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负债近300亿!电池大厂再迎“新东家”

   2025-05-16 世纪新能源网孔令辉4950
核心提示:回看润阳股份这一路,只能说背后有着很多人的“心血”

润阳又迎来一位“股东”!

5月14日,光伏设备企业高测股份发布关于对外投资的公告,债转股增资润阳股份1亿元,这无疑又是一则重大消息,一时间,市场对此议论纷纷。

在短短3个月以来润阳股份第5次以“债转股”投资的形式,获得了增资11.6亿。

4月29日,罗博特科“债转股”增资润阳0.9亿,4月21日,拓斯达“债转股”增资润阳0.7亿,而早在2月25日,两大设备龙头捷佳伟创、奥特维发布便对外投资公告,债转股增资润阳股份9亿!

世纪新能源团队了解到,高测股份、捷佳伟创以及奥特维均指出,和润阳股份的交易旨在尽快化解客户欠款问题,加快公司货款回收,降低公司坏账风险,润阳股份、陶龙忠、悦达集团及其控股公司也均承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IPO上市,或并入 A 股上市公司。若未达成,承诺人将按约定回购投资人股权。

债主变股东 设备龙头有何意图?

根据高测股份公告显示,以2025年4月30日为债权债务基准日,公司同意上海润阳对高测股份的1亿元债务转让给润阳股份。

与此同时,高测股份将对润阳股份1亿元债权转让给全资子公司高测智能;

润阳股份同意受让债务并承担清偿责任,向高测智能履行1亿元付款义务。

此外,润阳股份将向高测智能履行1亿元付款义务后,剩余合计的5000万元债务由上海润阳向高测股份履行分期付款义务。

增资后,高测智能持有润阳股份562.5万股,占其总股本的1.0817%。本次交易旨在化解客户欠款问题,加快货款回收,降低坏账风险。

这不是光伏设备厂商第一次由“债主变为股东”。此前,捷佳伟创、奥特维两家企业涉及债务金额共9亿元,共获润阳股份约10%股份。

捷佳伟创披露公告称,公司拟以债转股方式对润阳股份进行增资,转股债权总额为7.2亿元。增资完成后,公司持有目标公司股份数额为4050万股,占转股后目标公司总股本的8.0899%。

而奥特维则同样拟以债转股方式对润阳股份进行增资,转股债权总额为1.8亿元,增资完成后,上市公司持有目标公司股权1012.5万股,占目标公司总股本的2.0225%。

对于投资目的及影响,捷佳伟创和奥特维也共同指出,本次对外投资旨在尽快化解客户欠款问题,加快公司货款回收,降低公司坏账风险,优化公司财务结构,同时也有利于加强与客户的合作。本次投资定价系在目标公司资产评估的基础上经各方充分协商确定,同时还设置了投资补偿或回购条款,不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

从债主变身为股东,是设备龙头们想扩宽产业链?其实,仔细了解一下,这些设备厂商或许也是无奈之举!

众所周知,产品验收周期长是光伏设备厂商的固有行业特性。从购买设备的付款流程来看,通常在合同签订后,客户需按节点分期付款,常见的付款比例为30%的预付款、30%的提货款、30%验收后的款项以及10%的质保金。整个合同流程走下来,可能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

在光伏行业上行周期,光伏设备厂商订单源源不断,自身资金充裕,而光伏企业也具备充足的现金流,有一定的履约能力,虽然回款周期较长,但对经营产生的风险较小。

而光伏行业遭遇下行周期,行业内普遍“失血”,光伏各环节价格持续走低,光伏企业自身日子已经很“艰难”了,对于光伏设备厂商的验收款和质保金等也自然是能拖则拖。

行业超规模扩产之下,合同履约环节的高风险与潜在危机浮出水面,光伏“卖铲人”纵使业绩依旧亮眼,但是应收款项和坏账不断累积,也埋下了“暗雷”。

现金流才是当前光伏企业低于寒冬的刚需,一些光伏企业账面亏损,自然无暇顾及设备款。而润阳股份,自从IPO失败后,坏消息接踵而至,成为了“欠债”大户。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润阳股份资产总额为364.2亿元,负债总额为289.96亿元,净资产为74.24亿。

仅仅对于捷佳伟创来说,截至2024年Q3,捷佳伟创应收账款达42.6亿元,润阳欠款占比近17%,在这种情况下,捷佳伟创和奥特维自然无法追回货款。选择“债转股”,对于设备厂商来说,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在业绩上,既能分化一部分应收款的压力,又能避免出现新的大额坏账,如果“押对宝”,甚至还可以小赚一笔。

从补充协议看,这些设备厂均设置了“稳赚不赔”的回购约定:若目标公司成功上市,投资人持有上市公司股票数额所对应的市值低于(不含等于)投资人其各自转股债权本金金额,由承诺人(江苏润阳,以及第一大股东陶龙忠和第二大股东江苏悦达)按照约定对投资人予以上市公司股票补偿或现金补偿。

若目标公司未能在规定时间前完成目标,或投资人所持目标公司股权没有被全额收购,由承诺人按照约定回购投资人所持有的目标公司股权。

“全球前三”负债近300亿  急需“救场”

那么多个设备厂商“债转股”对于润阳股份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润阳股份的核心产品为太阳能电池片,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硅片、浆料、网版,公司大供应商包括隆基股份、高景太阳能、上机数控等知名光伏企业。

