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引领光伏技术发展 争创一流光伏企业

   2012-08-21 12840
核心提示:用自己的装备,创造中国光伏产业的奇迹!这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简称48所)跨入光伏行业时定下的目标。近5年来,48所
“用自己的装备,创造中国光伏产业的奇迹!”这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简称48所)跨入光伏行业时定下的目标。近5年来,48所人始终坚持这一目标不动摇,用辛勤的汗水培育出美丽的花朵———以自己研制的装备为主,自行建设并投入运行20条共500MW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另20条共500MW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正在安装、调试,年内电池产能将达到1000MW规模。在此基础上,48所正向拉晶/铸锭、切片、组件等环节上下延伸,力争打造综合产能为4000MW的垂直一体化光伏产业链。同时48所还为客户承建了大量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交钥匙”工程,不仅为用户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保持了48所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光伏产业的崛起作出了巨大贡献。
48所是集产、学、研、企、军于一体的军民两用型研究所,拥有北京中科信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南红太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3家高科技企业。48所技术力量雄厚,专业门类齐全,是我国以集成电路、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磁性材料、新型储能材料、特种传感器和SOI材料等技术为主的骨干科研生产机构,是国内唯一以离子注入机为主的微电子装备供应商和以MOCVD设备为主的光电子装备供应商,是国内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制造装备供应商、最大的磁性材料制造装备供应商。48所利用自身的装备和工艺优势,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成为国内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品、高档磁性材料、新型储能材料、特种传感器、SOI材料及高性能氮化钒添加剂制造企业,是北京市太阳能光伏电池示范生产单位及湖南省太阳能光伏产业、磁性材料产业和新型储能材料产业的牵头单位。48所先后荣获国际SEMI协会颁发的“快速成长企业奖”和“最受关注本土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公司”。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电子专用设备研究的骨干科研院所,48所基于对行业发展态势的把握,十分看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2001年,随着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迅速崛起,48所在多年研发半导体集成电路关键工艺装备和电子工业窑炉等高温装备的基础上,开始研发太阳能光伏产业所需关键工艺装备,先后成功开发了单晶炉、铸锭炉、清洗机、扩散炉、刻蚀机、PECVD、高低温烧结炉等光伏装备,并一跃成为支撑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太阳能电池制造装备龙头供应商,打造了“世界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装备在湖南”的发展格局。

在实现光伏装备产业化的过程中,48所制定了“用自己的装备,创造中国光伏产业的奇迹”的目标,果断地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由单一装备向装备和产品同时并举的战略转型,利用在太阳能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品制造业。2006年,48所首先在控股的北京中科信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尝试用自己的装备开展太阳能光伏电池及其系统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并很快获得成功。

与此同时,48所根据国家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政策,积极转变发展方式。2007年,48所向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紧密结合湖南在硅矿石、装备制造、生产工艺、人才、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湖南光伏产业的设想。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48所的建议,出台了建设湖南省太阳能光伏产业链集群项目的方案,将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湖南省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加以规划发展,并将之列为全省重点发展的四大信息产业集群之首,希望以此为基础建设国家光电产业基地,做大做强光伏产业。48所在省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牵头实施了湖南2000MW晶体硅太阳能光伏垂直一体化产业链行动计划,力图通过全球光伏产业迅猛发展的战略机遇,发挥现有优势,建立和形成光伏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重点突破低能耗大面积单晶硅棒技术,发展高效率低成本太阳能电池,使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规模化生产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产品稳定性等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8所将以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核心装备、硅材料、组件封装、下游配套产品为支撑,以太阳能电池片制造为核心,以应用促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晶体硅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建设国内最具水平、最大规模和影响力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确保湖南光伏产业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并使48所成为世界知名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光伏产业集聚区。

