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大型项目陆续落地!跑赢“风光氢储”新赛道,东北凭什么?

   2024-08-26 世纪新能源网42240
核心提示:此次峰会以“风光储氢协同实现碳中和”为主题,集交流、分享、参观、研讨于一体。

2024年8月22-23日,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吉林省风能太阳能学会、世纪新能源网承办的CNNE 2024第九届东北能源经济峰会在吉林长春举办。

此次峰会以“风光储氢协同实现碳中和”为主题,集交流、分享、参观、研讨于一体。22日下午,活动拉开序幕,同步开展了吉林省新能源发展交流会、碳交易培训以及吉林省东驰新能源固态电池场参观活动。

23日,大会进入高潮,通过主会场及光储分会场、风电分会场、氢能分会场,形成“1+3”模式,满足不同群体需求。当天,光伏、风电、氢能、储能等行业在内的机构、企事业单位、专家、学者、行业从业者百位嘉宾参会,围绕风光储氢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市场分析以及东北未来新能源走向与潜力进行深入探讨与解析。

开幕式致辞

在开幕式上,吉林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宇代表主办方致辞。他表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当前,新能源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而吉林省风能太阳能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第九届东北能源经济峰会,汇聚政、产、学、研、用各层面业界知名人士,打造以论坛、展会、项目对接平台交相辉映的高端盛会,邀请众多专家学者围绕产业发展趋势展示行业内聚焦的绿色低碳转型案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果经验及技术进行研讨交流,吉林省科协学会也衷心希望大家充分利用该机会,共同分享前沿,交流思想,促进合作,共谋东北能源产业发展新蓝图。

随后,吉林省风能太阳能学会理事长谢今范致欢迎辞。谢今范介绍,2024年上半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为6335.46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连续6季度高于全国,绿色发展为吉林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东北地区的发电量也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并呈现出绿色、低碳的发展特点。从具体数据来看,1-6 月,东北三省新能源发电量达 885 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量占东北电网总发电量的比例超 39%,其中,2024 年上半年辽宁省新能源发电量 76.8 亿千瓦时,吉林省新能源发电量 39.4 亿千瓦时,黑龙江省新能源发电量 27.3 亿千瓦时。

今年,东三省又有一大批大型风光储氢项目落地,新能源在东北地区的发电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另外,核电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各项数据表明,吉林省的新能源产业将会迎来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重要发展机遇期,新能源产业将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开幕式及主论坛由世纪新能源网总编辑、吉林省风能太阳能学会秘书长 张松主持。

主论坛

主论坛分为主旨报告及圆桌对话两个环节。峰会特别邀请了新能源各行业知名企业领袖人物,学术界、研究机构及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作为演讲嘉宾,为峰会带来最前沿的洞察与最深刻的思考。围绕吉林省制造业如何破局,以及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政策环境等热点议题进行思想碰撞。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台上的嘉宾富有激情的演讲,以及鲜明的观点使与会人员受益颇多,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儿,时不时点头表示赞同,听到重点处,不少人拿出手机进行拍照、摄影记录。

主旨报告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 陶冶

陶冶以《东北新能源产业发展展望》为题,围绕东北新能源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当前全球对绿色能源发展有着更为紧迫的增长预期,而推进转型不仅是在供给侧,CST1已结束,新一轮NDC通报即将开展。

陶冶介绍,传统能源利用逐步减少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地替代基础上。目前新能源发展存在着发展空间问题、并网送出问题、高效消纳问题、安全运行问题以及经济性问题,既要大规模开发、又要高水平消纳,还要有效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应,可再生能源“立得稳、靠得住”面临多重挑战。

考虑省间电力交易,当前2023年我国9个省份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比重超过20%。其中5个省份超过30%。

在此基础上,东北新能源消纳需要“内外兼顾”,本地消纳与外送消纳相结合,加强顶层规划引导,统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具体可以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方式推动数据中心集群建设与新能源基地开发有机结合;通过新能源基地与电、热、氢等多种负荷的协同优化设计,实现在公网电网有限支持下的100%绿色能源供应;此外,也要不断挖掘存量替代潜力,因地制宜推进传统高载能行业绿色转型。

