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一文看完中国电池出口企业排行榜,通威/爱旭/辉伦/尚德/晶科等名列前茅

   2019-03-29 能源一号18240
核心提示:能源一号获悉,来自多家统计机构的数据显示,2018年,前18位电池出口企业名单如下:1、横店东磁2、尚德电力3、爱旭科技4、通威太
能源一号获悉,来自多家统计机构的数据显示,2018年,前18位电池出口企业名单如下:

1、横店东磁

2、尚德电力

3、爱旭科技

4、通威太阳能

5、应发

6、江西瑞安

7、顺风光电

8、茂迪

9、东方环晟

10、苏美达辉伦

11、比亚迪

12、无锡嘉瑞

13、常州致胜

14、江西中宇

15、晶科能源

16、格林保尔

17、红太阳

18、宜兴锦尚

另据了解,国内的PERC电池产能前十大公司如下:


能源一号曾报道,从收益上看,爱旭科技2018年营收为40.85亿元,净利为3.53亿,扣非后净利2.56亿。然而在2016年时,爱旭科技营收仅为15.8亿,净利1.01亿,因此这家电池企业2年内的增幅高达160%以上。

2019~2021年,爱旭科技预测其营收分别约55亿、88亿、94亿;预计产量分别约6.57GW、12.3GW、14.04GW。那么,如果按照爱旭科技的预测来看,企业在3年后的营收将是去年的1倍以上,产量在2021年直接破14G。

其实,爱旭科技2018年的PERC单晶生产线产量为3.09GW,包括多晶及单晶生产线在内,2018年总计的生产产量为3.92GW,产能3.98GW。因此,要实现2021年电池突破14GW产量的这一目标,企业必须大力扩产才行。在进行此前的媒体答问中,公司董事长陈刚也透露过这层意思:希望爱旭科技以(电池)“规模”及技术研发作驱动,而这也是借助资本市场上市的初衷之一。

根据能源一号此前消息,爱旭科技预计,该公司天津一期新增3.8GW的单晶PERC产能,2019年9月将投产。义乌厂区,公司则希望新增3.8GW二期产能且预计2020年4月投产。总计7.6GW的未来新增产能,加上现有3.98GW的规模,2020年该公司至少能拥有11.58GW产能,与爱旭科技此前预测的2020年产量达到12.3GW已经较为接近。

据初步测算,企业于义乌、天津的工厂投资约37亿元,其中义乌二期资本性支出18.41亿。2019年和2020年,企业则计划分别继续投入近16亿和1.21亿。天津一期项目的投入为19.22亿,也将分批投入。

另一家发展较快的大型电池厂商是通威太阳能。2017年11月18日上午,通威太阳能成都基地10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签约暨启动仪式在成都市双流区举行。

通威太阳能成都基地10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将以无人化生产线为主,建设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物流仓储及相关配套设施。

而能源一号了解到,通威太阳能成都四期3.8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近日开工,计划今年内投产。据了解,通威太阳能成都四期3.8GW晶硅电池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0亿元,以无人化生产线为主,建设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物流仓储及相关配套设施。随着四期项目的顺利开工,成都基地在今年内将成为全球首个10GW电池基地,助推通威太阳能在年内形成20GW电池产能规模,在未来2-3年内形成30GW电池产能规模。

通威太阳能董事长谢毅表示,今年底,通威电池总产能将超过20GW,将连续3年成为全球产能规模和出货量最大的太阳能电池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有望达到15%。

排名前列的还有辉伦太阳能。该公司依托着东台、南京、土耳其及越南等四大制造工厂体系,通过实施“智能车间”建设,在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上都处于全行业领先。而其稳定的电池片供应基地和黑硅电池、MWT组件技术等产业化基地,也一应俱全。

对于公司现有运营和未来的组件产品定位,企业负责人就对能源一号表示,在PERC电池组件的基调之下,公司要不断寻求、突破产品的差异化,走出与众不同的“高效之路”。

从生产端来看,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18年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分别达到25万吨、109.2GW、87.2GW、85.7GW,同比增长分别为3.3%、19.1%、21.2%、14.3%。

从技术端来看,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和“领跑者”计划推动下,各种晶硅电池生产技术进步迅速。2018年,规模化生产的多晶黑硅电池的平均转换效率达到19.2%,使用PERC电池技术的单晶和多晶硅电池效率提升至21.8%和20.3%,较2017年分别提升了0.5%和0.3%,N型PERT单晶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已经达到21.55%,双面N型PERT电池和异质结(HJT)电池已进入量产,预计会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而随着PERC、黑硅、PERT、MWT、HIT、IBC、Topcon、钙钛矿电池等高效率电池工艺的逐步应用,电池片产业化转换率持续提高,技术的进步使得光伏的每瓦生产成本仍有较大的下行空间。同时,成本的下降会推进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分步实现,从而会进一步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市场化发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