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AEM阴离子交换膜研发制造商—苏州市志青博材科技有限公司,在经过9个月的产品前期验证周期后,完成了幅宽65cm、厚度60μm的阴离子交换膜订单的交付,该批产品将应用于某电解槽企业的兆瓦级制氢项目中。此次交付标志着志青博材具备覆盖主流电解槽型号的全尺寸膜生产能力,并验证了从材料配方设计到产品放大生产的全链条技术优势。
(图:志青博材交付的65cm幅宽、60μm厚度的阴离子膜)
在新能源材料技术创新加速迭代的产业变局中,苏州市志青博材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全系列AEM阴离子交换膜产品体系,正成为绿氢核心材料国产化进程的关键推动者。公司现已实现20-100μm厚度全覆盖、80cm超大幅宽的工业化生产能力,可稳定交付均质膜、增强膜、消氢膜等差异化产品矩阵,满足电解槽、液流电池等场景对高性能膜材料的严苛需求。
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彭汉青博士是国内少数深耕阴离子交换膜材料研发超过十年的专家型企业家,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师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庄林教授,其科研成果不仅发表于多篇国际高水平期刊,还以第一发明人身份申请了两项核心专利,并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孙文彬教授,现任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应用化学系主任,有机化学学科后备带头人、功能无机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员。具备18年有机化学/高分子科研及产业化经验,主要从事有机分子设计合成及有机膜功能材料的研究,目前全面负责公司新一代产品的研发和创新。
得益于团队多年的科研积累与完善的工程化体系,志青博材的产品在性能上展现出显著优势。公司自主研发的AEM系列产品,基于原创的高效聚合物合成工艺与改性方案,均质膜已在关键性能指标上实现突破:抗拉强度高达50MPa,溶胀率控制在8%以内,离子电导率超过150mS/cm。目前,产品已通过多家头部电解槽企业的性能验证并获得采购订单,升级版的AEM增强膜和AEM消氢膜也正陆续送样至多家客户,进入测试与导入阶段。
(图:志青博材自研AEM均质膜、增强膜、消氢膜)
在稳步推进核心产品落地的同时,志青博材亦在积极谋划前沿技术布局。公司已完成多条主链结构的产业化研发布局,涵盖全新“刚性链”结构与“柔性链”结构的阴离子交换膜系列,形成覆盖不同工况与性能需求的多层次产品体系,进一步构筑核心竞争壁垒。尤其是在液流电池领域,公司正携手战略合作伙伴联合开发液流电池专用阴离子交换膜,针对储能场景需求,通过特殊结构化设计和厚度优化显著提升膜的电化学性能以及循环寿命,抢占未来万亿级储能市场先机。
彭汉青博士认为未来AEM阴离子交换膜市场,膜的成本以及耐久性将是最重要的两个指标。目前市场上主流的AEM结构在稳定性上一定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志青博材从公司成立之日起,就立志探索新的AEM结构设计。现在公司三个博士带团队都分别在各自的技术路线上稳步推进,目标将AEM寿命提升至50000小时,成本降至全氟磺酸膜的三分之一,推动AEM水电解市场成熟化,可靠化。
联系方式:
微信公众号:志青博材
商务合作:微信搜索【Zhiqing-Tech】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