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华锐风电与九鼎新材互诉思考:如何看待政策窗口期供应链履约时效?

   2025-10-19 世纪新能源网1160
核心提示:企业需更重视供应链伙伴的履约能力评估,通过协议条款细化违约责任,以降低“政策红利变风险”的可能性

2025年10月16日,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锐风电”)发布涉及诉讼公告,回应江苏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九鼎新材”)此前的起诉 —— 后者以买卖合同纠纷为由向酒泉市肃州区人民法院索赔 9059.39 万元。而此前,华锐风电早已以“交付违约”为由,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起诉九鼎新材,索要因项目交付逾期造成的额外费用16,593,551.39元以及九鼎新材因违反《采购协议》所产生的违约金32,193,000元,合计48,786,551.39元。这场互诉不仅是两家企业的利益纠葛,更折射出2020年国内陆上风电“抢装潮”背景下,供应链履约风险对企业、客户乃至行业的连锁影响。

纠纷核心:九鼎索款与华锐的“交付违约”反驳

此次纠纷的源头,指向2020年双方签署的一份《采购协议》。据华锐风电公告显示,2020年1月,公司与九鼎新材约定采购80套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合同金额1.752亿元,九鼎新材需在2020年11月30日前分期交付完毕。但截至交付日,九鼎新材仅交付 49 套叶片,且每套均存在逾期,未完成约定交付量的 62%,严重违反了双方的《采购协议》约定。

对于九鼎新材此次提出的9059.39万元欠款诉求,华锐风电虽尚未收到法院相关司法文件,但在公告中通过“反诉”逻辑间接回应:纠纷的核心并非“欠款”,而是九鼎新材先违反《采购协议》约定,未按时间、按数量完成叶片交付 —— 这一“履约缺口”,才是后续一系列诉讼纠纷的“导火索”。

关键背景:“抢装潮” 下逾期的连锁反应 —— 从第三方采购到客户风险

这场交付违约的影响被放大,与 2020 年国内陆上风电的“抢装潮”政策直接相关。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19〕882 号),2018 年底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需在 2020 年底前完成并网,否则将失去国家补贴。这一政策窗口期,让风电整机交付节奏直接关联客户的核心利益 —— 一旦逾期并网,客户将面临巨额补贴损失。

或许正是为了避免客户承受这一风险,华锐风电在九鼎新材无法正常履约后,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从第三方采购、调用31套同类叶片及备件,以确保能按期向客户交付成套风电整机产品。而这一“应急方案”直接给华锐风电带来额外成本1659.36万元。公告显示,华锐风电曾多次发函要求九鼎新材赔偿该部分损失,并支付逾期违约金,但未获回应——这也成为华锐风电起诉九鼎新材的核心依据。

行业启示:政策窗口期的供应链履约警钟

2020 年风电 “抢装潮” 曾推动行业快速增长,但也因“时间紧、需求旺”的特点,放大了供应链履约的重要性——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的交付节奏,直接决定下游整机商能否帮客户抓住政策红利,任何一环的违约都可能引发“连锁损失”。

目前,华锐风电与九鼎新材的两起案件均处于未开庭状态,最终判决结果将取决于法院对《采购协议》条款的认定及双方证据的有效性。对于投资者而言,需关注两家企业后续的案件进展公告;对于行业而言,此次纠纷也为风电供应链敲响警钟:在政策窗口期明确的项目中,企业需更重视供应链伙伴的履约能力评估,通过协议条款细化违约责任,以降低“政策红利变风险”的可能性。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