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4 日,2025 光伏行业供应链发展(大同)研讨会在山西大同市正式召开。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在大会致辞时表示,2025 年已经过半,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当下,我国光伏产业仍处于周期性调整阶段,但整体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与内生动力。
据统计,2025年1~5月,行业运行呈现有升有降、结构优化的显著特征,制造端有分化调整,多晶硅、硅片产量的同比分别下降44%和25%,电池片、组件产量同比增长1.5%和10.5%;应用端装机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光伏新增装机198GW,同比增长150%;出口整体成长,但结构性失衡依然突出,硅片、组件出口量同比分别下降13.8%、1.2%,电池片出口增长75.3%。
曹仁贤表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行业发展正面临内外双重考验。从内部看,供需阶段性结构性失衡压力待进一步缓解,非理性的恶意低价竞争,导致产业链价格持续探底,部分企业陷入亏损困境,供应链稳定性受损,产品质量隐患呈现。对外方面,国际竞争形势复杂严峻,关税壁垒、供应链去中国化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层出不穷,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加大。
面对上述挑战,曹仁贤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是要持续强化创新引领,以技术进步对冲成本压力,提升产品附加值,依靠技术迭代淘汰落后产能。
第二是构建韧性协同的供应链体系,上下游企业需要加强信息共享、优化产业布局、加强行业协同,共同构建更具韧性的产业生态圈。
第三是要强化行业自律,企业应严格遵循行业规范与秩序,坚决杜绝低于成本价的报价。协会也将积极响应中央连续部署了行业综合治理工作,全力配合主管部门完善标准体系,强化自律监督,坚决遏制恶性竞争的乱象。
第四是积极开展全球市场,建立贸易摩擦的协同对话应对机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探索多元化市场布局,深化本地化运营与服务,强化国际标准话语权,持续提升中国光伏品牌的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
最后,曹仁贤呼吁,面对光伏产业链上下游的问题,要加强务实合作,坚决抵制非理性竞争,合力营造开放包容、规范有序、韧性高效的产业新生态。
(以上内容由北极星根据现场整理,未经嘉宾审核。)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