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22时16分,随着中控室传来“设备带电运行正常”的清晰指令,华电西藏单期装机规模最大的新能源保供项目——西藏华电拉萨堆龙德庆邦村200MW牧光互补光储项目正式并网。作为距离西藏自治区负荷中心最近的保供电源项目,它的并网不仅将为西藏自治区今冬明春电力保供增添“新引擎”,也为全区加快优化能源结构奋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新支撑”。
抢窗口期破并网难题:网源协同铺就投产“快车道”
项目推进中,自治区能源局和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各级主管部门全力支持项目建设,多次组织协调督导项目投产中的堵点卡点。国网西藏公司和国网拉萨公司精细测算投产的时间窗口,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的前提下,靠前超前为项目并网提供服务指导,帮助项目倒排投产计划,逐一解决问题难点,为最终实现并网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华电西藏公司党委将其纳入“四力四推”党建工程创一流年度重点攻坚任务清单,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营销、生技、安环、工程等职能部门靠前指挥,从资源调配、政策衔接、技术支撑等维度全程统筹,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华电新能西藏公司主动扛起建设主体责任,以“4588”党支部为主体成立多支部协同的“并网攻坚先锋队”,针对接入方案优化、送出线路施工滞后等制约性因素,明确目标、细化节点、落实责任、保障资源,精准解决设备调试衔接、系统联调匹配等难题,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并网工作,用超常规的付出和努力创造了西藏新能源项目并网进度的新纪录。
筑精品工程树标杆:精建严管擦亮雪域“新名片”
自开工以来,项目团队始终以“打造高高原精品工程”为目标,将“优选、精建、严管”要求贯穿建设全过程,树立西藏牧光互补项目建设新标杆。在质量管控上,创新推行“首件认可制”,对光伏支架安装、桩基浇筑等关键工序先行打造样板工程,通过验收后再全面推广,实施精品首件工程挂牌。在藏首个全过程使用新能源工程全景信息系统的光储项目,通过实名考勤、智能车辆管控、工资与物资线上管理、视频监控及无人机巡航等技术,实现人员、车辆、物资高效监管,提升施工安全与进度,保障工人权益,助力绿色项目高效建设。
新能源工程全景信息系统
桩基混凝土外观质量
二次舱保护屏柜布线及标识标牌
220kV主变压器
建设社会责任工程:规模跃升激活发展“新动能”
华电西藏以“融入西藏、建设西藏、造福西藏”为使命,堆龙光伏项目正是其生动实践。从带动就业、技能培训,到助力本土产业、缴纳税费,再到守护高原生态、保障绿色供电,华电西藏构建多维度责任体系,以央企担当为西藏注入长效动能。
多元收益惠民生。项目从两方面赋能民生发展:一方面盘活闲置土地,以“就业增收”为核心,优先雇佣近20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累计带动增收214.4万元,还积极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助力村民考取证书、实现稳定就业;另一方面构建产业惠民体系,优先选择本地建材企业与合作社,租赁村内设备,采购投入855.41万元、机械相关收益1335.63万元,让收益留乡,形成协同保障格局。
土地租金强动能。项目土地租金260万元/年,25年总计6500万元,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心剂”。这笔土地租金将企业发展成果切实转化为民生福祉,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推动地方进步的磅礴力量。
生态保护守高原。项目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不破坏、少扰动”原则。针对堆龙草原生态,采用“草甸起、存、养、复”全流程技术,草甸存活率超90%,还同步建设雨水回收系统,施工用水循环利用率达85%以上,全力守护高原脆弱生态。
绿色发电解矛盾。项目25年运行期内,年平均发电量35419.95万kW·h,按火电标准煤耗计算,每年可省标准煤10.65万吨、减二氧化碳排放29.19万吨;配套160MWh储能系统,夜间能连续4h稳定供电,有效缓解拉萨“昼盈夜缺”的用电矛盾。
并网发电促跨越。项目并网后将推动华电在藏新能源装机容量跨越式增长,从107万千瓦跃升至127万千瓦,占全区投产装机容量的20.6%。项目首年发电37092.64万kW·h、年均发电35294.20万kW·h、最大日发电108.78万kW·h,为区域能源供应提供支撑。
项目升压站全景图
项目光伏区全景图
作为西藏自治区重点能源保供项目,堆龙200MW牧光互补项目的顺利并网,不仅推动当地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型,更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下一步,华电西藏将持续依托西藏高原独特的清洁能源资源优势,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既追求能源建设的“世界高度”,也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的“高原路径”,以更多优质清洁能源项目为雪域高原绘就绿色发展新图景,用央企担当书写西藏繁荣稳定的时代答卷。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