陶冶最后进行了政策分析,留下了把“绿”留在吉林,上下一盘棋的倡议。

中国电建集团吉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能源规划研究中心规划部主任 曲烔辉

曲烔辉在大会上介绍了《近远期吉林省电力与新能源规划》。吉林省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约2亿千瓦,占全国风能资源可开发总量的3%,排名全国第12位。全省可装机容量约为6900万千瓦,主要分布在西部松原、白城、四平双辽等地区,占全省可装机容量的80%以上。批复项目全容量并网后,风电装机可达全部可开发规模的55%左右,风电产业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开发空间。

曲烔辉表示,当前吉林省氢电耦合示范项目建设进程提速,新兴能源多元化示范应用场景迭出,面对电网薄弱等问题,主网架加强工程进展提速。应该发挥吉林省风光资源优势,研究突破吉林省所面临的电力消纳瓶颈,按照“适度超前、就地消纳、高效利用、试点先行”原则,推动零碳产业园试点配套建设“增量配电网”、自带负荷(风火打捆)配套新能源消纳、新能源直供、孤网运行4种试点模式。同时,她认为要重点推进增量配电网产业园、氢基绿能产业园10个省级绿能产业园区建设,促进新能源更大规模开发、更高水平消纳、更加多元利用,全力构建“新能源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新发展格局。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氢能产业中心副主任 董武

董武发表了《吉电股份绿色氢基能源探索与实践》主旨报告。他介绍了吉电股份的产业实践历程,从2019年1月,吉林省提出建设中国北方氢谷到2024年6月,确定吉电股份作为集团层面绿色氢基能源产业平台。何适表示就地消纳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重大需求,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深化推进,电网将不再是新能源消纳的唯一途径,就地转化、降低电网负担必然成为重要方式。随后介绍了绿氢以及绿色甲醇、绿色航煤等产品。

在国家电投集团绿色氢基能源业务板块推动和吉林省打造“中国北方氢谷”的背景下,吉电股份在“新能源+”和绿色氢基能源双赛道持续加快布局。

此外,董武介绍了中韩示范区“可再生能源+PEM制氢+加氢”一体化创新示范项目、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等,用实证展示了尊重产业规律,渐进式发展。

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解决方案经理 龙翔飞

最后,龙翔飞带来了《创新驱动:柔性制氢解决方案的探索与应用》精彩演讲。氢气由于其“燃料”+“原料”的双重属性,预计2030年全球氢气使用约占能源结构的7.5%,我国将达到9%。

从全球制氢结构来看,天然气、煤、工业副产氢为主要制氢来源;而我国以煤制氢为主,天然气和工业副产氢为辅,与全球相比,我国有0.7%的氢气来自于电解水制氢,绿氢在全球绿色发展浪潮中将成为最具想象空间的脱碳能源载体。全球各国已规划1418个绿氢项目,其中超过1000个项目计划在2030年前投产/部分投产,绿氢建设进程不断推进。

在此基础上,龙翔飞介绍应用场景的变化,也对电解水制氢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面对这些挑战,龙翔飞分享了智慧氢能管理系统以及交流并网柔性制氢解决方案、直流离网柔性制氢解决方案、交流离网柔性制氢解决方案和实证系统典型案例等。

圆桌对话

在圆桌对话环节,中国电建集团吉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能源规划研究中心规划部主任曲烔辉、 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解决方案经理龙翔飞、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氢能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嘉兴市氢能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洪波围绕“东北新能源新经济的新机遇新挑战”进行观点分享。

三位对话嘉宾均对吉林省新能源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破局建议。

曲烔辉认为吉林省现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消纳,当前,消纳问题也是各省均面临的一个问题,而面对消纳的痛点,需要切实听到政府的声音和企业的反馈。此外,2023年底吉林省印发了《抢先布局氢能产业新赛道实施方案》,着力推进氢能“制运储用”全链条发展,曲烔辉介绍了其新子公司吉林省能源化工创新中心。该中心主要业务包含资源整合、前期规划等,为相关的企业进行服务,包括方案的申报、一体化项目测算、优化配置时的分析及认证、协助企业对接等。

