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高质量筑基 高价值领航:解码云南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025-07-29 世纪新能源网刘婧媛1980
核心提示:华为兆瓦超充引领新能源重卡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为绿色物流、能源革命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国家“双碳”战略向纵深推进的当下,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肩负着重塑能源结构、引领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云南作为新能源产业的先行者,既源于先天禀赋,更得益于政策引领与战略布局。在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推动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进程中,楚雄州便是云南能源变革的一个标杆,“十四五”以来,楚雄州建成和在建的绿色光伏等新能源装机规模达1305万千瓦,累计新增并网装机766万千瓦。在新型储能领域,楚雄州更以“十四五”70万千瓦、“十五五”300万千瓦的装机目标,领跑云南储能产业发展。

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云南新能源产业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破解风光发电波动性难题、如何构建高效便捷的充电网络、如何实现数字经济与绿色能源的协同。在楚雄州这片土地上给出了答案。

多能协同筑屏障

云南构建能源转型“稳定器”

凭借丰富的风光资源,云南清洁能源发展潜力显著,目前清洁能源占比已突破90%,但在新能源产业推进光储协同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不少难题亟待破解。

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波动性与储能系统往往衔接不畅,无法保证供电的稳定性,而且新能源与储能系统在电压匹配等细节上标准不一,容易导致电能损耗。

对于风光发电的波动性与电网稳定需求之间的冲突,华为通过技术创新直击这一难点。

华能澜沧江楚雄太乙村项目的落地,为破解云南新能源产业光储协同难题提供了标杆方案,项目采用960台213kW华为智能双级组串式储能变流器,以“一簇一管理”设计和模块化架构,精准打通新能源发电与储能系统的衔接壁垒,实现多电源协同,既解决了电压匹配不一致导致的电能损耗问题,又以毫秒级响应速度平抑风光波动性,保障供电稳定。

华能澜沧江楚雄太乙村200MW/400MWh共享储能

项目通过“共享储能 + 多能互补”模式,投产后预计年充放电量达2.21亿千瓦时,可转换绿色能源约8000万千瓦时(相当于年减碳6.6万吨),显著提升绿能的可用性与系统调节弹性。

此外,通过提升新能源消纳率减少弃风弃光损失,为区域电网提供灵活调节能力,重塑了新能源与电网的协同逻辑,为高比例清洁能源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式与商业路径。

正如华为云南总经理曾涵所言,流域清洁能源基地也正进入“多能互补、源网荷储协同”的时代,二者将会形成新能源产业进阶的合力。

通过调峰收益、消纳提升创造了实打实的经济增量,这种价值重构的底层逻辑,印证了绿色发展不是成本负担,而是价值增量的深刻实践。

开辟绿色运输新路径

云南商用车的突围实践

在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的浪潮中,云南正全力推进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为绿色出行与能源转型铺路。然而,新能源汽车的转型进程却呈现明显分化。

乘用车领域依托城市充电网络完善等优势,市场接受度持续攀升,但商用车因路况复杂、载重需求高,对续航和快充能力要求更高,商用车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迫在眉睫。云南多山地丘陵,商用车爬坡耗能大,更需要能够提供极速补能的充电桩。云南省充电行业协会特聘专家王俊认为,应加大大功率充电设施覆盖,提升多种应用场景下电动重卡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在此背景下,云南德胜物流重卡超充站提供了很好的样板。场站专为短距往返的“高频短倒”运输场景打造,采用华为全液冷超充方案,仅需30分钟即可将电量从10%充至90%,车辆周转效率提升30%以上。支持平滑升级至兆瓦级,实现“五分钟补能百公里”。相比燃油车,49t电动重卡每公里运营成本节省1.5元左右,一年能省15万元,3年就能“省出一辆车”。

云南德胜物流重卡超充站

在物流行业效率至上,传统重卡充电耗时成为电动化阻碍。华为全液冷兆瓦级超充可支持2400A持续电流输出,实现“五分钟百公里”,补能效率较传统快充提升近4倍,这一突破让重卡充电从耗时等待转变为高效补给,运输效率大幅提升15%。