坚持产研结合实现共同飞跃

随着光伏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光伏产业链的不断发展壮大,48所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充分利用光伏装备制造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战略,在推出太阳能装备的同时,不断开发太阳能产品工艺技术,实现了光伏装备和光伏产品两大产业的互相促进和迅猛发展。

在发展国际一流光伏技术方针的指引下,48所坚持走“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路线,结合市场需求,开发出一代又一代技术性能优良的产品。“走出去”即指有目的地派出相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国际知名装备制造企业进行学习考察,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来”指的就是投入重金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利用社会资源从整体上提高48所的技术力量和业务水平。48所先后成功举办讲座、学术会议20余次。同时,48所还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大学联合组建攻关队伍,对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另外,48所还与无锡尚德、江苏林洋等国内知名光伏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优势互补。

工艺与设备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俗语称:“一代工艺,一代设备”。只有在一流的工艺指导下,才能研制开发出一流的设备。为此,48所彻底打破以往设备和工艺脱节的生产模式,充分利用夯实的设备研发基础和科研院所雄厚的技术力量,坚持“工艺和设备两手抓”,不断清除光伏产业发展道路上的种种技术障碍,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创了光伏装备和光伏产品相得益彰、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2009年9月,48所凭借太阳能电池产品的技术优势,成功与西班牙一家实力雄厚的太阳能应用企业签订了大额光伏组件出口合同,将太阳能光伏组件产品销往欧洲等地,大大提升了48所的国际竞争力和行业龙头地位。2010年3月,48所通过工艺技术创新,在国内率先成功研制出系列高效彩色太阳能电池。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光伏电站和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把节能与美化环境完美结合起来。在探索先进工艺的过程中,48所对扩散炉温度控制系统、PECVD压力控制系统、清洗机自动补液系统、高温烧结炉网带自纠偏系统、丝网印刷机压力自适应系统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了改进,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技术升级,扩散炉、PECVD设备、清洗机、高温烧结炉等关键工艺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48所也因此成为国内光伏产业链条最全、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领军企业,拥有其他公司不具备的综合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打造“交钥匙”工程振兴民族产业

作为中央企业,48所始终以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勇敢地承担起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国产化的重任,组织精干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刻苦钻研,勇于探索,闯出了一条民族产业振兴之路。2006年,在国家“高性能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成套技术研究”项目的支持下,48所建成了以自己装备为主的一条25MW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示范线,研究出一套适合国产装备的工艺技术,取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成为国内唯一具备用自己的装备承接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交钥匙”工程的科研单位。从2007年开始,48所先后在北京和长沙建立了多条太阳能电池生产线,通过不断提高工艺、完善设备,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交钥匙”系统方案,为打造“交钥匙”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48所研发装备为主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交钥匙”工程不仅意味着在设备更替和工艺改进上不再受制于国外企业,使国内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摆脱国外企业生产模式的约束,实现工艺和生产的创新,更重要的是缩短了国内企业进入光伏行业的时间,为他们解决了技术、人才和经验等方面的问题,可以极大地节约总体投资、运行成本和产能扩张成本,增强了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48所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交钥匙”工程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国内大量光伏企业的好评。2008年48所开始在江西、内蒙古、浙江、安徽等省区承接了20多条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并交付用户使用。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48所通过承揽“交钥匙”工程,积极与多家客户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48所和相关客户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挑战,化“危”为“机”,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2010年以来,随着光伏市场的回暖和光伏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48所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交钥匙”工程备受客户青睐,海内外订单纷至沓来,仅第一季度的订单量已达到前3年的总和。“交钥匙”工程巩固了48所在我国太阳能电池制造装备行业的龙头供应商地位。

“用自己的装备,创造中国光伏产业的奇迹”。48所在国家发展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引领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在未来,48所将满怀信心,继续引领国内光伏技术的发展,全力打造中国光伏产业和新型储能材料产业链,争创世界一流的光伏企业,真正实现国际光伏产业由“世界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装备在湖南”向“世界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湖南”的战略转变,为国内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