龙翔飞对于吉林省的制造业发展方面进行了讨论,他表示,吉林省的风光资源非常丰富,目前也在风光领域开发了一些项目,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也愿意在此加大投入。龙翔飞表示,氢能现在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消纳能力不足,优化能源结构,需要从源头进行。而在北方电车由于冬季气温原因可能发展没有南方那么好,氢能交通也是一个很好的应用,下一步吉林省也可以进行氢能交通、氢能冶金等探索。

洪波在圆桌对话中表示,他认为氢能不能算是一个重能,他个人更倾向于氢能是一个终极载体,不仅可以单独应用于交通,在吉林省也可以和农业结合,他认为生物制氢可能会是一个大的创新点。而在制造业方面,洪波表示,当时氢能制造端已经百花齐放,大家没有必要走同一个路线,可以上游或者下游进行延伸。洪波也认为“吉林省风光无限好,只是消纳少”,除了政府,还是需要在产业端等应用方向进行突破。

氢能论坛

23日下午1点30正式开启三个分论坛会议,其中氢能分论坛就氢能产业发展中面临问题与挑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中国能建华北电力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田江南

田江南带来了《可再生能源制氢氨醇油(氢基绿色燃料)技术挑战与发展前景》,他进一步延伸介绍了氢能在应用方面标准和技术挑战,包括氢、氨、醇、油等氢基绿色燃料。
绿氢方面,各国对绿氢的定义并不同,中国的“绿氢”是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而的大的氢气。在应用上,燃气掺氢是绿氢的机遇。绿氨作为氢的载体,可用于分解制氢,还可用于氨内燃机、氨燃料电池、燃煤锅炉掺氨以及燃气轮机掺氨。在绿色甲醇方面,出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和欧盟其他地区无官方权威组织定义,但在行业行业已有所应用。

江苏天合元氢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张秀岭

张秀岭带来了《光储氢一体化:能源转型的最佳路径》主题演讲。他表示,光储氢一体化发展是的能源转型的最佳路径。
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解决方案适用于多种构网形式。,其中光伏交流制氢系统适用于大规模集中式制氢场景,光伏直流制氢系统适用于小规模分布式制氢场景。LCOH,是绿氢产业发展进程的唯一指标,光储一体化可以使制氢成本下降超50%以上。根据不同的电解槽数量配比、电力配比以及储能配比模型,光储一体化可以给出LOCE与小时数之间的最佳平衡点,最大化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制氢设备小时数。
北京英博新能源有限公司产品总监 李 琦

李琦发表了《新能源制氢供电电源解决方案》主题演讲,他介绍了新能源电力的特点,并给出系统供电解决方案。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扩大,电力系统呈现“双高”特性,给电网安全稳定带来挑战。系统供电方案包括:可再生能源并网交流耦合柔性制氢、可再生纯离网交流耦合柔性制氢、可再生纯离网直流耦合柔性制氢供电方案。其核心设备包括发电侧变流器、构网型变流器产品、用电侧IGBT制氢电源。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王立民

王立民发表了《新能源固态储氢技术研发应用》,他介绍了新能源固态储氢技术,并介绍了技术研发及应用情况。
固态储氢优点是体积储氢密度高、能效高、安全性好,但有材料成本高、质量储氢密度低的缺点。金属氢化物固态储氢具有低压高安全性和高体积储氢密度,既可以满足大规模长时储能的需求,又可以实现小批量换罐应用。在储氢装置研发中,材料装填、储氢容器以及氢热耦合管理是研发重点,近几年,固态储氢装置多有应用,如广州南沙电氢智慧能源站,氢枫能源镁基固态储运氢车等。
特嗨氢能检测(保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马强

马强以《氢安全和检测装备赋能氢能行业》为题,介绍了特嗨氢能的测试资源、氢安全事故类型以及事故原因。
在氢能制储运加用阶段皆有可能发生氢安全事故,阀门泄露和链接泄露在事故中占比最多。氢能安全控制原则是能预测、早发现、不聚集、不燃爆。要保证氢安全,首先要解决氢能认知问题,其次要解决用氢过程安全问题。马强表示,要通过排查整改涉氢项目设计、施工、验收、运营全过程安全隐患,实现项目全周期氢安全检查。特嗨拥有依托于实践安全培训,定性定量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并基于需求定制安全服务。
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国际市场亚太大区区域总监  杨华

