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能源体制改革依将“水中望月”(声音)

   2013-01-23 《 中国能源报 》李江涛10320
核心提示:2013年1月,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就能源体制改革的表态再次搅动了人们本已敏感的神经。但是,依笔者看来,不必对新的一年内深化能源体制改
2013年1月,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就能源体制改革的表态再次搅动了人们本已敏感的神经。但是,依笔者看来,不必对新的一年内深化能源体制改革的期望过高,也就是说,不仅基于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的能源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出炉困难,而且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也难以取得新突破。原因在于现阶段并不具备推进能源体制改革的土壤和动力。

当前,关于推进能源体制改革的强烈呼声,宏观层面突出集中在两个问题:一是能源管理体制由“分散”走向“集中”,即成立国家能源部;二是真正实现非公有制经济进入能源领域的体制性障碍的破除。微观层面则细分至各个传统能源子领域,如成品油定价机制、天然气价格改革、电力市场改革等等。

导源于我国重化工业化阶段的来临,较之于20世纪80、90年代,新世纪以来的能源消费和生产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全新的重大产业结构演进,所带来的高企的产业利润率,掩盖了体制滞后和效率低下的种种矛盾。随手拈来的发展措施,都能够使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使人们能够轻易的生存或发展下去。特别是在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严重缺失的情况下,利益集团的力量变得异常强大。垄断者更加垄断,信息更加不对称,既得利益更加固化。由此,能源体制改革必难以深入。

然而,随着重化工业阶段中后期的来临,产业利润率高企的风光将不再持续。虽然在城镇化推进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内生作用下,能源生产和消费仍将保持平稳增长趋势,但资源环境的约束性使其质量要求日益突出。同时,超额利润的消失正在成为现实,即使获取平均利润,也必须付出更大的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努力。在这种情况下,顶层设计的作用极端重要。

不过,现实中经常存在“顶层设计”的滥用现象。尤其在能源体制改革进程中,亟待加以明确两个问题:一是究竟何为“顶层”?或者说,“顶层设计”的主体是谁?基于应当与世界大国地位相协调,所以,主导中国能源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主体应当为党中央国务院。倘若这一论点成立,那么,以国家能源局这一副部级单位为主体的“顶层设计”必然拘泥于相同或更高行政级别的各大利益相关者的阻挠,而难以实现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的有效推出。二是“顶层设计”的绩效如何评估?客观地讲,改革总体方案和路线图的“顶层设计”本身并不复杂,问题的关键是其绩效究竟如何。对此,固然可以依赖于较长时期的实践检验,但那只能是一种事后评估。主观性和前瞻性构成了改革方案和路线的根本性特征,特别是战略思维和价值观在“顶层设计”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前提性作用。当前及未来长期内的国际形势决定了在能源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中应当全面贯彻强国战略思维。

但是,多重因素决定了一定时期内能源供求形势尚不至于滑入难以挣扎的泥潭,尤其尽管产业利润率出现下降态势,但仍然相对较高,因而,“强国”理念和“强势”推进依旧遥远。

强国、强势的“顶层设计”是能源细分领域体制改革推向深入的基础。笔者并不否认在一定范围、程度内能源体制趋向市场化方向进行自我修正性改革的可能性,但那只能是对现实中极度突出矛盾的缝缝补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推进同样是“雾里看花”。

一个缺乏强国战略思维和强势推进力量的能源体制“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注定是失败的;缺乏强国战略思维和强势推进力量的能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改革,注定也是失败的。彻底超越利益集团的影响,适应国际形势变化所提出的强国战略要求,以及能够为已经进入中后期的重化工业化与扑面而来的城镇化两大经济社会发展力量之间的有机协调和转换而提供重要能源保障,构成了能源体制改革“顶层设计”成功和系统性完善的根本性决定要素。相信每位国人都希望如此,但新的一年内可能会“水中望月”。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