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喧嚣之下,固态电池产业化迷思与趋势

   2024-05-27 高工锂电15480
核心提示:专注于锂金属电池的企业的进展似乎更快。

锂电新电池技术尤其全固态电池,2024年在全球热度暴涨。

(文章来源:高工锂电,微信号:weixin-gg-lb)

4月末CIBF2024期间,超20家布局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相关企业参展,展位人头攒动,样品固态电池、材料吸引国内以及日、韩、欧美人士的各色眼球。

结合近期动态与展会走访,多元应用领域对高性能电池的迫切需求,将新电池技术推至高潮,并从研发阶段向商业化过渡。

一片热闹中,固态电池作为话题中心存在两个迷思。

新能源汽车作为锂电最大的应用市场,在国内外多家车企的推动下,固态电池装车在今年初见眉目。4月,上汽清淘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已搭载上汽智己,并引爆业内关于(半)固态电池“白马非马”的探讨。

“半固态电池是固态电池吗?”,这成为全固态技术发展之路的第一个迷思。

对此,清陶能源总经理李峥在CIBF2024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是每一种半固态技术未来都能够发展到全固态,按照我们的设计,我们的半固态是到全固态的必然发展过程。”且为填补固态电池现有的快充性能短板,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搭配了高电压整车平台,保证消费者使用体验。

这与业内更多的声音相契。展会期间高工锂电了解到,不少人认为固态电池掉入玩概念的“俗套”,而纠结于“白马非马”并不为业内所乐见,将重心放在解决产业化问题并关注应用或才是新电池技术发展热闹之下的真相。

立足应用,高性能锂电池一定是固态电池吗?这成为固态电池的第二个迷思。

锂金属电池企业SES AI似乎并不认同。SES AI曾在2012-2016期间名为SolidEnergy,经过对固态路线的摇摆,逐渐转变为SES。

SES AI创始人胡启朝表示,“电解质造成了不必要的偏见,限制了我们的创新能力。真正的圣杯应该是锂金属,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能量密度增益,固态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优越性,同时液体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缺陷,业界根据电解质的固态或液态来区分电池是不合适的”。

而锂金属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同样获得显著进展。4月25日,SES AI官方微信披露,与现代汽车·起亚签署协议,在现有联合开发协议内推进下一阶段合作,共同开发锂金属电池B样品。

根据该协议,SES AI将携手现代汽车·起亚2024年内于韩国京畿道义王市建立专门用于B样品电池开发、组装和测试的设施,这或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锂金属产线之一。

全固态、锂金属负极两大高性能新电池技术代表,除了在车端应用上演产业化竞速,在另一大热领域——低空经济,有着更为有趣的演绎。

4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室主任金贤东表示,低空经济涉及物流运输、城市交通、农林植保、应急救援、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领域,同时也涉及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行业,具有服务领域广、产业链条长、业态多元等特点,是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积极稳妥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前景光明。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坚持稳中求进,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以市场需求为牵引、技术创新为驱动、空域开放为保障,推动形成场景丰富多元、供给智慧高效、监管安全规范 的低空经济健康发展良好局面。

除了发改委的定调式发言,国内主要城市自2023年起广泛出台扶持规划,至今,北京、重庆、苏州、合肥、广州、深圳、珠海、芜湖、成都、福州、武汉已出台低空经济发展条例、实施方案、行动计划以及产业具体支持措施。

主要航空器eVTOL已在全球涌现“首飞”“首个商业eVTOL服务计划区”“首张eVTOL-TC(适航证)”等系列0-1的突破。并且,就在5月,中国多款eVTOL在全球各国完成试飞。

5月6日,亿航智能宣布其载人eVTOL EH216-S完成阿联酋阿布扎比的首次载人飞行演示。

5月7日,峰飞航空科技的消息,今年3月在中国民航局取得TC的峰飞航空科技2吨级非载人eVTOL凯瑞鸥也在阿联酋完成首飞。动力电池作为eVTOL能源系统关键技术支撑,受到eVTOL企业集中关注。亿航智能就通过投资、战略合作等多种方式,对动力电池供应链做布局。目前,亿航智能已与国轩高科、巨湾技研进行eVTOL电池方案的合作,并作为资方参与了锂金属电池企业欣界能源PreA+轮融资。

有趣的是,从电池角度看,全固态电池与锂金属电池或在eVTOL应用道路上“相遇”。高工锂电CIBF2024期间走访了解到,目前,产业距离兼具长寿命、高倍率、高能量密度的全固态仍有一段路要走,但面对多元应用场景,各企业正尝试立足单一性能,实现电池的全固态形态。对于eVTOL垂直起降的高倍率放电、与轻量化要求,电池企业在固态电池的材料体系选择上将优选考虑锂金属负极。

专注于锂金属电池的企业的进展似乎更快。

盟维科技锂金属电池metaRY系列已经在多种无人飞行器的应用场景得到验证。

欣界能源,锂金属负极固态电池首款产品能量密度达到450Wh/kg,并与顶尖eVTOL生产商合作验证。

SES AI在2023年末的SES Battery World上披露SES Cares项目,其A样品锂金属电池已搭载无人机进行实飞。

无论全固态技术还是锂金属负极,最终目标仍为下一阶段高性能锂电池。为实现这一目标,锂电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拥抱AI已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下一代锂电技术趋势。

锂电头部企业试水AI用于电池、材料等研发在业内已不是秘密,甚至全球已在AI锂电应用上走得更远。

今年2月,优美科与微软正式签订协议,利用AI作为促进和加速其电动汽车电池材料技术研究的手段。电池材料人工智能平台将利用微软的Azure OpenAI服务,并通过大量未发布的特定科学人工智能模型进行扩展。该平台将在优美科专有环境中运行,并完全保障知识产权。

SES正在使用深度学习软件进行研究,同时推进与学术界的科研团队合作,合作探索用专业工具开发电池。

胡启朝认为,AI将在锂金属电池以及新电池开发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帮助科学家摒弃人的主观与习惯,打开创新空间、提高试错效率和降低成本。为什么下一阶段锂电技术发展需要AI?胡启朝的观点是,对于电池材料体系,创新对锂电池性能空间起决定性影响,但颠覆性的材料创新越来越少。

“电解液与正负极材料界面反应很难搞清楚,我们所认为的正确可能指向错误的方向。人的经验认知局限了锂电池的发展进程,过去30年电解质的溶剂总共就20种左右,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AI打破经验上的局限,用算力加速迭代进程。”

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等在内业内专家及领袖的共同判断都是,未来,要基于AI大模型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电池设计、电池制造、电池管理、电池回收过程的智能化。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