杨华以《全球绿氢制备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发表了主题演讲,她介绍了绿氢制备产业发展现状。
当前绿氢在欧美及亚太地区的开发持续升温,中东和北非地区有望成为全球绿氢供应枢纽,拉丁美洲绿氢供应潜力初步显现。中国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开展源网荷储、风光氢储及风光氢氨醇等可再生应用项目。大功率、高效率、低成本、长寿命是制氢设备的主要发展趋势,当前,碱性制氢市场成熟度较高,AEM与SOEC正由实验室阶段转向小型化应用阶段,计划在2060年前形成多元制氢格局。

中国电建集团吉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能源规划研究中心专责  梁严

梁严发表了《“氢动吉林”行动实施的思考》主题演讲,他介绍了中国氢能行业发展现状以及氢氨醇产业生产流程。
目前合成氨和合成甲醇是我国氢气的主要消费领域,2023年合计占比超85%。“氢动吉林”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目的是打造“一区、两轴、四基地”。自2022年以来,已发布五项支持政策以达到“氢动吉林”的目标。绿色氢基化工一体化项目是东北地区新能源发展本地消纳的重点方向,随着氢基化工项目推进的日益成熟,相关政策以及相关企业都需要逐步细化。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陈洁莲

陈洁莲发表了《氢电耦合,绿动未来》主题演讲,她介绍了氢电耦合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情况。
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改变了传统电网“源随荷动”的运行模式,而绿电制氢是典型的“荷随源动”的运行场景。目前“并网不上网”、“并网不下网”或“弱电网”是大型绿电制氢项目的主要并网模式。今年4月,电网不再承担可再生能源电量全额收购义务,绿电制氢离网系统研究需求更加旺盛。当前,交流耦合制氢是大规模制氢的主流方案,低压直流耦合制氢用于构建近端小型直流微网,中压直流耦合制氢用于远距离离网制氢系统。应用基于IGBT全控绿电制氢电源,更加适配新型电力系统的快速执行、柔性互联的需求。
依托于丰富的风光资源,东北地区的氢能产业前景广阔。在政策利好驱动下,东北地区氢能产业已步入快车道,随着风光装机容量大幅上涨,东北地区加快了氢能产业布局。

风电论坛

23日下午,风电分论坛作为峰会的亮点之一,吸引了近百名风电行业同仁的积极参与。论坛上,来自风电设计院、业主方、整机商以及行业专家们,围绕风电产业政策、市场需求、电力消纳以及风电核心技术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旨在推动风电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东北乃至全国的新能源战略贡献力量。

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新能源技术中心副主任工程师 杨彦冬

近几年,过快迭代的风机及老旧风机给风电安全带来风险。会上,杨彦冬工程师围绕《风力发电机组在设备防火方面的研究及探索》做了演讲,他表示,在所有风机安全事故中,风机着火事故占比最多,达到32%,发生火灾的风机往往有以下特点,机组多位于偏远地区且分布广,火灾救援难度大;机舱内部组成部件多、结构复杂;机舱封闭不良,空气流通大;可燃物种类众多,火灾类型复杂等。但现有消防系统存在误动作频率高、消防动作滞后,火灾探测装置失效等诸多问题,与风机主控系统未做到有效关联。现阶段研究的关键技术为风机自动消防技术,可通过早期火灾识别侦测与灭火技术实现机组和风电场智能安全管控,优化控制策略及消防应急措施功能,实现消防系统智能化,研究高效灭火救援技术等,实现极早期靶向灭火扑救。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 刘钦东

