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制造业重回美国”在储能领域可能吗?

   2021-03-24 南方能源观察陈仪方5260
核心提示:2020年底,美国新的《能源政策法》生效,取代了2005年版本的《能源政策法》。《能源政策法》是美国能源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它体现
2020年底,美国新的《能源政策法》生效,取代了2005年版本的《能源政策法》。《能源政策法》是美国能源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它体现了较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在各类重要能源议题的基本政策取向。

2020年版本的《能源政策法》有两节与储能相关,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通过拨款支持各种类型储能技术的研发、示范和商业化,以促进这些技术应用在电动汽车和输配电系统中。拨款计划从2021年持续到2025年,五年共计有10亿美元财政资金投入到储能领域。美国希望通过这样的部署保持其在储能领域的全球竞争力,同时也希望能够促进储能的本土制造和本土应用,并减少对关键材料的对外依赖。

“制造业重回美国”在美国政界是流行的提法,储能领域也不例外。《能源政策法》中的储能条款最早来自于一部名为《更好的储能技术》的法律提案。在国会会议上,就有支持此法案的国会议员强调建立储能的本土供应链。在她看来,美国曾经在太阳能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技术进展,但制造业最后却流向了德国和中国等国家。因此,在储能领域,美国既要在技术上占优,也要在制造领域领先。

那么,这有没有可能呢?

就技术创新来讲,美国拥有强大的科研能力,在储能领域也十分有前瞻性。《能源政策法》对储能技术研发的部署并非首次。2007年,美国就通过了《美国储能竞争力法案》,支持与储能技术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当时国会拨款近30亿美元,支持储能在2009年到2018年间的科研和示范项目。2020年《能源政策法》对储能的支持是其过去十余年产业政策的延续。

与之相对比,2007年的中国,“储能”还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人们更多地讨论“蓄电池”,对储能技术的关注更多集中在科学界,尚未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扶持电动汽车发展的“十城千辆工程”和扶持光伏发电的“金太阳”工程都是在2009年启动的,在此之后几年才逐渐有了“储能产业”的概念。

在基础研究上,美国一直走在前列。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约翰·古迪纳夫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他在该校任教期间发明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极大推动了全世界电池产业的发展。在今天,他仍然致力于研究固态电池。

但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把储能的制造环节留在美国并非易事。目前,中日韩三国提供了全世界超过九成的锂离子电池,全世界主要的电池工厂都集中在东亚。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一项分析,2019年初全球锂电池产能中的73%来自中国,美国只占12%。和其他许多产业一样,美国掌握核心技术,但并没有完整的产业链。如果未来储能领域没有出现颠覆性的技术,仍然以锂电池技术为主流,储能制造业的本土发展可能只是一句口号。

美国重视科研和创新的环境孕育了特斯拉这样的企业,但是中国的产业链和市场帮助特斯拉生存和壮大,这是目前全球制造业分工的一个缩影。

不过,尽管只有美国把“制造业重回美国”常挂在嘴边,建设本土的储能和电池制造业是中国、欧洲和美国都在做的事情。在走向“碳中和”的路上,各国对储能技术以及产业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 
 
标签: 制造业 美国 储能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