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构建新型能源体系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服务实现“双碳”目标,9月23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在河北崇礼盛大开幕。
9月24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大数据与统计分会主办,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新型电力系统数智发展论坛”平行论坛成功举办。论坛以“数字电力 AI启航”为主题,来自政府部门、电力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科技公司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及代表齐聚一堂,聚焦数智技术与新型电力系统深度融合,共探能源绿色发展新路径,为助力“双碳”目标和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广联达副总裁吉雅图受邀在大会中做《前沿AI与数智技术在能源发电的创新应用》的主题演讲,以下是现场演讲精彩摘选,与行业分享和交流。
在“十五五”能源电力工程高质增长与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双重压力下,如何用AI与数智技术破解项目盈利难题?广联达副总裁吉雅图在2025中电联崇礼平行论坛上指出:“一体化数智平台+AI场景化深耕” 正成为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的关键引擎。
挑战即机遇
电力工程面临“收益不确定性”与“成本控制”双重压力
吉雅图指出,尽管“十五五”期间全社会用电量将持续增长,新能源装机占比已超45%,但以136号文为代表的电力电价市场化的影响和冲击,项目在收益不确定性、运营复杂性,包括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的压力和挑战陡然增加,倒逼企业重新审视项目全生命周期收益。
痛点聚焦:项目收益波动、并网限制、技术迭代加速、建设期质量安全风险叠加,导致“增量不增利”困局。
机遇显现:AI+能源”已成趋势,新能源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从促进能源与信息深度融合的阶段,迈向数据驱动、场景赋能、智能决策的新阶段
破局关键:“数字化建设必须指向企业利润和项目盈利性”,通过增收、降险、提效,直接降低“度电建设成本“和”度电运维成本”。
实践破局
四大一体化场景释放AI价值 支撑高收益目标
作为中国数字工程领域近三十年深耕者,广联达带着“数字技术”、“工程建设基因”及“AI能力”,赋能新能源赛道,打造面向新能源电站设计、建造、运维一体化的数智平台。广联达的数智平台建设,以“设计”为源头,一体化支撑高质量建设为指导思想,通过AI对传统数字化技术加持,实现四个一体化,支撑电站高质量建设和高收益的目标。
设计收益一体化:电价波动下的精准投资和成本控制
优化收入分析:AI+仿真技术+气象数据+电价预测重构投资收益模型,替代传统“固定电价×发电量”的粗放测算,通过多方案设计与比选,确定收入最优技术路线。华东某分布式项目实现设计周期缩短60%,提高投资收益的目标。
优化建造成本:AI+仿真技术+实景建模能力,对电气设计中汇流方式、设备选型、设备局部等进行自动智能的优化设计,在提升设计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建造成本。西北某集中式项目,仅在电缆成本上就节省了10%。
优化运维成本:AI+运维实效BOM清单,大幅提升项目收益估算的准确度、采购的效率、设备完好率、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某风电项目对风电的BOM清单进行管理,有效实现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
设计采购一体化:国产BIM引擎激活供应链效能
精准工程算量:三维设计模型+工程算量模型+AI工程量算法,实现“模型直出工程量”,有效提升算量效率与计算精度。以土建量大、上库、涵洞等工程量计算复杂的某抽水蓄能项目为例,通过设计算量一体化,算量效率提升了几倍,准确度也得到有效提升。
精准控制采购:AI+工程量清单拆解+价格库联动,生成预算最优解,降低采购成本。某国企光伏项目成本测算效率大幅提升、采购成本与同类项目相比也大大降低。
设计施工一体化:破解“窝工窝料”行业顽疾
优化设计成果:无人机实景建模+AI智能识别+施工进度动态对比,实现施工策略的动态调整和设计方案的动态迭代。某央企EPC总包设计院山地光伏项目真实建造数据100%掌握,设计方案实现最优。
优化资源组织:AI识别+现场条件+生产计划+资源进场计划,实现对现场各类资源使用情况实时跟踪与工效分析,智能提出调整建议。华东某民企在大型滩涂风电项目利用智慧劳务管理,实现用工成本降低15%,不合格工人0进场,和在潮汐、台风等自然风险中0伤亡。
优化生产方式:智能装备+智能规划+自动反馈,实现无人化突破,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大幅提高生产效率,规避自然灾害带来的各类安全风险。某央企EPC总包设计院在山地光伏项目中利用无人机自动运输模式,单次吊运作业时间仅1分半,单日完成300张吊运,运输效率提升130%。
设计运营一体化:快速应对市场变化、提高运营调整效率
AI+数字孪生技术+实时气象数据+实时电价+实时需求,实现对发电量与用电量进行智能调节,一方面可以平衡源荷两侧,一方面也可以实现发电收益的最大化。
未来愿景
从“工程数字平台”到“能源生态协同”
吉雅图强调,“设计是龙头,数据是血液”, 打通设计-建造-运维数据闭环,AI才能在虚拟电厂、电力交易等新业态中发挥价值。广联达正基于DeepSeek等开源模型构建AecGPT行业AI平台,覆盖设计、安全、经营分析等场景,与伙伴共拓“人工智能+能源”蓝海。
结语:以技术确定性应对市场不确定性
面对能源电力工程的复杂挑战,吉雅图呼吁行业“聚焦业务价值,拒绝技术空谈”。本次分享描绘了一条清晰路径:以一体化平台沉淀高质量数据,以AI赋能具体业务场景,精准解决“增收降本”核心痛点,广联达期望借数字化力量帮助每一个能源电站项目成功,最终推动行业从“建造规模”走向“运营价值”!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