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国内在建水深最深海上风电项目即将全面并网

   2025-11-28 远景能源570
核心提示:标志着我国深远海风电开发迈入新纪元。

近日,采用42台远景能源EN-252/12MW海上智能风机的华能山东半岛北L场址海上风电项目吊装进度过半,预计年底全面并网。这座离岸70千米、水深53米的 “超级风电场”,身披国内在建最深水深、全国首个批量交付海上大兆瓦双馈机组、山东海域最大单机容量、最远离岸距离等多个开创性标签,标志着我国深远海风电开发迈入新纪元。

图:华能山东半岛北L场址海上风电项目

EN-252/12MW双馈机组沿用了已被证明技术、工艺、供应均成熟且稳定可靠的EN252叶片,结合自主研发、经过大量样机运行验证的大扭矩齿轮箱与双馈电气传动链,兼顾可靠性与发电量,同时导管架基础适配山东区域海况特点。这个备受瞩目的大型海上风电项目为何选择双馈机组?“136号文”发布后,面临收益“红线”的深远海风电项目如何精准“过线”?答案是经过实战验证的高可靠与高性能。

回顾历史,中国陆上风机经历了2-3MW级别双馈、直驱等技术路线百花齐放,5MW以上回归双馈的自然选择过程。2020年以来,风电市场特别是海上风电对更大功率机组的需求爆发,双馈机组凭借其在大型化方面的适应性和供应链优势胜出,国内主机厂商相继推出8MW、10MW、12MW级别海上双馈机组,印证了双馈技术路线在大功率海上风电领域的强大竞争力。

海陆风机不约而同的选择,培育出全球最具竞争优势的供应链体系和巨大的市场规模。数万台风机的研发、制造、运营经验,将双馈机组的技术成熟度打磨到了极致;规模化的大批量应用,让双馈机组在初始投资成本以及全生命周期运营成本方面,赢得客户认可。

双馈技术路线的普及应用,离不开远景能源的坚定选择与突破创新。从2016年小批量运行自研2.XMW发电机,到2019年实现陆上发电机100%自研交付和2021年海上发电机100%自研交付,远景始终将双馈路线作为第一选择,以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突破极限、引领行业。

远景不仅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双馈电气传动链的自研,还通过发电机与变频器的高效协同,实现了系统设计最优,控制策略最优;基于对双馈电气传动链的深入理解,远景完成了大量的非标测试验证条目,确保了双馈电气传动链的可靠性,满足了海上应用高可靠性的要求。远景自研双馈发电机和自研双馈变频器已成功应用于2-12MW级别海陆风机产品,并通过技术迭代实现了双馈电机滑环碳刷系统运维周期延长至15个月,完全适应海上运维场景。

截至目前,远景已获取双馈机组订单121.66GW,其中海上3.85GW;已吊装双馈机组超2.5万台共计89.6GW,其中海上机组超250台共计2.18GW;海上高速齿轮箱历经超13年验证,累计交付1100余台。落地之前,远景所有机组都要经历材料验证、部件验证、系统验证、出厂测试、样机验证、风场验证等多层级、全流程测试验证,才被认为成熟可靠,可以批量应用。

在极致可靠的基础上,远景首台海上双馈机组EN-200/7MW,2022年底在山东海域全容量并网,仅用101天即完成风机吊装,204天实现全容量并网,获得烟台市第三季度重点项目建设“羚羊奖”;70台EN-200/7MW海上双馈机组现已全容量并网并稳定运行3年;斩获280台、2.38GW订单的EN-226/8.5MW海上双馈机组,则成为海上风电平价以来“订单王者”,在不同海域批量吊装、稳定运行近两年;42台EN-252/12MW海上双馈机组正在山东批量交付,成为低风速海域最大兆瓦海上机组……

中电联稍早前发布的《2024年度电力行业风电运行指标对标结果》显示,8个海上区域中远景以3个区域利用率指标最优拔得头筹,充分验证了远景海上双馈机组的可靠性与发电性能。

着眼当下,双馈机组正在不断自我进化——机械传动链的集成化不断提高双馈机组的功率密度、效率和可靠性;齿轮箱的模块化设计、可分级拆装维护设计、大部件免支腿船运维吊装工艺、智能健康监测和智能运维技术等,都在不断颠覆行业对双馈机组的认知,“双馈机组齿轮箱故障率高、海上运维成本高昂“等过时论调,早已不再是制约双馈机组进军海上风电的阻碍。

当下远景EN252-12不仅产能充足、产线成熟,可快速稳定交付,而且远景还通过自研工装开发实现了发电机垂直下放更换,让双馈电气传动链更容易实现发电机单独更换和免支腿船更换,并已在历史机型成功应用,解决了海上风机大部件更换船只短缺、费用居高不下、船期不稳定、部件更换周期长等棘手难题。

2021年9月12日,山东省“第一度”海上风电由华能山东半岛南4号海上风电场的34号风机——远景能源EN-161/5.2MW海上智能风机顺利发出,山东省实现海上风电“零”的突破。四年后,在风高浪大、岸远水深的山东深远海域,面对离岸70公里、浪高6米的极端海况与紧张的工期压力,远景能源积极配合业主与参建各方,深入研究地质、海况、沉桩工艺可行性,全方位精准分析桩位的施工条件,全力克服建设条件更复杂、施工难度更大、气象海况更多变等挑战,确保吊装工作安全有序推进。这座深海中的绿色能源 “巨兽”,建成后预计年发电17亿千瓦时,可替代标煤53万吨,将为山东乃至全国的零碳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第三届储能 创新发展大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