刘总监发表了《大兆瓦风机助力风电大基地建设》的主题演讲。刘钦东指出,沙戈荒大基地凭借丰富的风能、土地及光照资源,以及人口密度低的特性,成为风电发展的理想场所。然而,沙戈荒也面临着自然环境恶劣、风资源分布不均和电力消纳难题三大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运达创新推出了WD230-10000型大兆瓦风机,在超大叶片技术、超强环境适应性、超便捷模块化设计、超全产业链布局等方面引领着风机变革。浙江运达正以北方总部(乌兰察布)智能产业基地为依托,围绕着沙戈荒规划基地形成以风电机组为主,叶片、塔架、铸锻件、发电机、变流器等供应链为辅的北方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打造风电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基地,总投资千亿元,形成在“十四五”期间计划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氢能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嘉兴市氢能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洪波

洪波在发表《海上风电与海水制氢研究发展》时表示,氢与碳基能源一样兼具物质属性和能源属性,在脱碳背景下氢是唯一选择,制氢端处于全产业链最上游,是整个氢能产业链的核心。与此同时,深远海可再生能源崛起,输送难,就地难以消纳问题凸显,海上制氢由此发展。洪波以浙江为例详细介绍了目前海上风电的现状,展望未来发展,开展海上换流阀模块远程监测、故障诊断、风险预测十分迫切,对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大规模风电接入下电力供应安全意义重大。在海上风电与海水制氢耦合上,从风电场系统改造及电网调度协调角度出发,主电上网、余电制氢是目前最容易实现的运行模式,对现有风电并网系统改造程度最小。

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中心副部长 颜灵伟

颜灵伟就大型风电基地项目选型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他指出大型风电基地需要考量包括机位布置方案、投资收益率、机组成熟度、机组环境适应性、保供与支付和配套设施成熟度等痛难点。在此基础上,更应注重机组选型,颜灵伟给出以下建议,产品整体设计、大部件的稳定性、生产制造过程及试验验证体系是影响风机产品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而机组的稳定可靠直接影响项目收益,品牌的选择至关重要。三一重能现已建成主机智能化工厂和完善的整机和部件试验体系,覆盖全生命流程,严格保证部件质量的稳定性和整机运行的稳定性;通过平台化的产品设计理念、重大部件性能保证、智能制造生产过程及先进的测试试验体系来保证风机产品质量,降低项目投资,提升项目整体收益率,为客户创造价值。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 张立栋

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政策的出台为风电行业注入新的动力。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张立栋在《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垂直轴风力机赋能乡村可持续发展》演讲中提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因其体积小的同时高效发电、安全性高、噪音低等优势,在城市内和风力资源稀少地带适用,为风机应用开辟了新领域。他认为,风电在乡村的应用还需持续探索。在我国未来的零碳电力系统中,考虑发展集中风电光电 29 亿 kW 、城乡屋顶分布式风电光电 30 亿 kW,即可实现光总装机量超过55 亿 kW,满足我国低碳能源系统中风光电总量目标。实现风光互补式发电系统是我国未来在绿色节能减排路上的良好妙计,“双碳”战略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发展契机,发展以农村屋顶光伏为核心的新型能源系统,是乡村振兴和能源低碳转型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明阳智能解决方案首席工程师 贾东阳

明阳智能解决方案首席工程师贾东阳在会议期间全方位地介绍了明阳智能陆上大风机解决方案。该方案覆盖风资源及环境分析、机组设计与选型、深度定制化的排布方案、环境包容性的定制、建设及运营方案优选,旨在提供全生命周期定制化的风电项目支持。在产品方面,明阳已推出MySE海陆全系列风机产品平台,包括专为沙戈荒设计的MySE11-233陆上机组,成熟的技术路线使得产品应用度、可靠性、经济性更优,材料的创新助推超大型叶片设计,全系列大兆瓦风电机组进入碳纤维时代;在塔筒技术上,明阳智能掌握了混凝土塔架研发设计技术,搭建了研发设计团队,支撑公司混塔投标和工程应用,并完成国内首个160m、170m混塔批量项目应用。在应用方面,明阳正积极实践老旧风场增容置换、参与驭风行动、风光互补、夜间发电与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等前沿应用。

