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深度 | 2017年储能产业怎么发展?行业大咖来支招

   2017-11-15 储能头条2440
核心提示:  2017年对于储能产业来讲,是特别的一年。中国储能产业第一部指导性政策出台,瞄准现阶段我国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
   2017年对于储能产业来讲,是特别的一年。中国储能产业第一部指导性政策出台,瞄准现阶段我国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政策支持不足、研发示范不足、技术标准不足、统筹规划不足等问题,明确提出未来10年内分两个阶段推进相关工作,第一阶段实现储能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第二阶段实现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为我国的储能产业指明方向,使储能在能源发展和电力系统运作中的应用价值逐渐显现。
  
  然而,每个产业的发展都必须推陈出新,随着能源革命的持续推进,在即将过去的2017年,储能产业都有哪些新技术?未来储能该怎样发展?怎样推进储能商业化?储能头条小编整理了2017年13位储能行业资深专家所参加的各种会议。
  
  俞振华、李俊峰、杨裕生、陈海生、史玉波.......这些行业大佬,都发表了哪些重要言论?
  


陈海生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先进储能技术发展路线》
  
  到2030年总体实现储能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规模从目前大部分百千瓦到兆瓦量级,实现向10兆瓦到100兆瓦的跨越,寿命从2000次左右到5000-10000次跨越,成本从15000元/kW左右向8000元/kW以下跨越,即从3000元/kWh左右到1500元/kWh以下跨越。实现没有任何补贴政策的情况下,能够自身健康发展,同时为支撑我国能源革命的发展做出贡献。
  


顾国彪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型城镇化为多种储能发展提供了机遇》
  
  新型城镇化中的能源系统,应该充分发挥当地能源的作用,储能的应用可能是抽水储能,可能是飞轮储能,也有可能是电池储能,应该合理地去安排,不要用一个模式来发展。我希望有这样一个运行的模式,新能源、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储能结合起来,储能是用充电的方式还是用什么样的能源,希望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时候,能够考虑这个,我们正在研究超级计算的大数据问题,来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原来超级计算机的耗能非常大,我们已经能够把它降下来30%到40%,来做这个工作。
  


李俊峰
  
国家应对气侯变化战略和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研究员
  
  《技术的发展才会带来真正的能源变革》
  
  技术的发展才会带来真正的能源变革,能源变革需要靠以下三方面技术:一个是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第二个是可储存的储能技术,第三个是可实现大幅度效率提升的能源互联技术。
  
  《储能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构建》
  
  能源变革的推动来自于技术创新,这些技术创新都是自发的,能源变革的特征,基于可再生能源等低碳能源为基础的一种能源体系。再有就是能源互联网和分散区域联网的系统。包括储能技术和超导技术,以及其它类似于特高压技术本地化和国际化结合的能源变革一种体系。
 
齐志新
  
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处长
  
  《埋头苦干,莫问前程,加快推动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
  
  详细解读了储能指导意见的重要精神和内容,从技术创新、产业优化升级、重点领域应用、市场机制改革、标准体系建立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解读。
  
  在能源革命“三化”过程中,储能扮演了重要角色,是一个关键支撑因素。促进储能技术产业发展有利于推动非化石能源规模促进、有利于促进非化石能源和微电网的发展、有利于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有利于推动能源互联网建设、有利于推动交通转型和革命、有利于我国在世界新一轮全球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可以说,推动能源革命落地,离不开储能;要让能源革命的蓝图成为实现,必须加快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
  



史玉波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
  
  《促进储能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5点建议》
  
  近几年来,我国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迅速。2000年-2016年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为243兆瓦,年增长率超过70%,主要应用的储能技术有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应用领域集中在可再生能源并网,分布式发电和微网和电动汽车。受能源变革和能源结构政策调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可再生能源消纳和电动汽车发展增速的驱动。目前我国储能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储能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与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仍有较大差别。
  
  研究制定促进储能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要建立储能与电网,储能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等衔接机制,建立适宜储能发展的电价机制,加大储能技术装备研发工作力度,推进重点储能技术的实验示范,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加强国际合作。
  


王鹏
  
中国能源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电力体制改革下的不断涌现的储能商业机会》
  
  电力市场改革进程中,已有商业机会出现,包括火电联合调频、东北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只有科学的现货市场,价差才能不断的放大,储能行业才能在这里尽可能多地发现商业机遇。
  


