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光伏行业曾吸引众多企业跨界涌入,然而如今热潮退去,众多跨界者纷纷折戟。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至少有108家上市公司宣布跨界光伏行业,至今已有超20家公司宣布失利,陷入退市、破产、项目终止等漩涡。
2025年,据世纪新能源团队不完全统计,已有超8家企业选择退场!
振华重工:转让中交光伏全部股权
聚焦主业7月23日,振华重工(SH:600320)发布关于转让中交光伏全部股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公告显示,公司拟将所持有的中交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权以非公开协议转让方式转让给中国城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交易对价为人民币3,438.24万元。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中交光伏股权。据了解,中交光伏成立于2022年7月,注册资本2亿元,由中国城乡认缴出资14,000万元,占比70%;振华重工认缴出资6,000万元,占比30%。目前中交光伏整体运营状况良好,未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振华重工表示,为聚焦主责主业,优化配置优势资源,公司拟将所持有的中交光伏全部股权以非公开协议转让方式转让给中国城乡。本次交易由双方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化原则进行,交易的定价政策和定价依据符合市场原则,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 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无不利影响。
棒杰股份:终止80亿光伏项目 实控人变更
棒杰股份于7月15日公告,旗下子公司棒杰新能源、江山棒杰将终止投建16GW TOPCon电池和16GW大尺寸硅片项目,该项目原计划总投资80亿元。
作为一家跨界者,棒杰股份于2022年进军光伏,其计划投资26亿元的扬州棒杰10GW TOPCon电池片项目已于2023年9月投产。但在行业下行周期冲击下,该项目已于今年3月初宣告停产。
同时,因前期在光伏领域投资太大,光伏板块亏损,致使棒杰股份及其子公司非但未能收回前期投资成本,还摊上了不少债务。目前,扬州棒杰部分厂房、设备已被法院冻结、查封。
综上可见,棒杰股份已在逐步退出光伏业务,7月22日,跨界TOPCon电池和硅片的棒杰股份(002634)管理层出现巨震。首先,公司控股股东陶建伟及一致行动人苏州青嵩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上海启烁出让23,100,000股公司股份完成了过户登记,公司控股股东已正式变更为上海启烁,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黄荣耀。
百川畅银:异质结项目土地使用权被收回
7月4日,百川畅银发布关于签署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合作协议暨对外投资的进展公告,给这场轰轰烈烈的跨界画上了句号。
公告称,鉴于项目建设受宏观环境、光伏行业市场环境变化、融资环境、项目施工实施条件、项目施工相关方配合进度等多种因素影响,致使本项目无法按原计划推 进建设进度。结合公司整体发展规划及市场情况,为优化公司资源配置,降低投资风险,切实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经项目公司浙江百川畅银新能源有限公司与莫干山管委会协商,就该项目土地使用权收回,达成一致协议。
协议甲方为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乙方为浙江百川畅银新能源有限公司。该宗地及收回补偿情况如下:
据悉,甲乙双方同意按上述方案对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补偿,补偿费用分二期支付:首期补偿款在签订收储协议二个月内甲方支付 50%(28,921,640 元),乙方须提供国有土地使用证变更材料及成长奖励退还证明。第二期剩余50%收储款在2026年2月28日前支付。 本协议经德清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生效。
麦迪科技:完成重大资产出售,剥离光伏业务
7月2日晚间,麦迪科技(603990.SH)公布,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公司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500万元至2700万元,上年同期为-7633.52万元,将实现扭亏为盈。
公告中解释本次业绩变动的原因为: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原因在于:受光伏业务亏损影响,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负值。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完成重大资产出售,剥离光伏业务。公司围绕“聚焦医疗主业+提升轻资产属性+构建平台化生态”三大战略举措,优化业务结构,提高经营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同时,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运营效能与成本控制水平,提高了公司盈利能力。
正业科技:已终止光伏投资 剥离相关子公司
近日,有投资者通过互动平台向正业科技提问:公司异质结电池技术(0BB/去银工艺)已具备26%量产效率,近期光伏产业链价格普涨,请问该项技术是否进入客户量产导入阶段?预计何时贡献营收?另公司提及将借政策契机推进并购,是否已锁定半导体/光伏领域标的?