从稳坐王座到跌下神坛,润阳股份其实也仅仅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2020年到2022年,润阳股份连续3年电池出货排名全球前三,2023年依然保持电池出货全球前五,但是2024年已经跌出了全球前五。截至2024年10月底,润阳股份在全球拥有高效电池产能63GW,组件规划产能23GW。

在此前产能急速扩张的阶段,润阳股份也开始了“大跨步”,但没有想到,随着行业下行,其企业也连续遇挫。

自2024年6月28日因注册材料过期,未能实现IPO后,润阳股份的官司就不断累积。自2024年7月1日以来,润阳股份开庭公告信息条数达到51条,其中仅49条信息显示润阳为被告。

同时,因为资金问题,润阳的多个基地已经停工停产,其中包括润阳具有核心价值的多个海外基地。

而润阳的高负债更是一直以来为人所诟病。

根据润阳股份在2023年更新的IPO招股书,在2020年到2022年,公司负债总额分别达到51.42亿元、95.39亿元和171.32亿元,其中流动负债是公司负债主要组成部分,分别为40.43亿元、79.36亿元和125.07亿元,占各期末负债总额的比例分别为78.61%、83.20%和73.01%。

根据最新财务数据,其2024年1-10月营收122.89亿元,净亏损5.96亿元,同比暴跌122%;负债总额为298.62亿,债台高筑。

自从IPO折戟后,润阳股份可谓是费尽心思,企图重生。2024年,最震惊光伏圈的莫过于通威收购润阳的消息。

2024年8月14日,通威股份发布公告,拟不超过50亿收购润阳股份51%股权。

公告表示,通威股份拟与润阳股份、上海悦达新实业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等润阳股份相关股东、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增资意向协议》,在前述协议签订后,由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对润阳股份进行现金增资 10 亿元;在公司完成对润阳股份尽职调查以及审计、评估工作,并与各方达成正式增资具体方案后,公司以自 有或自筹资金向润阳股份现金增资,同时现金收购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前述增资 10 亿元取得的润阳股份股权,合计取得润阳股份不低于 51%的股权。

前述交易总计金额不超过人民币 50 亿元,交易完成后,润阳股份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但2025年2月14日,通威股份公告,公司决定终止收购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同时解除此前交易各方签订的《增资意向协议》。

对于润阳股份来说,失去这份“增资”,无疑是雪上加霜,而其后,而2月14日,业内还传出,润阳股份总经理唐骏已离职。润阳股份对此表示,此为正常的人事变动,但具体内幕不得而知。

在此时,设备厂商们对于润阳股份“债转股”,意义非凡。有助于减轻负债,改善资产负债表,可以说是助力了润阳股份再冲IPO,但从补充协议约束看,“五年对赌协议”对于此时的润阳股份来说,似乎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设备厂商和企业合作背后 国资力量不容小觑

这些设备厂商对于润阳股份进行“债转股”增持的背后,其实大家往往容易忽略的是国资的力量,在润阳股份发展壮大中,很大一部分依赖地方政府。

在这几次润阳股份和设备厂商的对赌中,悦达集团也是承诺人之一。

悦达集团是润阳最早的投资伙伴,江苏省重点大型国企,资产总额超800亿元。2024年,悦达集团完成10亿元增资并做完工商变更,成为润阳实际控股且单一最大股东,润阳创始人、董事长陶龙忠成为第二大股东。

作为润阳最早的投资伙伴和如今的单一最大投资股东,悦达集团此次对润阳的增资扩股,使润阳可以无惧行业和市场的诸多不确定性,在更广阔的空间里稳步前行;同时彰显了以悦达集团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对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助推以润阳为代表的行业领军企业持续引领高质量发展。

盐城国资背景的悦达集团,有两大股东,其中盐城市政府持有其91.76%股份,江苏省财政厅持有剩余8.24%股份。

此前,悦达集团通过上海悦达新实业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悦达新能源”),控制润阳股份19.48%股权,为后者第二大股东。

根据企查查资料,悦达集团对润阳股份的增资已经完成,2024年9月,润阳股份的注册资本由3.6亿元增至4.5亿元。但和公告里增资10%股份有所出入的是,增资完成后,悦达集团持股已达到20%,上升为仅次于陶龙忠的第二大股东。

润阳股份还调整了3名董事和两名监事,原盐城市国资委主任、财政局局长,现悦达集团董事长张乃文,出任润阳股份董事长,陶龙忠则继续担任董事、总经理。

另外,据悉,2017年,润阳股份拿到了第一笔政府投资2亿元,地方政府作为润阳的天使风险投资人不断给与润阳各种支持。

根据此前润阳的招股说明书,在报告期内,地方的融资平台为润阳做了3.5亿的融资担保和1亿的商业保理。报告还显示,地方政府总共协助融资17亿,同时,拿出超过10亿的钱代建工厂。

盐城国资为引进润阳股份出钱出力,如果润阳股份以400亿估值完成IPO,则其或能斩获百亿元以上投资收益。

回看润阳股份这一路,只能说背后有着很多人的“心血”,政府承担了融资等各种风险,至今还在为其“兜底”。但是其重启IPO,面临的是不同的上市规则以及更加严峻的光伏市场,可谓是困难重重!让我们拭目以待!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深圳市凌科电气有限公司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