此外,华为超充技术绝非仅服务单一车型,无论是重卡车、轻型商用车,还是乘用车,实现了即插即充,这种多元适配能力打破了不同车型充电标准的壁垒,不仅助力重卡电动化加速普及,更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全品类发展预留广阔空间,推动能源补给设施向通用化、标准化迈进。华为兆瓦超充引领新能源重卡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为绿色物流、能源革命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智算时代的“绿色引擎”

如何让算力与低碳同频共振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数据中心作为关键基础设施,重要性与日俱增,承载着海量数据存储、运算与交互,是数字经济的“算力底座”。但高能耗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平衡算力增长与绿色发展,成为关键命题。

电力供应稳定性就构成一大挑战,数据中心对供电的稳定性与连续性要求极高,哪怕是瞬间的异常停电,都可能造成数据丢失、业务中断。尽管云南清洁能源丰富,水电装机占比突出,但水电发电受季节降水影响显著,枯水期电力供应波动大,难以满足数据中心的刚性需求。

与此同时,能耗问题同样棘手,随着数据中心内高功率密度设备日益增多,制冷需求急剧攀升,而在数据中心运行高温环境下,若制冷方案适配不足,易引发局部过热风险,影响设备稳定性。

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项目,采用8套FusionModule2000智能微模块,以25kW/柜的超高功率密度完美匹配AI服务器部署需求,结合100kVA高密UPS与智能锂电方案,直接节省供配电设备占地面积50%以上,在有限空间内释放极致算力。

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

通过资产与容量管理系统实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中心使用率提升20% 以上,运维成本显著降低,形成"高密度降空间浪费、全周期降运营成本"的双重效能优势。

更值得注意的是,华为的解决方案与云南绿色能源深度协同,通过高效能源利用技术实现"高性能+低成本+低排放"的平衡,既满足算力需求,又契合双碳目标,为智算时代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范本,展现了技术创新需求与场景价值、生态需求深度协同的核心逻辑。

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是从算力基石搭建、智能模型构建、应用创新加速到行业经验传承,全方位展现核心价值,华为将助力云南交投乃至整个交通行业在数字化浪潮中破浪前行,驶向智算新时代。

以高质量与高价值引领产业升级新路径

华为云南总经理曾涵提到,凭借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禀赋,云南始终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构建智能化区域能源枢纽,在用能低碳化方面,积极探索交能融合新模式,绿色算力中心建设,不断推进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速重卡物流电动化进程。

云南楚雄州的新能源实践,正是以“规模与质量并重、效率与生态双赢”为核心发展模式,从华能澜沧江楚雄太乙村共享储能的协同调度,到云南德胜物流重卡超充站的高效补能,再到云南交投绿色数据中心的能耗管控和安全运行,华为解决方案凭借技术创新激活场景价值,依托生态协同放大产业效能,在提效降本中为新能源产业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正如华为中国数字能源战略与MKT部部长蔡凌宇所言,全面构网技术将解决新能源高比例并网消纳的问题,使能新能源最终成为主力能源。华为FusionSolar解决方案融合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全栈自研,实现突破性创新。兆瓦级超充解决方案将解决重卡补能的难题,最终推动交通行业双碳目标的达成和全面交通电动化的实现。在云南,华为助力楚雄州、安宁县打造“超充一张网”,助力云南交投建设读书铺超充服务区,助力云盘山农牧超充重卡物流专线建设。未来,华为将继续助力云南,让有路的地方就有高质量充电。

数字能源产业正处于创新活跃期,高价值场景的挖掘与高质量智能化设备的落地至关重要。华为正是以技术突破锚定“高质量”基准,以生态协同释放“高价值”潜能,在重构新能源产业逻辑的过程中,重新定义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维度。

秉持“共铸高质量 智赢高价值”理念,华为在云南的智能光储、智能充电网络、数据中心等新能源领域持续发力。在“双碳”政策推动下,华为将继续携手客户与伙伴,共铸高质量,智赢高价值,依托丰富的清洁能源禀赋,以“技术驱动+场景融合”双轮驱动新能源产业实现高质量与高价值突破,绘制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