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随着装载3支叶片的风机轮毂缓缓上升,最终与机舱精准对接,申能托里135万千瓦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吊装圆满完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76周年华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上贺礼。
据了解,首吊风机塔筒高117米,单叶叶片长108米,全部安装完成后总高度达220余米,单体吊装最重达142吨,主吊采用1000吨履带吊,辅吊采用130吨汽车吊配合作业,吊装作业精细度要求极高,现场属于戈壁丘陵地带,场地作业空间有限、天气气候变化较快,对施工组织能力提出了挑战。为保障首吊顺利完成,新疆新能源提前筹划部署、强化施工组织,做足保障工作。
方案先行,施工工序“了然于胸”。新疆新能源技术人员深入首吊现场反复勘查,与参建方对标交流,根据机位的具体地质条件制定“一机一图一策”的个性化吊装方案,并多次组织专家论证,反复进行模拟推演,确保吊装、安装、指挥、监管等参建人员任务明确、职责清晰。同时,针对路况复杂、物料运输难度大等现场实际因素提前部署,确保大型吊车、风机部件顺利抵达指定位置。
安全托底,监护网络“多维立体”。抓好安全技术交底,将安全技术要求细化到每个岗位、每道工序,各级管理人员严格落实每日旁站监督,采用“场内+场外”双监护、“天上+地下”同监测的立体监护网络,彻底消除监护盲区。面对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加强天气及风力监控,引入“小时”级别的定点天气预报系统,安排专人实时监测风速风向,科学部署吊装作业时间,精准抢抓施工窗口期。
质量筑基,细节把控“一丝不苟”。严格把关塔筒、叶片、机舱、轮毂等重要部件起吊与对接、螺栓力矩验收等关键工序,扎实做好检查和验收工作。针对高空对接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使用高精度激光对位装置,实时监测塔筒垂直度与方位,有效将叶片与机舱对接误差控制在毫米以内,以毫米级的连接精度,筑牢质量精品工程。
党建护航,直面问题“逐个击破”。发挥党建共建的优势,在吊装前夕,联合各参建单位举行攻坚誓师大会,统一思想、鼓舞士气;召开项目建设专题组织生活会,全体党员面对面沟通情况、讨论办法、破解难题,推动解决风机设备运输、吊车站位布置等影响首吊的多项难题,为首吊顺利进行提供了组织保障。
后续,托里135万千瓦风电项目全面转入风机吊装攻坚阶段。新疆新能源将持续保持昂扬奋进的姿态,加强施工组织和协调,全力推进剩余风机安装及调试工作,为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提供有力支撑,矢志打造安全、优质、高效、廉洁工程,以实际行动为促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申能力量”。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