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协合运维“多指标共振”预警,让风电轴承故障早发现、寿命可预测

   2025-11-06 协合运维770
核心提示:未来计划接入叶片、塔筒等监测数据,实行设备的集成式综合诊断。

在2025年北京国际风能展“AI 与智能运维”论坛上,协合运维运维服务事业部总工程师刘瑞华发表“基于振动数据的发电机轴承故障和寿命预测方法研究”的主题演讲,分享了协合运维对风电机组传动链振动诊断预警的研究与实践。

协合运维运维服务事业部总工程师刘瑞华演讲现场

01

风电传动链诊断分析现状

据统计,预计到2025年底,我国运行10年以上的风电机组数量将达到9.2万台,装机容量超145GW,占风电总装机容量的25%左右。这些机组因长期运行,部件老化磨损问题突出,失效风险高。

刘瑞华表示,传动链是风电资产运营中的一个重大风险点,随着投产年限增加,其失效风险逐步增加,同时机组大容量、高塔筒、长叶片发展,也对传动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过去十多年,行业采用油液、热成像、超声波探伤、声发射、振动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监测这些设备,其中振动分析能够较全面地分析故障且易于实施,已成为风电设备运维的辅助手段,但仍存在数据资源分散且案例积累不足、过度依赖专家、突发故障诊断难度大等问题,离自动精准预警尚有差距。

在风电机组传动链中,发电机轴承长期处于高转速、变载荷、强冲击以及温湿度波动剧烈的工况,是机组故障的高发部件。行业数据显示,发电机轴承故障占传动链故障的75%-80%,陆上风电机组换轴承需停机1-7天,海上因吊装难度大、作业环境恶劣,维修周期长达1-2个月,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可能因故障扩散引发发电机烧毁、机舱起火等事故,威胁电站效益和人员安全。若能早期发现故障,机舱内更换轴承费用不到1万元;若故障扩大,仅单机吊装费就达几万元,加上发电机整体更换维修费用超过几十万元。

在协合运维将近1400个传动链故障维修的案例中,发电机轴承故障占比高达51%,且80%未达设计使用寿命。“保障发电机轴承可靠运行,提前识别故障并精准预测剩余寿命,已成为当前风电资产运营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刘瑞华强调。

协合运维研究的近1400个传动链的故障类型及占比

02

协合运维:发电机轴承振动预警研究实践

理论上,发电机轴承故障劣化发展呈指数规律变化,寿命中90%的运行时间处于正常状态。阶段①时,轴承已轻微失效,但振动信号微弱,常规手段难察觉;阶段②失效扩大,振动差异仍不明显,表面运行正常,实则风险累积。如未及时检修,就会发展到阶段③,轴承带病运行,次生失效加剧,振动和温度异常显著;阶段④时,多种失效叠加,轴承可能会出现无法继续运行的情况。

轴承剩余寿命-累计损伤曲线

刘瑞华指出,行业应尽量在轴承失效阶段①和②时识别故障,通过润滑等维护手段延缓失效;在阶段③定位故障部件,避免突然失效;在阶段④提前确定更换时间并合理安排更换计划。但现有振动分析技术如时域、频谱、包络解调等振动分析需借助专家经验,无法自动识别,且难以预测寿命;基于SCADA数据的模型虽能减少对专家的依赖,但可用测点数据少,误报率高;基于CMS系统的单一指标诊断模型在保持架损坏等预测上准确率低。

在研究过程中,协合运维技术团队选取波形、频谱以及包络谱中的典型特征指标,建立了“多指标共振”思路的预警方法,按阶段用不同权重的指标,准确判定轴承所处的故障阶段。经对国内12个场站、608台发电机轴承、长达5年的振动监测数据验证,该方法能快速识别早期故障,让中期故障定位更精准。

目前,协合运维部署了超30个CMS模型,进行发电机轴承的自主预警,未来计划接入叶片、塔筒等监测数据,实行设备的集成式综合诊断。

此外,协合运维也在开展发电机轴承寿命预测模型的研究,基于12个场站304台风电机组长期振动数据,拟合各个场站轴承的寿命预测曲线,致力于在轴承运行的中后期预测其使用寿命,为风电预测性维护提供有力支撑,在电价不确定的电力市场中,也能为轴承更换时机提供关键决策依据。

某风电场发电机轴承寿命预测曲线图

新能源全面入市后的投资收益变得不确定,整个行业对成本的管控和新能源资产的运行质量要求更加严格,每一台机组的稳定运行、每一次故障的提前化解,都是资产盈利的“护城河”。未来,协合运维将矢志不渝地进行研发和技术创新,打造具备数智化、标准化能力的服务体系、管理体系和创新模式,在电力市场时代为新能源资产的持续盈利筑牢根基。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