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地面电站、分布式,哪款产品能“通吃”?

   2025-09-09 世纪新能源网1190
核心提示:本文将从不同应用场景,从多个维度进行两种产品对比,进一步分析彼此的优劣势。

晶科Tiger Neo 3.0 腾空出世,会不会成为BC的终结者,这是一个近期被热议的话题之一。

经过一年多的技术蛰伏和工艺积累,催生了性能绝佳的Tiger Neo3.0, 它或许会改变一些标准,比如组件综合效率和功率替代正面效率,因为我们早就进入一个双面时代,90%以上的地面电站项目和80%的屋顶项目使用双面组件。再比如,组件弱光性能将成为一个与温度系数,衰减同等重要的评价项目,不是所有组件都在高温环境下,但是所有组件接近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处于弱光条件下(不同地点低辐照占比不同),早晚、阴雨多云等。

现如今随着全球越来越多地区实施电力市场交易,中午左右光伏电价便宜,如澳洲中午时间甚至是负电价,早晚电价高,以及对组件单瓦发电量要求的提高,组件的综合发电性能也成为新的衡量标准。本文将从不同应用场景,从多个维度进行两种产品对比,进一步分析彼此的优劣势。

一、地面电站

在650W以上需求增加的今日,对于地面电站项目,毫无疑问,性能最好的组件一定是晶科的Tiger Neo 3.0。

这款组件在任何场景下,任何地面、气候、环境下,发电能力卓越。不仅在正面功率和效率与BC不相上下,在双面率和弱光性等方面有着遥遥领先的优势,并具有更先进的抗光衰功能。所以对于电站长期发电性能,以及单瓦发电增益要求更严苛的专业客户,Tiger Neo 3.0 性能上无疑更领先一步,能更好地满足他们。从里到外,一如既往的高品质,标配即高配。

最后一点就是价格,当然目前小编还不清楚它的真实售价,但以晶科的一贯作风,应该会给市场小惊喜,不然它不会等那么久才推出。说明全栈自研技术进入了收获阶段,在提升产品力的同时降低开发成本。成熟的研发和导入平台、集成化设计、共享摊薄的研发成本,此外,依托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精细化管理,在保障品质的前提下实现成本可控。

二、分布式市场

这是Tiger Neo3.0和BC 真正PK的战场。在过去一年里,BC由于背面接触的工艺,即将输送电流的栅线做到电池背面,正面腾出栅线的空间,增加了吸光面积,效率和功率都比常规TOPCon高。BC也以此获得很多屋顶市场的份额。Tiger Neo3.0的出现,让故事发生大反转,正面效率齐平BC,虽然双面率特别是在居民屋顶系统中作用不大,但非常显著的弱光性优势,将被放大,尤其是在进入电力交易市场,峰谷电价差凸显的531之后。

阴影遮挡和外观是BC的确有一定优势,但毕竟阴影遮挡的情况很少见,项目在设计时都会考虑树荫等影响,较少有业主故意把组件放在有阴影遮挡的环境下,如果是工商业屋顶,这种情况就更少,至于外观好不好看就更见仁见智。看过Tiger Neo3.0 的小伙伴会发现它的组件表面栅线并不明显。

三、溢价市场

Tiger Neo3.0 的出现,打破了在650W以上市场,BC的垄断,BC还能不能维持高溢价机会就取决于晶科的定价策略了。如果同样的价格,无疑Tiger Neo3.0的LCOE更低,给业主客户的收益率更高,如果同样LCOE,它完全可以比BC更高溢价空间,它的高发电性能使其高出的价格显得比较合理,但这并不意味着晶科一定会这么做。

总之,技术是不断进步的,谁都不会是终结者,谁都不会通吃,你追我赶,最终收益的还是客户。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