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三菱商事宣布退出秋田县和千叶县的三个海上风电项目,这一决定令日本可再生能源领域震动。作为曾将海上风电视为脱碳业务核心的企业,三菱的退出不仅造成近900亿日元(约6.2亿美元)的联合损失,更暴露出日本风电发展模式的深层缺陷,使其2040年海上风电供电占比4%-8%的目标蒙上阴影。
此次退出的三个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688GW,原计划2028年起陆续运营。2021年,三菱牵头的联合体以每千瓦时11-16日元的低价中标,远低于政府29日元的上网电价上限。当时三菱寄望欧洲子公司技术实现低成本运营,但全球供应链紧张、通胀高企、日元贬值及利率上升等因素,使建设和运营成本翻倍。三菱总裁中西胜也坦言:“包括运维在内的总支出远超收入,已无可行方案。”
经济损失十分显著,三菱已计提522亿日元(约3.53亿美元)减值损失,合作伙伴中部电力预计损失170亿日元。三菱在秋田和千叶新开设的办事处将关闭,当地寄托于项目的就业和经济振兴希望落空。千叶县知事熊谷俊人直言:“我们满怀期待,却感觉被拖延。”秋田县知事铃木健太紧急会面三菱总裁表达关切,两县可再生能源规划因此陷入停滞。
这一事件对日本能源战略打击沉重。这三个项目是政府推动风电扩张的关键,原计划2028-2030年投产。如今项目搁置,让日本海上风电占比从当前1%提升至2040年4%-8%的目标更难实现。经济产业大臣茂木阳司承认,此举“损害了社会对海上风电的信任”,政府正考虑重新拍卖项目并放宽法规,但三菱称即便政策调整也无法挽回项目颓势。
评论家藤井源树2023年就预警,日本在台风区建设200米高风机却未解决极端天气应对问题,风险巨大。这与国际形势呼应,BP、Equinor和Ørsted等企业因成本问题大幅减记风电资产,通用电气风电业务部亏损严重。
更深层的制度问题引发关注。证券分析师森永浩平批评低价竞标模式:“企业低价中标后退出,是奖励鲁莽、惩罚审慎。”政府正考虑从固定上网电价(FIT)转向溢价补贴(FIP),允许开发者转嫁成本波动,但业内认为这难以根治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三菱退出前两周,日本还设定2040年实现15GW浮动风电的目标。一边是雄心勃勃的规划,一边是现实中的项目夭折,日本可再生能源战略正面临严峻考验:如何在技术、成本与政策间找到平衡,将是其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