中国电建集团吉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能源规划研究中心专责 贾祎飞

中国电建集团吉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能源规划研究中心专责贾祎飞深入分析了驭风行动的实施办法并给出接入案例,他指出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首要之务在于因地制宜、统筹谋划,通过盘活乡村存量集体用地,实现收益共享,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我国农村地区处于网架末端,电网现有接入条件相对较差,用电负荷普遍较小,企业需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并网方式,不人为设限,更不能因为多余的技术要求增加项目的非技术成本。根据当地风能资源、土地资源状况,适合较小规模项目,可以选择在110千伏(北方地区为66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进行分散多点接入,利用现有电网资源;而对于资源条件允许的较大规模项目,若电网条件不匹配,应考虑建设升压站,打捆并入11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

光储论坛

在光储论坛上,各领导发表了精彩讲话,分享了对光储产业发展的看法和期待。他们指出,光储技术在实现能源转型、降低碳排放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是我国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同时,他们也强调了光储技术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改善能源结构方面的重要作用。

正泰新能产品市场推广经理 姜顺武

姜顺武经理做了关于“ASTRO N 助力东北分布式绿色高效发展”的分析。姜顺武指出,从市场维度来看,2024年国内分布式市场需求较大,总体需求将超过110GW。从技术维度来看,正泰新能的TOPCon一直保持着最高的市场占有率,并推出ASTRO N 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可满足大型地面电站、工商业分布式电站、户用分布式屋顶电站等全场景应用,同时正泰新能也将绿色产品理念融入其中,推动其绿色高效发展。对于ASTRO N 核心技术的运用,主要体现在TOPCon 4.0升级、间隙贴膜、矩形硅片及双层高透玻璃等方面。在产品性能方面,ASTRO N拥有优异的高温发电性能、优异的弱光发电性能、低衰减等特点。正泰新能,始终致力于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与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积极推动新能源的绿色低碳发展,并持续向全球拓展新能源业务。

苏州凯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 鲍龙

鲍总监就“凯伦新能源工商业光伏建筑屋面管家”做了详细分析。鲍龙指出,在分布式光伏市场中,工商业光伏建筑屋面存在很多痛点,包括混凝土屋面、金属屋面等存在的屋面载体寿命与光伏电站寿命不一致的情况。针对这类痛点,鲍龙提出了“融合®TMP复合瓦方案”:对于新厂房建设,可采用融合®TMP复合瓦屋面光伏系统、单层屋面光伏系统两种;对于老厂房改造,可采用金属屋面翻新光伏系统、混凝土屋面光伏系统两种,并提出“智能管理云平台+移动APP+微信小程序”的智慧运维,可实现端到端,线上+线下的可控在控。鲍龙还表示,凯伦新能源为客户提供25年全生命周期零渗漏屋顶解决方案和光伏系统解决方案,致力成为光伏建筑屋面管家,未来也将持续深耕。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吉林数字能源业务部智能光伏拓展经理 张啟亮

华为数字能源业务持续增长,光伏多年连续全球第一,融合数字技术与电力技术,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在张啟亮就《华为工商业光储解决方案助力千行百业绿色转型》分析中指出,近年来光储发展迅速,但行业扔面临着诸多挑战。这包括:安全挑战,在工商业场景人员资产密集,安全事故导致资产、品牌损失巨大;收益挑战,可靠性、利用率、售后保障,制约工商业光储生命周期收益;运维挑战,系统愈加复杂,运维管理要求高,人工运维效率低、成本高等等。而华为多年来致力于智能光储解决方案,不断升级,做到多收益、简运维、大能量、高安全,实现更精准、更智能的组件级体验。坚持在安全价值上持续创新,保障全链路安全。

协鑫集成科全球营销中心解决方案部开发高级经理 马昕

马昕做了主题为“协鑫碳链组件——绘制低碳光伏蓝图”的演讲。马昕指出,协鑫打造了全球首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光伏产业“碳链管理平台”,该平台可根据全生命周期分析(LCA)核算法测算产品碳值,从源头逐级把控,提高降碳能力,并提及颗粒硅在降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了综合耗电下降76%,氢消耗下降57%。协鑫碳链实施路径规划了4个发展阶段,在4.0 阶段可实现新能源产业全面入链。马昕提出钙钛矿是“一类材料”,未来的市场或将迎来一场“钙钛矿革命”,协鑫光电自主研发的大尺寸钙钛矿光伏电池组件,已建成全球面积最大、组件效率认证最高的100兆瓦钙钛矿组件中试线,预计25年内1GW量产线将投产。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一站式综合能源系统集成服务商,未来将持续拓展全球市场。

