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中国光伏企业不惧竞争

   2024-05-27 中国能源报董梓童 李丽旻13870
核心提示:中国光伏行业将一如既往地迎难而上,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力量

中国光伏企业不惧怕竞争。光伏是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市场化手段更宜促进行业发展。这也是时至今日,中国光伏行业领先世界的原因之一。作为全球光伏市场不可或缺的力量,中国光伏企业的优势不会瞬间消失,中国光伏企业期待公平合理的贸易关系,持续为全球绿色产业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近日,全球光伏上市公司市值排名的动态变化引发国际市场关注。

据彭博社消息,5月17日,美国光伏组件制造商First Solar市值超越阳光电源,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光伏企业。截至5月24日,First Solar市值约267亿美元(约合1937亿元),阳光电源以1502亿元的市值屈居第二,隆基股份以1422亿元的市值位居第三。这是自2018年以来,美国光伏企业首次登顶全球光伏企业市值榜。

一时间,国际市场出现“中国光伏企业遭遇滑铁卢、竞争力下滑”的纷杂声音。然而,实际上,以First Solar为代表的美国光伏企业实现市值跃升,靠的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是一边对华加征关税,一边对本土制造商发放补贴。

中国光伏企业不惧怕竞争。光伏是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市场化手段更宜促进行业发展。这也是时至今日,中国光伏行业领先世界的原因之一。作为全球光伏市场不可或缺的力量,中国光伏企业的优势不会瞬间消失,中国光伏企业期待公平合理的贸易关系,持续为全球绿色产业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激进扶持政策强推美国制造

对于First Solar市值短期内实现快速增长,彭博社认为,近几个月以来,美国指责中国光伏行业“产能过剩论”,近期更是针对中国光伏组件产品征收更高进口关税,将中国光伏企业推上风口浪尖,致使First Solar成为受益方。

5月22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对华加征301关税发布公告称,对光伏电池等一系列中国进口商品大幅加征关税的部分措施将于8月1日生效。5月16日,白宫公告表示将取消目前进口双面光伏组件所享受的201关税豁免。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指出,“双反”调查叠加取消201关税豁免或将影响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基地的产品出口,中国企业可能需要通过转移出口国来规避经营风险。短期内,有利于具备一定规模的美国本土光伏制造商。

刘译阳进一步指出:“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大环境下美股指数是上涨的,美国企业市值上涨也正常。”具体至First Solar,他表示,该公司采用薄膜技术路线,产品转换率低于晶硅技术路线,从其产品出货及盈利情况来看不错。但究其本质,实为温室花朵。美国阻止了竞争对手的进入,并为其产品在市场中使用保驾护航,促使其成长。这种行为带有垄断性质。

美国财政部5月发布的《通胀削减法案》附加指导方案中明确,光伏产品本土制造比例超40%的企业,可获得补贴。另外,从2023年开始,美国本土企业生产制造销售的硅片、薄膜/晶硅电池片、组件,可享受12美元/平方米、4美分/瓦和7美分/瓦的税收抵免。

激进的扶持政策让First Solar业绩惊人。2023年,First Solar净利润为8.31亿美元,其中6.6亿美元来自补贴,占比超80%。今年第一季度,First Solar净利润为2.37亿美元,补贴为2.81亿元。这意味着,如果没有补贴,第一季度First Solar是亏损状态。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咨询专家吕锦标总结,First Solar薄膜光伏组件成本折合约2元/瓦,是中国产晶体硅光伏组件的两倍。其之所以可以服务美国市场,不是因为其产品有竞争优势,而是一方面获得了美国政府提供的补贴,另一方面利用关税阻止中国光伏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与其竞争。资本市场由此看到美国企业相较于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如果美国政府无法持续补贴,或美国市场无法接受过高的价格,资本市场就会用脚投票。”

