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碳纤维之战,我们何时能不惧怕“封锁”?

   2021-08-09 张赢10770
核心提示:近日,行业内有传言称日本东丽9月份可能会解除对华碳纤维封锁。对于碳纤维需求量巨大的我国来说,这的的确确是一个好消息。贸易
 近日,行业内有传言称日本东丽9月份可能会解除对华碳纤维封锁。对于碳纤维需求量巨大的我国来说,这的的确确是一个好消息。


“贸易封锁”这类的字眼近几年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各行各业都在面临着国外进口材料的随时封锁。原材料的阻隔正在影响实体经济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催生着国产化的崛起。


“碳纤维封锁”缘何开始?

时间回到去年12月,因东丽子公司出口碳纤维流入了未获日本《外汇及外国贸易法》许可的中国企业,日本经产省对该公司实施了行政指导警告,要求东丽子公司防止再次发生此类事件,并彻底做好出口管理。由此,东丽公司碳纤维出口中国开始断供至今。

作为碳纤维领域中的“超级寡头”,日本东丽封锁出口中国的碳纤维多多少少还是会对国内的生产形势造成一定影响。无论是产品种类、性能指标或是生产成本、开发技术,日本东丽的市场份额一直遥遥领先。

从产能角度看,2020年全球碳纤维领先企业集中在日本和美国。东丽与卓尔泰克合并后,总产能在业内一枝独秀,约5.37万吨。近年来随着中国碳纤维技术的发展,中国的民族企业产能也有所上升。



虽然国内企业也已实现碳纤维的量产,但是与日本东丽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日本很早就形成了碳纤维产业联盟,对碳纤维全产业链有更为全面的了解。虽然中国2018年便完成“聚丙烯腈基大丝束”项目突破,但在量产化、产品质量稳定性等方面,我们自身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碳纤维产业链庞大繁密

碳纤维具有高强高模、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耐湿、密度小、蠕变小、导电传热、热膨胀系数低等优点,既可作为结构材料承负载荷,也可作为功能材料发挥作用。从衣着服饰到高精尖产品,从航空航天、军工设备到建筑材料、汽车零部件,碳纤维所到之处遍布生活。

近几年,由于减碳减排的影响,我国燃料电池客车、物流车以及重卡的需求不断增多。未来我国很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车载储氢瓶市场。据相关数据预测,在2021年至2050年期间,我国储氢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234亿元。

曾有业内消息表示,“近几年我国国产碳纤维产能明显增长,与三四年前相比,进口碳纤维价格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然而今年以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及诸多因素影响,国外碳纤维生产和交付能力跟不上和东丽碳纤维大规模限制进入到中国,同时全球各国也加大了氢能行业布局,推高了整体需求,导致今年进口碳纤维价格出现明显上涨。”

在目前主流氢燃料电池车中,氢燃料大多以35兆帕或70兆帕的工作压力储存于储氢瓶中。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作为储氢瓶的主受力外壳,是氢气储运领域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然而,我国储氢瓶使用的碳纤维约有一半由国外厂商供应,日本东丽、日本东邦、韩国SK等化工产品厂商均是我国市场的主要供应商。其中,日韩企业占据我国进口储氢瓶用碳纤维70%以上的市场份额。

氢燃料电池汽车供氢系统所需的T800型碳纤维,自从去年断供以来,就成为可能影响2021年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装车的关键点。曾有市场人士预测,碳纤维问题不解决,2021年最终氢能车辆销售数据将很难超过3000台。

面对即将爆发的车载储氢瓶市场需求,碳纤维已经成为了目前氢能装备制造业的“最大瓶颈”。

如何不惧“碳纤维封锁”?

日本东丽公司于1969年实现了T300碳纤维的规模化生产,1986年实现了T1000碳纤维的产业化生产。我国碳纤维工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1962年,2005年,我国碳纤维行业仅有10家企业,产能之和占全球总产能的1%;2008年,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大量工业企业涌入碳纤维行业,但大多数企业在一些关键技术上无法突破,生产线运行及产品质量极不稳定,导致“有产能,无产量”的现象出现;2010年,国内碳纤维生产能力仅占世界高性能碳纤维总产量的0.4%左右,碳纤维需求严重依赖进口。

从2000年到2005年是碳纤维打基础的阶段。一方面,继续高性能化的技术研发,突破了碳纤维T700的制备工艺,同时关注碳纤维的工程化技术研究。2005年,碳纤维T300率先完成了工程化条件建设和基本工艺突破,应用牵引的一条龙研究模式得以有条件实施。到2008年,宇航级的碳纤维T300实现了国产化保障。这也意味着,国产碳纤维在特定领域的应用可以替代进口了。

2009年,国内很多单位都上线了碳纤维。当年有20多家企业具备碳纤维T300系列的生产能力。但是日本采取了降价倾销策略,碳纤维T300开始大幅降价,对我国碳纤维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在这些国产碳纤维企业中,中复神鹰是国内最早布局车载储氢瓶用碳纤维的企业。由于日本东丽对国内碳纤维的断供和封锁,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以中复神鹰为主的国产企业的崛起的机会。中复神鹰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T300、T700、T800和M30的碳纤维生产和销售能力,并且实现了T800级碳纤维向国内市场的供货,具备了在航空航天及重点工业领域推广应用的条件。

近年来,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十分迅速,与美、日等国的差距已在不断缩小。为应对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储氢系统领域持续增长的需求,中复神鹰也在不断扩建T700碳纤维的产能。尽管与日本东丽相比国内还有一定差距,但是一旦国内突破的关键的“卡脖子”技术,大量提升产能指日可待。

“碳纤维热”一直是行业内争论不休的话题,在市场脚步的追随下,相信在我国众多企业的共同努力和攻克下,“碳纤维封锁”即将变成“国产化替代”。
 
标签: 碳纤维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