北京绿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研发经理 金晶

金晶做“光伏计算软件(BPV)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的主题报告。光伏项目的开发涉及到前期资料准备、立项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多个阶段,需要大量的研究分析、方案对比等,而当下现有的工具已无法满足光伏项目开发的基本需求。金晶指出,“建筑光伏软件BPV”可快速形成可行性报告、精细原有设计、多方案对比形成报告等,满足光伏项目开发的多重需求。并针对如何考虑阴影遮挡、如何选用气象数据、光伏发电量的影响因素等问题,一一给出了BPV解决方案。金晶提及,BPV解决方案通过光伏、储能、直流配电、柔性建筑用能构建适应“碳中和”目标需求的建筑能源系统,通过软件帮助设计建筑光伏系统,可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实现建筑低碳化。

吉林省东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 丛丽娜

丛丽娜详细分析了“高安全高比能聚合物基固态锂电池”。丛丽娜指出,风能太阳能等绿电依赖储能电池、新能源车依赖动力电池,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中锂离子电池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在全球战略需求下,行业对高安全性、高比能、宽温域的固态电池需求迫切。东驰固态电池拥有先进锂离子电池技术,积极技术创新并不断突破瓶颈,专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打造了东驰半固态储能电池及准固态动力电池,具有超宽温域且动储通用,拥有较高的安全性与高比能。丛丽娜表示,东驰能源是中国首家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膜产业化企业,技术处于固态电池行业领先水平,未来也将持续深耕该领域,为全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山东省太阳能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张晓斌

张晓斌做了分布式光伏市场的——新趋势分析,他指出,现在分布式光伏新趋势为:光伏发挥功能属性,光伏回归电力属性,要重点提高分布式光伏可观可测可调可控的能力,未来分布式光伏配储方向为集中汇流+储能、台区云储能,但其仍存在一些痛点亟待解决;分布式光伏或将分为四大类别,实现就近消纳、用电优先。张晓斌提出,未来分布式光伏参与市场化交易将形成两种模式:聚合或直接参与电能量/绿电交易模式、接受市场价格模式;未来户用光伏或将不直接参与电力市场,而是接受市场价格,最后形成不同的参与电力市场模式。最后,张晓斌总结道“当前,厂商拼的是供应链成本能力,以及资本运营能力;未来,拼的是战略定力,以及战略方向选择能力”。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王泽鹏

王泽鹏做了创新驱动,储能未来——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介绍。从技术梗概、应用场景、研究进展及典型工程四方面介绍了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并表示该技术分为两大类:补燃和换热,其中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可实现零污染,是目前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主流方案。王泽鹏提出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四种应用场景:耦合新能源、调峰调频、削峰填谷及孤网保供,并表示该公司在该项技术研究上已获得多项实用型专利,列举了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湖北应城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等多个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典范。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北院”)是我国电力勘察设计事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不断创造优秀的工程设计和科研成果。竭诚为社会各界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

中国电建集团吉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能源工程分公司热机室专责 刘伟建

刘伟建围绕“大型风光基地中的光热储能电站”做了详细介绍。在“双碳”背景下,光热发电是典型的有助于新能源消纳的新能源,能够提供转动惯量和无功支撑,是极为罕见的电网友好型低碳电源,还可增配天然气或生物质补燃系统作为保障性电源。并提出,以光热发电配合风、光发电的模式,是解决新能源发展与电力稳定消纳的有效途径之一,接着分析了在风与光照的不同情况下,可形成“光伏-光热(储)”、“风-光热(储)”、“风-光-光热(储)”、“参与电力系统调峰“等模式。刘伟建提及,吉林白城的吉西基地鲁固直流140万千瓦外送项目1(光热100MW)工程是光热储能发电在大型风光基地中作用的典例,具有极高的示范和推广价值。

随着当下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我国光储市场将迎来更加积极的发展态势,在光储产业的推动下,我国将实现更加清洁、高效的能源转型,为全球新能源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光储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发挥其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