7月11日,正业科技回答称,2024年基于光伏行业市场竞争激烈,组件价格低迷,公司光伏业务持续亏损;2024年11月公司已终止光伏项目投资,并剥离光伏相关主要子公司。
ST绿康:出售相关资产 不再从事光伏业务
6月26日,ST绿康公告称,正在筹划出售其光伏胶膜业务相关的资产、负债。交易对方为江西饶信新能材料有限公司,该公司股东包括康怡投资、义睿投资、皓赢投资和长鑫贰号。此次资产置出完成后,光伏业务相关子公司将不再纳入ST绿康合并报表范围,上市公司将不再从事光伏胶膜业务。
据悉,*ST绿康2017年登陆A股市场,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兽药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公司尝试切入光伏胶膜领域,收购江西纬科新材料、绿康玉山等,并设立绿康海宁,启动光伏胶膜项目投资建设,形成“动保产品+光伏胶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双主业的发展模式,意图在新能源赛道找到突破口。
然而光伏胶膜市场竞争激烈,2024年光伏行业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剧,加上公司对新资产的整合未达预期,最终致使其光伏胶膜相关资产大幅减值。此次资产减值调整不仅直接造成净资产转负,还使得 2024年亏损幅度超出前期预期。
华东重机:终止项目注销公司 光伏业务进入重整
6月5日晚间,无锡华东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东重机”或“公司”)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收到法院指定管理人决定书的公告。公告披露,华东重机控股子公司无锡光能已收到法院指定管理人决定书,标志着这家占公司2024年营收24.96%的光伏业务平台正式进入重整程序。
公告表示,本次重整对象无锡光能为公司光伏业务持股平台,2024年度公司光伏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9,557.44万元,占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的24.96%。除光伏业务外,公司其他主营业务包括集装箱装卸设备制造、GPU芯片设计业务均稳健发展。后续公司将在积极化解光伏业务风险的同时保障公司其他业务的稳定发展,本次重整事项不会影响公司光伏以外其他业务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据悉,这一司法裁定标志着华东重机正式退出光伏行业,也为这家上市公司耗时两年、耗资数十亿的“追光”之旅画上了一个黯淡的句点。
华东光能亳州成立于2023年8月2日,是无锡华东光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东光能”)100%持股的全资子公司,总经理和法人为程帝军,执行董事为翁杰。它曾是华东重机斥资60亿元建设10GWTOPCon电池片的重要实施主体,该项目于2023年8月立项。然而,因全产业链调整,此项目最终未能落地。2024年8月5日,华东重机官宣终止投建亳州年产10GW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基地项目,并决定注销项目公司华东光能亳州。
华东重机在光伏领域的布局并非仅华东光能亳州一家。其全资子公司华东光能科技(徐州)有限公司(简称“华东光能徐州”)是投资20亿元在沛县建设10GWTOPCon电池片项目的实施主体。
宁波富达:重大资产重组告吹 终止跨界光伏
5月9日宁波富达发布公告,决定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始于今年1月17日,双方曾签署《投资合作意向协议》,宁波富达拟以现金方式取得晶鑫材料不少于45%股权,同时晶鑫材料的股东侯小宝通过向上市公司委托或让渡不少于6%表决权的方式,保证上市公司拥有目标公司的表决权股权比例不低于51%,交易完成后,晶鑫材料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晶鑫材料专注于太阳能光伏及电子科技领域电子材料的研发等,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宁波富达则主要从事商业地产和水泥建材业务。根据公告,此次重大资产重组终止的原因是,交易双方未能就交易最终方案达成一致。
此外,3月底,乳业龙头皇氏集团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因整体战略调整及资源优化考虑已转让安徽绿能控制权,公司目前无钙钛矿电池生产业务。据悉,安徽绿能的主营业务是光伏。2023年,皇氏集团拟分拆安徽绿能独立上市,而后因市场环境变化及战略调整,终止该计划。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