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我国中长期发电能力 及电力需求发展预测

   2013-02-20 中国能源报 10260
 三、我国中长期电力需求发展趋势

(一)我国中长期电力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中长期电力需求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但从国家宏观角度,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考察相关因素,以下四个方面需要重点关注。

1、保持经济持续发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即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因此,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努力实现上述战略目标,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2011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5584美元/人(当年价),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将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验。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状态。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马来西亚等国家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而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则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成功突破1万美元。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经验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各国经济均经历了一个相对快速的发展阶段;其后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国经济增速呈逐年下降趋势。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还有较大发展空间。未来,我国将按照既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逐步完成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参考国内相关科研单位与专家意见,预计我国未来GDP增速为:2011-2020年年均7.5%左右,2021-2030年年均5.5%左右,2031-2040年年均4.0%左右,2041-2050年年均3%左右。我国GDP总量,到2020年时将达到约83万亿元(2010年价,下同),2030年时将达到约140亿元,2050年时将达到约280亿元。

根据规划,2020年时我国人口将达到14.5万亿人,2030年时我国人口将达到15万亿人的峰值,预计到2050年时我国人口将缓慢回落至14.5万亿人左右。因此,到2050年时我国人均GDP将可达到30000美元左右,相当于美国上世纪90年代水平。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防止“产业空心化”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表明,世界各国在工业化阶段,工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与比重均是上升的;当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之后逐步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时,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第二产业的比重开始下降,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比重均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均呈下降趋势。

“产业空心化”是指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且迅速的转移到国外,使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造成国内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美国和日本是产业空心化比较典型的国家。2010年美国和日本的第三产业比重分别达到了82%与69%。

我国的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比重较低。目前我国已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未来我国将向发达经济阶段迈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势在必行,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预计未来我国一产及二产比重将逐步下降,三产比重将逐步上升。另一方面,我国仍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且地区发展差异较大。我国还有较长的工业化道路要走。即使将来发展了,从满足内需的角度看,制造业仍将是我国一个支柱性产业,不能完全转移到国外。因此,未来第二产业仍将保持较高的比重。

综合考虑上述两方面因素,预计未来我国三大产业GDP比重将由现在的二三一逐步向三二一方向转变。未来第三产业比重将逐步增加,预计到2050年,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将提高到60%左右,二产比重将下降到33%左右,一产比重进一步下降至3%左右。

3、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缩小“东中西部差距”

我国按照地域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大部分。四部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缩小东中西部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手段,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

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地区,但资源较为缺乏,中部地区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但资源丰富,东北部是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

为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中央提出:东部地区要发展并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中部地区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西部地区要实施“西部大开发计划”,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要加快调整和改造,国家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发展接续产业。

实现共同富裕,缩小地区差距,从电力需求的角度来看,即中西部地区的人均用电量水平基本赶上甚至超过东部地区。

上世纪80年代时,我国东北部地区人均用电量水平最高,其后随着地区经济发展,东部人均用电量快速增加,到2010年时,东部地区人均用电量达到4137千瓦时/人,中西部地区人均用电量达到2200-2900千瓦时/人左右。

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到2020年左右,东部地区将率先实现现代化,电力需求增速将逐步放缓,预计东部地区人均用电量增速将从现在的10.8%下降至2020年4.0%左右,并在2040年后进一步放缓至1%以下。最终东部地区的人均用电量水平将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8000-10000千瓦时/人的水平。

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算起,东部地区的现代化过程大概历时30-40年时间。今后中西部地区将利用后发优势,实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再利用30-40年时间,基本赶上东部地区,最终实现东中西部地区共同富裕。预计中西部地区的人均用电量增速在2020年前仍然保持6%-7%,在2030年左右下降至4%左右,在2040年至2050年间增速进一步放缓至2%-1%。届时,中西部地区人均用电量将达到8000-10000千瓦时/人,基本赶上东部地区。

4、重视资源环境约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我国陆地国土空间辽阔,但适宜开发的面积少。

我国陆地国土空间面积广大,居世界第三位,但约60%的陆地国土空间为山地和高原。再扣除必须保证的18亿亩耕地后,大约总共可以集中建设使用的土地不超过260万平方公里。

按照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负荷密度粗略框算,我国未来的饱和需电量水平约在10-20万亿千瓦时内。

(2)我国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但总体上相对短缺。

我国能源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品种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需要。能源和矿产资源与主要消费地呈逆向分布。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优质化石能源资源严重不足。

(3)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空间分布不均。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8%。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分布与土地资源、经济布局不相匹配。南方地区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北方地区仅占19%。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突出。

(4)我国资源开发强度大,环境问题凸显。

我国某些地区粗放式、无节制的过度开发,导致水资源短缺、能源不足等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大气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较差,部分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