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由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建设并运营的全国首座1000kg/d商业氨制氢加氢一体站在佛山市南海区正式落成。该项目作为国内首个实现千公斤级商业化运行的氨制加氢站项目,标志着我国在“氨-氢”能源技术工程化与市场化应用领域取得里程碑式突破,为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树立了全新行业标杆。
福州大学副校长、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莉龙,佛山市南海区副区长曾法强,全国人大代表、中南林业大学副校长尹双凤,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等领导嘉宾出席落成仪式。同时全国氢能行业协会代表、相关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近百位嘉宾共聚一堂,见证这一里程碑时刻。
落成仪式上,福州大学副校长、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莉龙、佛山市南海区副区长曾法强分别致辞。

福州大学副校长、福大紫金氢能董事长江莉龙
福大紫金氢能董事长江莉龙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科研攻关历程。他指出,从实验室的催化剂研发,到今天的产业化落地,团队实现了技术路径的革命性突破,构建了制、储、运、加全流程自主技术体系,让“氨-氢”能源转换从技术构想变成商业现实。一路走来,特别感谢项目团队的合力攻坚,感谢合作伙伴的信任支持,更要感谢各级政府、领导的前瞻布局和政策引领,正是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让我们这些科研工作者能心无旁骛投身创新,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佛山市南海区副区长曾法强
佛山市南海区副区长曾法强表示,这座站的落成,同时具备了“全国首座商业化”与“氨裂解制氢”双重开拓意义,是福大紫金、福联氨氢等杰出企业与市、区、镇三级政府长期以来的不懈努力和紧密协作的成果。它是南海氢能的“新名片”,商业模式的“展示窗”,制氢路径拓展的“先锋号”,南海再次以“敢饮头啖汤”的魄力和“敢啃硬骨头”的攻坚精神,为氢能产业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技术破局:
破解储运难题,打造闭环生态

1000 kg/d商业氨制氢加氢一体站
该座加氢站采用福大紫金自主研发的低温高效氨裂解制氢技术,实现从氨供储、现场制氢、氢气纯化到增压加注的全流程一体化集成运营。通过以氨为储氢载体,成功攻克氢气储运成本高、安全风险大等行业共性难题。
规模化产能:单日产氢能力达1000公斤,可满足百辆氢能车辆的需求,真正具备支撑规模化交通场景运用的能力。
技术先进性:反应温度≤480℃时,氨转化率≥99.5%,装置启动时间≤2小时。
经济效益性:终端用氢成本较传统模式降低40%至50%。
政策赋能:
全链条生态筑基,激活区域应用场景
项目落地佛山南海绝非偶然。作为“中国氢能产业之都”,南海已集聚超170家氢能相关企业和机构,成为国内氢能产业链最完整、示范场景最丰富、配套设施最完善的县级区域之一。将氢能产业纳入“三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的南海,更明确提出打造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千亿产业集群的目标——至2030年,该产业总产值将超1000亿元,规上企业超100家。
在政策布局上,南海同样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发布《打造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千亿产业集群实施方案》,推动构建氨氢融合新能源产业链;今年发布的全国首个《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强支撑工作方案》,更从政策层面强化氨氢保障。此次落成的一体站将成为解锁南海“缺氢”瓶颈的关键一环,为南海东部地区氢能车能源保障提供强劲支撑。
示范引领:
可复制商业模式,构建氢能未来生态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在《“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中,已首次将“氨”列为重要储氢载体并纳入重点攻关方向,明确提出开展“氨氢储能”示范,凸显其战略价值。
党的二十大四中全会上指出,持续夯实氢能产业发展是“十五五”期间重要任务。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协同,是现阶段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今天落成的这座加氢站,正是落实国家氢能产业发展、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作为全国首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千公斤级商业氨制氢加氢一体化样板工程,它不仅实现技术工程的突破,更是构建了模块化、标准化的建设与运营模式,对降低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望成为行业新标杆,为我国氢能产业规模化、商业化发展提供重要示范。
活动现场展示了如何利用氨现场制氢装置制氢并加注到氢燃料电池大巴全过程,受到现场嘉宾的高度关注。
现场氨制氢并加注到氢燃料电池大巴
创新永无止境,能源未来已来。福大紫金将以此座加氢站为起点,持续深耕“氨-氢”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携手更多战略伙伴共建氨-氢协同的绿色能源生态,让更多“氨-氢”综合能源站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我国绿色未来注入更多“氢”新动力!

现场氨制氢并加注到氢燃料电池大巴
创新永无止境,能源未来已来。福大紫金将以此座加氢站为起点,持续深耕“氨-氢”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携手更多战略伙伴共建氨-氢协同的绿色能源生态,让更多“氨-氢”综合能源站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我国绿色未来注入更多“氢”新动力!
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