保护落后产能无视气候合作

彭博社指出,市值变化只是衡量企业价值的一个方面。从其他维度来看,特别是“能否生产足够的清洁能源以应对气候变化”这一至关重要的指标,First Solar要赶上中国企业仍有一段路要走。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光伏产业链最完整、竞争力强、规模最大、技术领先、光伏装机量第一的光伏强国,并拥有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刘译阳摆出了一组直观数据,从产能规模来看,中国在光伏各主要环节产能的全球占比均超过80%,生产了全球90%以上的多晶硅、约98%的硅片、90%以上的光伏电池,和80%以上的组件。从技术角度来看,2014年至今,我国企业、研究机构共打破光伏电池片实验室效率世界纪录62次。截至目前,电池类型涵盖晶硅、薄膜、钙钛矿,技术创新多元态势明显。

国际能源署在5月发布的《先进清洁技术制造》报告中指出,2023年,中国太阳能制造领域投资增长尤为迅猛,中国企业产能布局领先。同时,中国也是光伏产品制造成本最低的地区。

公开信息显示,First Solar产能仅约12吉瓦,其新一代Series7组件转换效率为19.7%,售价为0.3美元/瓦至0.33美元/瓦。而中国产n型晶硅组件在美国的平均售价约0.25美元/瓦至0.28美元/瓦,转换效率超23%。

刘译阳直言:“从以上数据对比可以看出,First Solar产品价格不仅高于中国产晶硅组件,转换率也无竞争力,美国利用关税等贸易壁垒保护的其实是落后产能。”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对此也有所察觉。据其报道,尽管美国政府一再强调新的关税政策不会对美国消费者造成伤害,但仍遭到了美国经济学者质疑。国际投资机构高盛近日告诉客户,特朗普任期内对中国企业加征的关税显然提高了价格,这“几乎完全由美国企业和家庭承担”,而不是中国出口商。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莫里·奥布斯特菲尔德同样驳斥了美国政府的说法:“更高的关税在很大程度上加的是美国人的税,而不是外国人的税。美国政府提出的新关税将加剧该国通货膨胀。”

在上述背景下,国际能源署认为,未来美国产能不足问题将进一步凸显。美国现有本土光伏制造产能无法满足达成气候目标所需。

吕锦标指出,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旨在推动本土制造业复苏,封锁中国光伏产品是配套政策。但美国本土产能还远未形成,目前其体量无法满足装机需求。对进口组件的限制,可能影响美国装机需求。新一轮“双反”调查等政策会因本土产品供应不足而影响各州投资,在实现能源转型方面难以支撑美国作出的承诺。

中国企业凭实力贡献绿色力量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马雪指出,拜登政府对华关税审查了三年,直到临近2024年美国大选才推出审查结果并提高关税,这无疑有其为大选造势、动员、拉票的政治意图。但此举又非简单的选举作秀,进一步打压中国新兴产业,在绿色能源领域抑制中国的目的尤为明显。

“美国政府不仅针对不同产品的征税幅度不同,对征税的起止时间也做了明确规定,旨在根据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削弱中国的市场实力,以拖住中国先进技术的发展空间和速度。”马雪说。

在吕锦标看来,与全球光伏市场竞争力相比,中国企业在技术水平、规模优势、产业链配套等综合实力上遥遥领先。但在政府干预下的美国市场,中国企业难以施展,只能在美国之外的市场公平竞争,保持全球供应链主导地位,弥补全球新能源供需缺口,助力全球节能减排降碳。

“《通胀削减法案》被美国政客过分地政治化,变得更像是对中国崛起的不合理担忧和不公平遏制。这种保护主义行为破坏了自由贸易原则,明显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经济原则。这些短视和自私的行为,说明其未能合理认识到中国对绿色能源转型的贡献,也体现其在气候紧急状态下缺乏大国担当。”刘译阳进一步说:“中国支持企业中试和产业化,促进全球光伏产业技术发展。而美方的《通胀削减法案》及其实施细则,则会扭曲公平竞争,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面对这些不合理的贸易壁垒和竞争手段,刘译阳提出,从国内角度来看,应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技术和质量,加强行业引导和自律,保障国内光伏制造业和应用市场稳定增长;国际上,应加强与国际绿色标准的对接和互认,同时拓展在新兴市场的机遇,积极主动了解和应对政策变化。

刘译阳强调:“仅靠这些不合理的贸易壁垒手段不能改变市场格局。美国企业不会对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产生威胁。中国光伏行业将一如既往地迎难而上,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力量。”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