,其意义远不止于展示数据。它标志着行业领先企业正从依赖单一、静态的产品测试报告,转向构建一个动态、透明、大规模的真实世界数据生态。更重要的是,它向全行业和所有客户开放了一个观察产品长期表现的窗口,这对于建立客户信任、推动行业技术验证体系的升级均具有开创性意义。

口碑是最好的证明,真实业主、客户现身说法

数据终究要服务于客户价值。发布会现场还邀请了近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真实业主分享他们的故事。他们建站的初衷各不相同,有的业主是EPC或光伏贸易商,他们通过收集真实发电数据,再反哺给下游EPC项目方案设计,用数据来证明产品的长期价值;有的则是为了降低电费的工商业主,他们追求更高的投资回报。

山东聚辉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张总为验证各家产品真实性,自投自建了聊城实证电站,通过与TOPCon组件的严格同场对比,测得Hi-MO X10单瓦发电增益达2.05%,哪怕并网以来发电极低之一的暴雨天,单瓦增益也高出1.87%。

安宇光伏能源集团的张总,在其主题分享中表示:在品牌众多、产品同质化现状下,下游安装商及终端业主已然更加理性,这就意味着会更加信赖实证数据,市场也由低价竞争转为了价值竞争。他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产品展示柜”和 “决策工具”。不是为了发电,而是为了更好的对比、测试和验证。数据并没有令他失望,山东德州实证电站的实测中,也得出了“X10较常规组件单瓦发电增益2.49%,单位面积7.22%的更高发电增益”结论。

上海迪恩爱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曹总,在其上海森马服饰光伏项目采用了Hi-MO X10三防组件,8个月平均发电增益达到11.67%,平均每年额外带来27.9万元收益;其上海春晖制冷项目,同样应用X10三防组件,9.5个月平均发电增益为4.9%,平均每年多赚4.5万元。

浙江来日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柳总,以“周庆药包”1.049MW电站项目为例,分享了他的选择:在饱受普通组件性能衰减、易发热和隐裂等问题困扰后,他最终为该项目选定了Hi-MO X10三防组件。实际发电数据充分验证了这一决策的正确性:电站并网后首月,理论日均发电量为2920度,而实际日均发电量高达4654.64度,超出理论值59%。其最高日发电量更是达到了6160度,远超预期。

杭州益欣新能源张总分享了其“中泰深冷”4.2MW工商业项目案例。由于该项目属于高端制造业,对能耗成本和电站可靠性要求极高。项目自今年5月底并网至9月22日,平均每月发电达到48万度,相比该企业采用其他组件的一期电站,月均发电量高出整整23%。

从山东到上海,从聊城到杭州,多个权威实证电站与工商业应用场景的共同验证,已清晰地勾勒出Hi-MO X10的卓越价值。它不仅意味着平均可达数个百分点以上的稳定发电增益,更直接转化为客户账面上每年数十万元的超额收益。这些来自市场一线的铁证,共同铸就了Hi-MO X10“高收益、高回报”的坚实口碑,为行业从价格竞争迈向价值竞争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决策依据。 

从比拼参数到实证价值,隆基树立行业新标杆

过去在光伏行业,产品性能往往是厂家的“自说自话”,缺乏统一可信的评判标准。正是因为隆基深知影响光伏发电的变量繁多,任何单一维度的参数都难以全面反映组件的真实价值。为此,隆基开创了“专家实证、厂家实证、业主实证”三位一体的全新价值验证范式,通过权威机构的科学标定、厂家自身的全球数据积累以及终端用户的真实体验反馈,形成了一条完整、闭环的证据链,为行业树立了透明、可信的新标杆。

这不仅为行业内外判断组件真实价值提供了可信赖的参照,更推动了行业评价体系从单纯比拼功率和价格,转向聚焦真实收益和可持续的长期价值。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