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可再生能源基金将扩容 光伏产业迎来利好

   2013-07-15 高新技术导报7110
核心提示: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六条措施发展支持光伏产业,力助光伏产业走出困境,其中扩大可再生能源基金规模,保障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按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六条措施发展支持光伏产业,力助光伏产业走出困境,其中“扩大可再生能源基金规模,保障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按电量补贴的资金及时发放到位”引起业内广泛关注。最近,更有消息称可再生能源基金将扩容一倍,作为可再生能源基金的主要来源,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或将提高。

“可再生能源基金扩容是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在肯定扩容可再生能源基金的同时又有些担忧其具体操作存在很多困难,比如扩容的资金从哪里来,如何监管可再生能源基金的使用,这些问题不妥善解决,扩容基金就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基金扩容势在必行

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扶持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资金来源包括国家财政公共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以及向普通企业用电和家庭用电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两部分。其中,电价附加收入占到绝大份额,也是目前对可再生能源上网发电进行补贴的惟一资金来源。

但是,从2009年开始可再生能源基金就一直入不敷出,已征收资金和实际补贴需求缺口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缺口为13亿元,2010年缺口20亿元,到2011年缺口已达100多亿元,2012年更是增至200亿元左右。

按照《“十二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装机目标,到2015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所需的补贴资金不少于1000亿元,但以目前的补贴水平,就算所有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全部按理论收齐,到时也将有500多亿元的资金缺口。

“可再生能源基金扩容很有必要,但不能简单地说扩容一倍,更不能直接让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翻一倍。”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这对国民经济发展将造成极大的影响。”

“救援光伏产业、扩容可再生能源基金是必然的选择。光伏产业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再不救,倒的可就不是一家两家企业,而有可能是整个产业。”林伯强表示,“我国光伏产业是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是在将来可能的能源革命中有机会与国际齐头并进的产业,从战略上来说,必须救援。目前多数的光伏企业,支撑他们的是银行贷款,如果倒闭,流失的是国有资产,而不是光伏企业的私人财产。”

管理问题继续存在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12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超过4.95万亿千瓦时,以8厘/千瓦时计算,2012年全年可再生能源基金征收规模将近400亿元。

“但是由于其他的一些因素,电价附加实际征收规模只有不到200亿元。”孟宪淦表示。

有业内人士透露,过去电价附加一直被作为电网企业收入的一部分,一些地方对电价附加征收所得税,从而导致电价附加资金大幅缩水,同时,部分地方自行出台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减免政策,这也影响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征收。

可再生能源基金在使用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按照《可再生能源法》和相关规定,当年的电价附加收入补贴给当年发电上网的新能源企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寅吃卯粮”现象普遍存在,再加上行政流程繁复,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延迟发放的时间越来越长,推迟一年能拿到补贴已算“及时”。

一位业内专家透露,虽然企业的光伏电站会最终拿到国家的可再生能源补贴,“账面上虽然算是应收账款,但短期内拿不到,不足以支撑项目的现金流,很多光伏电站在2011年年底并网,幸运的2013年底才能拿到部分补贴,理论上它们有破产的风险”。

“从政策层面讲,这些问题都是不应该存在的。”孟宪淦表示,“如果严格执行可再生能源法,无论是电价附加收不上还是补贴发不下,都不可能存在。而现在问题不仅存在,而且还很严重,如果不加以解决,就算扩容基金,电价附加征收增加了,实际能收缴多少又能补助多少项目,都很让人担忧。”

“这是执行力的问题,其实根本不应该成为问题。”林伯强表示,“这惟有看政府的执行力度,政府下决心,花力气,问题马上就可以解决。”

消纳问题仍有隐忧

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开发利用活动,基金最主要的作用便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

大规模提高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势必推动光伏安装市场飞速发展。迅速铺开的光伏电站,是否会重蹈风电覆辙,产生大规模的并网问题?

孟宪淦表示不必过于担心。“国务院出台的六条措施中,第一条便强调加强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促进合理布局,重点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这说明国家也很担心建成的电站发不了电只能‘晒太阳’而预先作了安排,估计在接下来的光伏市场大规模发展中,分布式将成为主流,大型电站数量将会很少。”

“国家能源局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已经发布,思路很明确,分布式光伏主要发展的是业主明确、利益清晰的工业开发区、工业园区等目标,做的是规模化的示范区。不必担心分布式项目不够,去年12月能源局进行过分布式光伏项目申报,从申报的数字上看,共有26个省市申报了140个示范区的分布式光伏,总装机规模达16.5吉瓦,单这就已经超出了我们的相关规划目标。”孟宪淦表示。

“但问题仍然存在。”林伯强表示,“一个事实是,目前的国内光伏安装市场靠的是补贴推动,因此国有大型电站愿意投资,但小公司愿意投入的有多少?这次太阳能安装市场的扩大,主力最终恐怕还得落到大规模电站身上。由此带来的并网问题也不容忽视,国家必须在建电站之前做好相关电网准备。”

“就算全部都是分布式光伏发电,一旦规模上去了,并网问题也会产生。”南方电网技术研究中心智能电网研究所所长董旭柱表示,“分布式的光伏发电靠近用户侧,解决了远距离输送问题,但解决不了光伏发电天然的不稳定性。”

“光伏发电不稳定,所以需要蓄能设施,比如说蓄能水池。现在国家要求所有分布式光伏发电必须上网,这是让电网充当了大家的蓄能水池。”董旭柱表示,“正常情况下,电网可以通过错峰、调控解决一些问题,但若光伏发电接入量过大,只要天空飘来一片云彩,我们本来运行很好的电网就会马上运行不稳甚至限电、断电。所以,大规模接入分布式光伏发电,并不是高枕无忧的事。”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