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光伏治沙又“火了”,一大批项目开工!

   2025-10-09 世纪新能源网4690
核心提示:近一个月以来,关于光伏治沙项目的消息密集传来。

9月29日上午,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中北部新能源大基地全面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988亿元,规划建设光伏8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配套支撑性煤电400万千瓦、新型储能500万千瓦时。

与此同时,基地配套建设“内蒙古鄂尔多斯至河北沧州”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线路设计全长699公里,电压等级±800千伏。基地计划2027年底前建成投运,投运后每年可为以京津冀为中心的华北电网输送电量约360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电量占比60%,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约64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600万吨。

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修编后的《“三北”工程总体规划》,指导各地区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

《规划》明确,工程建设范围涉及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65个县(市、区、旗)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13个师市,分为东部丘陵平原区、北部风沙区、黄土高原区、西北荒漠区等4个屏障建设一级区和30个二级区。其中,在北部风沙区和西北荒漠区,积极推行光伏治沙,详情见下:

北部风沙区。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宁夏8个省(自治区)162个县,涉及呼伦贝尔、科尔沁、浑善达克、毛乌素等沙地,库布齐、乌兰布和沙漠,阴山北麓等地,分为10个二级区。该区是我国沙尘传输的主要通道,主要面临风沙危害严重、局部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防护林衰退、湿地萎缩、珍稀物种栖息地受损等问题。

主攻方向:打好防沙治沙标志性战役,加强呼伦贝尔、锡林郭勒、鄂尔多斯沙地治理和坝上、阴山北麓、贺兰山生态治理,构建防沙治沙体系。加强草原保护和退化草原修复,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强化土地盐渍化治理,推进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重要湿地保护。积极推行光伏治沙,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优质牧草和生物质能源。

西北荒漠区。包括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4个省(自治区)137个县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3个师市,涉及祁连山、阿尔泰山、天山和塔克拉玛干、巴丹吉林、古尔班通古特、腾格里、库姆塔格等沙漠,分为9个二级区。该区主要面临流动沙丘和风沙危害严重、锁边林草带和林网缺损、冰川萎缩、水资源矛盾等问题。

主攻方向:打好沙漠边缘阻击战,加强河西走廊沙化治理与绿廊建设,开展柴达木盆地、环塔里木、环准噶尔荒漠化治理,持续推进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生态治理。强化天然植被封禁保护,加快锁边林草带建设和林网改造,加强农牧交错带综合治理,推进重要河湖湿地和冰川保护,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科学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积极推行光伏治沙,有序发展特色林果、优质牧草及沙产业。

光伏治沙

光伏治沙,作为我国荒漠化治理新模式,将发展光伏和沙漠治理、节水农业相结合,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地表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地表风速,从而减缓沙土流失,为光伏板下的植被创造了更有利的生长环境。更重要的是,光伏板需要定期清洗,而这些水资源完全可以被再次利用,用于灌溉板下的农作物,既节约用水,又能实现资源循环。在作物生长起来后,又可以就地生产饲料,形成“光伏+农业+养殖”的完美循环。

光伏治沙项目密集开工、并网

近一个月以来,关于光伏治沙项目的消息密集传来。

8月1日,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5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位于新疆库车市,项目业务包含光伏治沙、工程固沙及配套储能设施,该项目装机容量为50万千瓦。项目主办单位为阿克苏悦阳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由中建六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承建,建设单位为中机第一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8月13日,从石玛兵地融合5GW光伏防沙治沙项目传来好消息,该项目一期1.72GW光伏成功并入石河子电网,这标志着新疆首个兵地融合光伏防沙治沙项目又迈出坚实一步。石玛兵地融合5GW光伏防沙治沙项目是师市与玛纳斯县协同推进的兵地融合示范工程。该项目一期3GW项目于2024年4月开工建设。去年底,项目一期已有0.3GW光伏完成建设并实现并网发电。截至目前,项目一期已有2.02GW光伏成功并网发电。

8月20日,由中铁二十一局一公司承建的新疆和田民丰100万千瓦光伏治沙工程首根桩基成功浇筑完成,标志着这项南疆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标志性工程正式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作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重要战场,该工程坐落于民丰县境内的沙漠南缘,总占地面积达1460万余平方米(约21911亩),交流侧装机容量1000兆瓦,直流侧装机容量1103.87兆瓦。

8月31日,中节能太阳能达拉特旗50万千瓦防沙治沙光伏一体化项目成功实现并网发电。该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风电光伏防沙治沙一体化工程中首个建成投运的防沙治沙光伏项目,也是中节能太阳能在内蒙古自治区投资建设的单体最大光伏电站。

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桩基固沙”的立体发展模式,不仅为地区提供清洁能源,更显著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为推进“三北”工程攻坚战提供重要示范。项目同步完成6万亩沙地治理,促使区域风速降低40%,沙尘迁移量减少65%。

8月31日,华能巴彦淖尔市防沙治沙乌拉特后旗44万千瓦光伏项目升压站带电成功,标志着巴彦淖尔市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首个新能源项目成功并网。华能新能源介绍,该项目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呼和温都尔镇西补隆林场境内,总装机容量440兆瓦,建设66MW/132MWh电化学储能系统,配套5.28万亩(约35平方公里)生态治理面积,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8.5亿千瓦时。

相关政策利好

当前,光伏治沙模式正在我国的沙戈荒地区蓬勃兴起,而这离不开一系列顶层设计的支持。

去年5月,国家能源局、国家林草局印发《关于有序推进光伏治沙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从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管护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光伏治沙建设。

2024年11月5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关志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防沙治沙工作情况。提出下一步要在核心攻坚区抓好一批标志性的联防联治示范项目,组织央企实施好浑善达克—科尔沁沙地南缘治理项目,推广光伏治沙、以路治沙等新模式。

此前,经国务院同意,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2025—2030年)》。规划到2030年,新增光伏装机规模2.53亿千瓦,治理沙化土地1010万亩。这一规模相当惊人,相当于2021~2024年四年光伏新增装机的40%。

中国为何热衷于在沙漠搞光伏?

一方面,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在防沙治沙工作存在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的形势之下,探索推广“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光伏治沙新模式,有利于显著提升防沙治沙综合效益。

另一方面,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其中,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面积10.15亿亩,戈壁(含石砾地)面积7.18亿亩,大部分区域为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区或很丰富区,建设光伏电站潜力大。

如今,库布其沙漠“光伏长城”治沙带已建成光伏装机1002万千瓦,实现光伏治沙70万亩,在建项目2977万千瓦,拟批复两个“沙戈荒”大基地规划光伏装机1600万千瓦,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光伏治沙300万亩;

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植被覆盖率从不足5%提升至25%;

塔克拉玛干沙漠光伏基地单日发电量达到4.8亿度,曾经的“死亡之海”变身“中亚能源走廊”……

千百年来,炽烈的阳光一直在灼烧荒芜的沙漠,将一切化为尘土。沙漠的侵蚀看似无法抵抗,直到现在,一个个被“种植”在沙漠中的光伏板,正把沙漠中充足的阳光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绿色电能。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