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SNEC能源领袖对话!李俊峰、刘勇、徐晓华等都讲了什么?

   2025-06-11 世纪新能源网3760
核心提示:解决“内忧外患”、光储协同破局、行业信心构建等成为对话关键词!

6月10日,SNEC 第十八届全球光伏&储能大会开幕式全球光伏大会主题论坛开幕,在下午进行全球绿色能源领袖对话上,多家企业高管和行业人士均提到目前行业面临的困境。各位企业、协会大佬再次齐聚SNEC,讨论如何看待当前光伏形势与未来发展方向。

解决“内忧外患”、光储协同破局、行业信心构建等成为对话关键词!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先生担任主持人。主持人开场指出当前光伏行业处于关键节点,邀请嘉宾围绕行业现状与未来方向展开讨论。

三一硅能董事长代晴华表示:

当前光伏行业面临全行业亏损,龙头企业大面积受损,但我认为新能源革命仍处于起步阶段,光伏前景依旧光明。”

从行业发展看,光伏价格下降推动装机成本大幅降低,激活了分布式等新兴市场。以三一重庆工厂为例,前年屋顶光伏因投资回报率低无人问津,去年已成为优质资源并由企业自主投资。这印证了光伏价格下行对装机规模扩张的根本驱动作用,短期挫折不代表长期趋势。

当下央企五大六小投资在收紧,但是未来怎么样?“我认为依然看好中国能源的这种需求,特别是新能源的这种需求,这种增长是历史的必然。”

去年或者是前年,大家对AI的发展也有一样的统一的认识,说AI比特的终点是瓦特,瓦特的来源,那么还得靠我们的新能源的解决方案。所以在投资上面,我们说国内的投资会陷入一定的低潮,但是全球的投资依然会迎来未来发展的高潮。困难我们已经知道了,但是我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发展依然要保持定力。

一道新能董事长、总裁刘勇介绍:

我在光伏行业近 20 年,经历多轮起伏,近两年是最困难的时期。当前行业现状背离商业逻辑,全球领先的先进产业却陷入惨淡境地,根源在于供需失衡导致价格扭曲。但这种非理性现象不会长久,企业终将回归理性,产业也会重返商业基本逻辑。

回顾行业历程,技术创新始终是破局关键。过去,单晶替代多晶等技术迭代带领行业走出低谷;如今,叠层电池、BC 等新一代技术将进一步降低度电成本,推动光伏普及。

光伏也有自己的特点,我觉得当前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比如是真正的电价并没有放开,虽然说是市场化,但是市场化只是针对上网电价来说。

我想国家已经看到了我们一些新闻报道,政策正在推进,包括绿电直供等,但力度还不够大,也许需要一个过程。

但最终的话我想如果说能够把最后的这一公里打通,就是让终端的用户能够真正享受到绿电带来的价值。我们这个产业的发展又会迎来一个高峰。当然在下一轮的周期里面,我想所有的这些在这个业界的投资人也好或者企业家也好,应该会吸取今天的教训。以后的门槛也会越来越高,下一轮的周期,我想这些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会活得更健康。中国的这个光伏产业,新能源这个产业也会更加的欣欣向荣。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会长石永红认为:

当前光伏行业形势可用“内忧外患” 四字概括,且内忧大于外患。外患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持续打压中国新能源产业,作为全球第三大光伏市场,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直接出口近乎归零,东南亚四国生产的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美国也遭 “双反” 限制,企业被迫转移产能,外部围堵态势明显。

内忧则是主要矛盾,集中体现为国内供需阶段性严重失衡与企业持续内卷。这种内卷在外贸端外溢,导致去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量同比大幅下降 30%,今年 1-4 月仍在下滑,出口价格持续走低使企业亏损加剧,即便国家降低出口退税率,效果仍不显著。

这种状况应该说是各个企业都无法接受的,但是又都在承受着这种艰难的过程,但从长远来看,我们这个前景还是非常光明的。

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原副司长刘亚芳表示,作为首次参会的新人,深切感受到中国光伏产业的强大实力,即便当前行业面临阶段性挑战,其发展潜力依然值得期待。

我们的光伏产业是成长的烦恼,现在是处于一个青春期,或者说从在学习的阶段要走入社会的那么一个阶段。我对于光伏的关注是始于很多年,因为我一直是做电力系统的,我的工作是就是怎么接纳光伏。双碳战略提出来风光大基地的建设的方案的,一方面给风光发电带来巨大市场,另外一方面也给电网带来严重压力。当时我正好在主持这方面工作,便推荐发展新型储能,没有新型的储能,风光大基地建设包括后续分布式能源的消纳对于电网来讲都是不可能的。

这一结论也受到了业内业外的质疑,后来各地出台强配政策之下企业苦不堪言,很排斥。但如今大会将光伏与储能结合探讨,是一个极大的进步。把光伏和储能这两件事物一起来看,因为储能真的是光伏未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伙伴。

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游敏指出:

作为电力行业从业者,我见证了光伏发电从国家补贴时代到技术突破实现火电平价的波浪式发展历程。当前行业面临新挑战与机遇,从行业协会视角看,有几点体会:

一点是从行业协会来看,要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内卷是多方面的,立足行业,从中看到行业协会、第三方组织怎么样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第二点中央一直强调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从事行业协会的也很深切地感受到怎么样协调协同的发展,特别是共享发展,伴随着这个数字化转型,未来共享发展,对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是个非常重要的这个支撑作用。

行业大洗牌下,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均需以共享发展为核心,主动拥抱市场化竞争与智能化升级。

行业协会也希望为企业提供立足行业,提供战略引领,同时立足企业来看行业,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主持人提出的企业2024年出货与2023年对比有什么变化,2025年预计出货多少的问题。

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表示:2024年晋能科技相比2023年有所下降,主要是主动降低了出货量,避免流血竞争。但2025年应该能回归到正常满产的情况,并在市场开拓上做更多努力。

华晟董事长徐晓华表示:华晟近几年做了两件事情,一个是跟全行业的伙伴一起推动异质结技术的产业化。第二个是跟异质结俱乐部的伙伴一起推进异质结的商品化,取得了一些进展。2023年我们出了3个GW,2024年出了6个GW,到去年年底,华晟一家出货超过10GW,今年会完成第二个10GW,还在增长过程中。但行业周期也给我们带来恨大压力,还需要持续推进提效降本,但是异质结我们有信心还会持续增长。

对于行业的发展,本次对话的主持人,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举办对话或光伏大会,就是要跟市场及关注者提供准确信息。不少人怀揣梦想进入行业,因此在行业低谷时需提振信心,在乐观时需警醒反思。

在当下的经济条件下,有哪一个行业有两位数的增长,光伏实现了,这是第一个要给大家树立信心。今年我国光伏装机到5月底超过10亿千瓦,实现历史性突破。去年全国发电量增了不到5%,光伏贡献了2600亿千瓦时,占新增电量 60% 以上,相当于一年多出个英国的用电量,我们还说市场不好,内外交困。

不要无病呻吟。各方面困难,但是发展那么快,我们现在确实是病了,我们的产量和产能极端的不匹配,但是我们还在不断的扩展,增加产量,希望国家给予更广阔的市场,希望外贸能够开辟更广阔的市场,但这两个都不现实了。我们自己病了,自己发烧了,应该吃退烧药了,而不是希望别人和我们一样一块发烧,这种可能性不太大,所以说我们可能要认真的来看一下当前的形势,我们需要控制我们的产量,控制我们的节奏。

注:本文依据对话内容进行整合,未经当事人审核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