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场景不基础,认证更不基础

   2025-09-08 晶澳科技1180
核心提示:面对这特色各异的七大关口,“漠蓝”组件一路通关,展现出强大的干热环境适应性

从腾格里沙漠「极境寻光」活动中接受挑战,到2025年SNEC斩获TÜV莱茵“全球首张沙漠光伏组件认证”,这项全新推出的、被业内誉为最严酷的环境和安全考核(2 PfG 3131/05.25),被晶澳“漠蓝”组件率先攻克。如今,“漠蓝”组件在这次“魔鬼挑战”中的经历与详细结果已出炉,七道惊心动魄的考题之下,饱含着沙戈荒光伏应用的含金量。

01

考题一:紫外暴击

沙戈荒地区具有典型的干热环境,最大特征之一就是紫外辐射强度高。过高的紫外会导致 EV 聚合物和封装材料的老化变色,导致光电转化率降低。

在本次TÜV莱茵设置的全新测试序列中,“漠蓝”组件在高温条件下,要经历紫外辐照剂量高达120kWh/m²(正面)、60kWh/m²(背面)的超高强度考验,这是传统IEC标准中UV测试(IEC 61215)条件的8倍!

在此种“破坏性”考验下,“漠蓝”组件顺利通过,衰减率符合标准。

02

考题二:冰火之歌

沙戈荒地区温度高、温差大,日间温度可突破50℃以上,晚间又能跌到- 20℃,这将导致光伏组件材料老化以及粉化,聚合物材料性能也会产生很大变化。

在TÜV莱茵的严酷测试序列中,热循环测试温度上限相比IEC 61215标准提升至105℃。“漠蓝”组件要在-20℃至+105℃的条件下,进行2轮、每轮200次,即400次的热循环测试,以充分验证组件的抗老化能力。

结果显示,“漠蓝”组件无开路现象,性能衰减合格。

03

考题三:三相之力

沙戈荒地区是自然的一部分,这里既有高强度紫外辐射、极端温差,同时也会因降雨产生湿热环境。

为验证沙戈荒各种恶劣地理气候因素产生耦合的情况下,光伏组件是否能够承受,TÜV莱茵模拟了真实沙戈荒环境,把相应的气候特点做成综合测试序列,让“漠蓝”接受了湿热条件+UV+高温TC200的多重耦合测试,其中UV及高温TC200设置标准与上文相同。

结果令人欣喜,在如此严酷条件下,“漠蓝”组件无绝缘失效、衰减表现合格,稳若磐石。

04

考题四:万次锻打

沙戈荒地区除了紫外高、温差大以外,风力同样强悍,唯具有强大载荷能力的组件,才能避免在强风中遭到结构性破坏,保持稳健运行。

在此次TÜV莱茵测试序列中,“漠蓝”组件要在UV 60kWh/m²测试后,无缝衔接动态机械载荷测试,在1000 Pa压力及拉力下,循环整整10000次。

经测试,“漠蓝”组件如同身披“金钟罩”,在此序列测试中无任何机械损坏(如裂纹),电气性能良好。

05

考题五:空气炸锅

沙戈荒地区长时间处于干热气候,单纯的干热测试对于判断组件高温抵抗能力、了解老化情况至关重要。

此次TÜV莱茵设置了高达110℃的高温环境,如同一个工业版的“空气炸锅”。“漠蓝”组件在该环境下放置了200个小时,“烹炸”结束后外观无缺陷,绝缘性能符合要求,展现出了强大的抗高温能力。

06

考题六:千磨万击

在沙戈荒环境中,沙尘砂石是重要的环境组成部分,伴随强风,沙尘砂石随风而起,将对组件造成物理磨损,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组件的机械强度,更将拉低组件透光率,导致发电性能下降。

为还原真实沙戈荒环境的沙尘冲击,本次TÜV莱茵针对“漠蓝”组件,围绕吹沙和沙砾磨损均设置了加严测试,其中吹沙测试使用500-700µm的砂粒,在60℃下吹扫2小时;沙砾磨损测试则要进行10000次循环的干磨料测试。

“漠蓝”组件历经千磨万击仍坚劲,两项测试后反射率变化非常微小,表明玻璃涂层具有很好的抗风沙磨损能力。

07

考题七:弱点击破

热斑是光伏组件常见的病症之一,沙戈荒地区常年高温、沙尘大,如遇偶然降雨,结合沙尘沉积,会在组件表面形成局部泥渍,导致高温热斑。

在TÜV莱茵设置的全新测试序列中,其将热斑温度从IEC 61215设置的50℃升高到了70℃。在此加严条件下,“漠蓝”组件最高电池温度控制合理,组件未有任何损坏。

从高强度紫外到机械载荷、沙尘侵蚀,再到热循环、干热、热斑等多项测试,TÜV莱茵针对沙戈荒环境设置的每一项测试序列,在组件可靠性认证领域都是头一等的难度。

面对这特色各异的七大关口,“漠蓝”组件一路通关,展现出强大的干热环境适应性。这不仅标志着晶澳在面向沙戈荒应用市场的产品开发与质量保障方面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更为客户在沙漠等高挑战环境下的光伏项目建设提供了更多可靠选择。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