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领导群雄: 创新如何驱动中国的光伏成就

   2013-11-07 《PES中国版》14330
政府扶持

在成本效益低时,政府的政策可能在某个 行业的发展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除了 太阳热能业之外,风电业和太阳能光伏业 都从政府的政策获得不少帮助,虽然风电 业获得更有力的帮助。比如说,据可再生 能源法规定,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基础原则 是它必须在经济上是合理的。为响应这原 则,政府计划的风电装机量远比太阳能大 得多:在2005、2010和2020年的风电计 划装机量分别为760兆瓦、10 5千兆瓦和 30千兆瓦,而太阳能的计划装机量则相应 较小:65兆瓦、300兆瓦和1.8千兆瓦。 为了促进装机量目标的实现,政府已经 计划在内蒙、新疆、甘肃、河北、吉林 和江苏建立七座10千兆瓦级风电基地, 其中两座将建于内蒙。较后新增了山东 的基地。巨型基地的计划吸引了大规模 的国营电力企业和私人企业的投资。 计划装机量的差别影响了实际装机量。 例如,2007年的风电装机量为3287兆 瓦,而累积装机量为5875兆瓦;相比之 下太阳能在2007年的装机量为20兆瓦, 累积装机量为100兆瓦。截至2009年, 风电的累积装机量已经达到25853兆瓦, 太阳能只有区区的300兆瓦。为响应同一 原则,风电业的其它有利政策也比太阳 能行业实施的更早,更积极。举例说在 2008年8月,政府宣布了风电设备特别基 金的试行管理措施。这是利用中央政府 的预算,专为扶持可再生能源设备而实 施的首条法例。

行业价值链能力

处理技术所决定的成本效益和政府扶 持,整个行业价值链的能力,包括削减 成本的能力等,都是能说明三个行业以 不同模式演变的重要因素。风电业和太 阳热能业的行业价值链显示出在支持行 业发展方面比光伏业有较强的能力。 风电行业价值链能更有效地支持行业发 展的第三个因素是该行业的动态。成本 效益、政府的强力扶持以及现有知识与 能力的轻松转移使风电业高度活跃,而 从业者能从相互之间的发展获益。 在风电业里,Porter(1990)所描述的 实际「钻石」已经越来越清晰了。比如 说,风田发展商所要求的供应不仅仅是 低成本而已,还必须是高质量产品。这 复杂的要求也逼使部件供应商加速其本 地化过程并且增加研发方面的投资。风 田发展商的巨子也和大学及研究所合作 培育新的才能与新技术。

太阳能业的情况是非常不同的。虽然包 括英利集团在内的领导企业在进军这行 业时已经拥有一些经验,但是无论在关 键设备、关键原材料和关键知识与能力 方面,大部分企业在刚进入此行业时对 此等全无所知而必须向其它国家买进。 本地化过程也一直非常缓慢。譬如说, 即便在今天,50%的关键原材料 - 多 晶硅,仍需被进口。当使用昂贵的进口 设备和程序来生产多晶硅时,要削减成 本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太阳能业的价 值链也同样无法提供符合成本效益的产 品来支持该行业的迅速发展。光伏业的 行业动态也不一样。在缺乏本地供电企 业的激烈需求的情况下,太阳能光伏电 池制造商向来都只依赖国际市场。这市 场焦点使价值链中的当地企业很难采取 有意识的行动来建立该行业的「钻石」 (Porter, 1990)。整个行业变得更为支 离破碎,而企业关系更属竞争性而非合 作性。

领导企业的策略

影响三个行业演变的第四个因素是领导 企业的策略。在风电业,国电等领导级 供电企业在塑造行业发展方面扮演了重 要的角色。在2002年中国电力重组后, 国电发现它不能和其它包括煤基发电 等传统能源的巨型供电企业竞争,因 而选择了以风电为主的新能源作为策略 焦点。国电不但把风电发展用作策略目 标,也发展了清晰的策略来实现此目 标。同时,国电也作出结论认为透过 提高风电涡轮的规模可以达到削减成 本的效果,而装机量正在是风电发电的 关键。

在太阳热能业,附属于清华大学,简称 清华阳光的企业是该行业主要的驱动 者。自从1970年代以来,由殷志强教 授所带领的研发团队就已经成为先进科 技的来源,而世界上最具规模的太阳热 能市场是在全无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开发 的。正因如此,殷教授还在2005年获颁 「维克斯实业成就奖」(Achievement Through Action Award in memorial of Christopher A. Weeks)。

在和风电业与太阳热能业相比之下,太 阳能光伏业主要专注于其国际市场的发 展。因此,领导企业的价值链协助是较 迟才在太阳能业实现的。在获得2009年 的首轮太阳能特许权项目推动后,业内 的领导企业才开始认真的思考全行业协 助与配合来大幅减少成本(以至1元人民 币/kWh以下)

结论

我们以提问为何中国的风电业、太阳热 能业和太阳能光伏业各自跟随不同的创 新和发展途径。

由于本文的探索性质,我们对于发展一 个模型甚至框架来讲解这三个行业在中 国的演变感到有点勉强。但是,这四个 因素确实显示了一些模式。首先,虽然 成本效益并非依赖于其它因素而是受它 们所影响,但是它确实看来在开始新行 业时比其它三个因素所扮演的颜色更为 重要。

风电业和太阳热能业较低的成本使它们 比太阳能光伏业更轻易发展。其次,当 成本效益在一开始时并不高,若政府、 价值链能力和企业策略都给予支持,可 发展极高动态的系统。在风电业,这三 个因素造就了持续的风电成本削减,从 而有效的促进中国风电业的迅速增长。 太阳能光伏业的情况是非常不同的。中 央政府的政策直到2009年才实施。太阳 能光伏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对大多数业内 企业都是陌生的,因而价值链能力向来 很弱。虽然英利集团等领导企业在削减 成本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他们并不像 风电企业般面对强大压力,因为他们的 市场主要是国际市场。于是,中国太阳 能业的发展速度并不如风电业和太阳热 能业般快速。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