王仲颖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能源研究中心主任
  
  《用协同的视角看待电池储能2050年前的发展机遇》
  
  电池储能与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的协同发展,包括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是构建可靠高效绿色电力体系的可行之路。任何一件新事物,只要技术上可行,经济让市场去解决,制度上有创新,这件事儿它就能够解决。
 

修炳林
  
能源局科技装备司
  
  《持续推动储能配套政策出台》
  
  储能行业在发展规模方面以电化学储能为例,2016年新投运的项目装机规模达到101.4兆瓦,同比增长近三倍。在商业的规模方面,用户侧电价差的套利电网侧的容量电价探索,发电侧灵活电源补偿机制等模式的实践逐渐增多。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的结合,互联网+智慧能源场景下的储能应用等新兴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可以说储能行业正在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发展阶段。
  
  推进重点储能技术的实验示范,由国家能源局科技司牵头编制的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储能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关于促进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也已经完成意见征求阶段,目前正在进行修改完善,并争取尽快发布。
  


俞振华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
  
  《储能产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 行业拐点将出现》
  
  我们联盟觉得储能行业发展的两个核心推动力,一个是各类储能技术成本下降在加速,随着电动汽车在不断的向前,现在还没有到拐点,但是拐点应该在最近的一段时间有希望能出现,市场环境能够达到转折点;另一个推动力是随着电力市场改革推动的电力服务付费补偿机制的形成。
  


岳芬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高级研究经理
  
  《未来储能政策体系会朝着多方向发展》
  
  预计未来储能政策体系会朝着多方向发展,包括示范项目的推动,标准体系的建设,以及针对储能参与市场的准入机制,体现储能商业价值电价补偿机制,以及地方性直接补贴等等都会陆续推进出台。
  
  在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希望研究可再生能源发电质量考核与奖励机制的可能性,尽快推动可再生能源厂站侧并网调度机制的细化和落地。另外在辅助服务方面,长期希望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建立开放辅助市场交易机制,建立谁交易谁承担的长效付费机制,希望短期内(扩大)按效果付费的覆盖范围,用户侧储能产品标准和消防安全等标准体系。研究制定适应储能新模式发展特点的税收和保险政策,另外完善储能参与市场机制,包括分时电价储能响应等等。另外探讨价格机制等不到位的情况下,给予可实施性和必要性,以帮助储能产业实现过渡。
  
 


张静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
  
  《储能市场发展新格局暨CNESA储能年度白皮书发布》
  
  我们有七册白皮书,大家在资料袋里都有2017版的摘要。2015年、2016年开始把储能产业的热点领域进行比较详尽的分析,包括光储和能源互联网和储能,以及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和储能的技术经济性以及需求响应市场和储能的相关性都做一些梳理。
  


杨裕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化学储能的历史责任和机遇》
  
  要由政府领导建立蓄电池安全评价体系,蓄电站包括电动汽车也应该建立维护保养制度,此外,还要有计划培养各种层次的蓄电站及电动车的专业技术人才。未来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储能与之同步发展。电池储能是重点,未来的电池层出不穷,性能将按照规模储能和车床动力的需求不断改善。
  
  《高安全水体系电池是大规模储能发展目标》
  
  大规模储能应该具有的性能,最主要是高安全性。我们提出来一个规模储能水体系电池的新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安全性要高于现有的锂电子电池,而其他性能和锂离子电池相当,比能量要大于铅酸电池,而价格相当,又不含有害物质,第三是使用方便性要优于液流电池,而全寿命期总的储能量和液流电池相当。
  



周孝信
  
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院士
  
  《储能将开启电力生产分配新模式》
  
  随着能源革命的持续推进,储能作为贯穿于电力系统发输配用各环节的新型技术,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显著。为缓解可再生能源比例不断提高而引起的电网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下降等问题,储能技术在削峰填谷,调压调频微电网发展,延缓老旧输配电设备升级改造,促进分布式能源就地消纳等方面,均可能发挥显著的角色。近年来北美、欧洲、亚太等全球储能市场蓬勃发展,中国储能技术与市场也稳步增长。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政策在能源发展规划,电力市场改革,可再生能源等多方面明确提出对储能行业的支持。储能技术成本下降,性能大幅度提升,市场环境逐步形成,持续推动储能行业发展,有望成为电力变革和能源变革的基础动力。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