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青藏地区首例低孔低渗储层压缩空气储能项目首轮放气工作顺利开展

   2025-10-29 青海油田670
核心提示:标志着青藏地区首例低孔低渗储层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从单井探索阶段迈入井组“同注同采”的关键阶段。

近日,青海油田采油二厂切六区切六评1、切六-212、切六-Q1三口试验井同步启动首轮放气工作,标志着青藏地区首例低孔低渗储层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从单井探索阶段迈入井组“同注同采”的关键阶段。

此次首轮放气严格遵循“注8采4”工作制度,即前期按每小时2000标准立方米的速度完成8小时注气后,以每小时4000标准立方米的速度开展4小时放气,全程将压力控制在10-16.5兆帕区间。

油气工艺研究院的海瑞祥解释道:“现在选的三口井先试它的储气能力、排气能力,如果能实现每小时4000立方米的排气量,持续稳定运行4小时以上,并且保持压力稳定、流量稳定,那么这些井就相当于一个个‘能源充电宝’,将为后续发电环节奠定坚实基础。”

多年来,青海油田在储能技术领域的持续探索与创新。2022年,青海油田在切六区优选切六评1、切六-212两口老井开展单井注采试验,2023年又新钻切六-Q1井补充数据,累计完成注气811.1万立方米,摸索出“16.5兆帕注入压力、6-8兆帕注采压差”的最优参数区间,为此次井组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天是第一轮放气,实验阶段总共要做五个循环。”在试验现场,油气工艺研究院的一级工程师李本全一边紧盯井口压力仪表,一边向现场工作人员明确试验目标。

为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项目组采用了一系列创新技术方案。针对切六区块电网负荷限制的问题,项目组创新采用“2电驱+1油驱”的组合方案,有效解决了切六区块电网负荷限制,确保注气速度稳定可控。同时,编制标准化日报表,为每口井建立独立数据库,实现注采动态的实时追踪和分析。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提高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更为后续规模化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此次首轮放气的启动,不仅标志着项目进入井组试验新阶段,验证“同注同采”模式的可行性,为后续规模化应用提供关键数据支撑,更为我国低孔低渗储层储能技术商业化应用提供“青海样本”。同时井组放气试验也进一步验证“人工边界抑制空气逸散”的效果,三口井协同工作形成的局部储气空间,有效解决单井试验中“边界过大、空气溢散强”的问题,为后续规模化井网部署提供依据。现场负责人表示:“虽然目前仅进行三口井的先导实验,但只要一步步取得成功,未来就能建成更大规模的储能项目。”

随着首轮放气工作的圆满完成,青海油田切六区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正朝着“让废弃油井成为‘能源充电宝’”的目标稳步迈进,为国家“双碳”战略的落地实施贡献油田力量。下一步,项目组将根据首轮放气数据调整后续注采参数,计划在完成十个循环试验后,启动不同压力区间的对比测试,持续优化压缩空气储能的“注采平衡”密码。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