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氢能发展不可盲目!点击进入氢能嘉年华第一天论坛现场!

   2023-12-13 氢能观察李航102290
核心提示:会议聚焦氢能在化工、钢铁、管道、交通等领域的技术现状及主要问题

12月11日,2023氢能嘉年华暨中国氢能100人论坛年会在苏州正式召开。

本次会议由中国氢能100人论坛、新能智库主办,氢能观察承办,由世纪新能源网总编、氢能 100 人论坛秘书长张松为会议致辞。

会议聚焦氢能在化工、钢铁、管道、交通等领域的技术现状及主要问题,探索氢电、储氢、燃料电池等方向的产业热点。

投身能源百年大变革  研究能源革命新课题

国务院原参事、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徐锭明表示,氢能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发展路径还需进一步探索。当前要用数字赋能建立新的能源体系,建设新的能源系统。氢能与储能相连,是能源的第三大支柱,是二次能源中的亲密伴侣。氢能将是未来的一种基础的、主体的能源,是未来新能源体系的枢纽,也是能源互联网的枢纽。当前氢能发展要做好氢能的应用、科普、培训等工作。能源革命的根本目标是建设能源生态体系、促进能源生态文明,根本目的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能革命、实现双碳目标就是能源人的不忘初心。

世界氢能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公司技术总监梅武表示,社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要重视能源问题、环境问题。2020双碳目标是我国氢能发展的临界点,氢气作为能源载体实现大规模储能及能源的时空转移、能源的清洁利用,可以根本性地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应用带来的大规模储能,大规模消纳问题。当前氢能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对上游制备、中游储运、下游应用都要打破瓶颈。在问答环节,梅武表示在制氢方面,在三年左右可以赶超日本。

绿氢(氨)与火电耦合发展研究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长姜海表示,我国在双碳目标基础之上提出新型能源系统和新型电力体系,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对储能也提出需求,长时储能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当前“电-氢(氨)-电”效率为20%左右,理想最多能提升至31%,绿氨市场与其经济性息息相关,目前全国掺氨总潜力为1.38亿吨/年,目前火电烧氨度电成本基本在 1.47元/千瓦时左右,预计未来将会降低到0.6、0.7元/千瓦时左右。通过火电掺氨,还可以降低电网改造的成本,真正实现跨日、跨月、跨季节的长时储能。

大功率PEM电解槽关键技术开发

天津大学山东研究院氢能中心负责人、北京氢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米万良表示,氢能是解决弃风弃电的契机,我国目前主要针对电解水制氢开发,主要电解水制氢技术有四种,PEM电解槽未来成本随着电流密度提升、原材料成本下降、以及批量化规模效应,成本下降到当前的2倍以上,据测算,3-4年后,PEM电解槽经济性将超过碱性。PEM电解水制氢关键技术在于质子膜、密封电解槽以及双极板,当PEM电解槽还可以差压运行时,成本会进一步降低,尤其在小型电解水制氢上,经济性甚至会超过碱性。

碳关税调整新模式:氢氨煤混烧和碳封存技术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氢能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台湾亚太氢能 CTO陆惠民表示,我国光伏发展的成果,在氢能产业也会很快看到,预估到2040年,中国绿氢供应量会到3000万公斤左右。ESG作业及查证作业流程为定性盘查、定量盘查、持续改善,有三项文件很重要,一是建立排放量清册,二是温室气体报告书,三是ESG报告书。氨可置换煤混烧,据实验,30%的氨煤混烧,对于整个碳排放是一比一的置换。

高端对话环节中,以“氢能应用场景挑战及市场化路径”为主题展开讨论,回答了现场问题。

中国氢能100人,论坛秘书长、世纪新能源网总编张松表示,国内绿氢已经开始走向商业化,绿氢标准并不只是风光制氢,而是排放了多少碳。绿氢具体项目与所在地总体商业与政策整体来看,脱离当地就将很难形成商业化。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氢能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洪波就氢能重卡拐点在哪的问题做出解答,他表示,当前从甘肃到北京将有3000辆冷链物流车的新尝试,提出只换氢、不加氢的物流车发展方向。同时针对氢能产生过剩的问题他表示,氢能产业要从长远来看,投资要独具慧眼,透过虚假宣传看产业真正的需求。

Agora能源转型论坛中国区总裁、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及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涂建军就怎么实现能源革命,快速实现氢能产业发展做解答。他表示,中国氢能行业的发展要与国际接轨,与西方国家实现政治互信是十分重要的。

天津大学山东研究院氢能中心负责人、北京氢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米万良表示,我国天然气管网丰富,天然气重整制氢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在汽车行业中,有天然气现场制氢这一场景,省去了大量的运输成本和储运成本,具有经济性。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长姜海回答了绿氢、绿氨成本高、转化效率低的问题。如何解决,火电掺烧氨导致成本上升问题,主要是几个途径,一是科技项目,二是火电掺氨电厂给予一定补贴政策,三是为火电掺氨电厂配套新能源项目,减轻一定损失,四是在大规模外送通道中增加科技引领示范项目。对于氢汽轮机方面,他表示我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绿氨成本主要在绿氢,绿氢成本是电+电解槽成本,绿氨的存储和运输成本很低。

北京中科富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氢能业务总监宁永强介绍,液氢重卡未来的发展要达到满载1200公里以上的趋势里程。他还表示,国内目前各氢气储运技术很多,大家齐头并进,百花齐放。

燃料电池在交通和发电领域的应用探索

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汉斌表示,在交通领域中,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提速,有“两纵四横”的氢能高速网络规划,贯通南北,联通东西。燃料电池在乘用车、客车商用车如物流重卡中应用扩大,燃料电池商用车正逐步实现商业化运营。在发电领域,氢储能在可再生能源电网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发点成本、基础设施配套、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法规标准的完善以及政策的支持。包括气态储氢、固态储氢以及液态储氢燃料电池,固定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装机量正逐年上升,在工业、商业以及家用方面均有应用。

氢液化技术发展及应用

北京中科富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氢能业务总监宁永强分享了氢液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他表示氢液化及储运是氢大规模应用的关键解决方案,但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氢储运的解决方案。加氢站成本方面,液氢加氢站要低于高压储氢加氢站,所需压缩装置与转运车也少于高压储氢加氢站。液氢储氢密度高,质量储氢密度大于5 %,体积密度大于50kg H2/ m3,压力低,安全性好,且成本也会随着装置规模增大进一步降低。

安全有机液储氢技术进展及应用

北京中氢源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于飞表示,限制燃料电池汽车进一步推广的核心原因是氢的储运问题,而大规模、长距离、长时间、高安全、低成本是氢储运的发展核心。中氢源安选择二苄基甲苯(DBT)为储氢载体,作为储氢材料,DBT质量储氢密度可达6.2 wt.%,体积储氢密度可达到56 kg/m3,另外,有机液和含氢有机液为非危化品,不易燃、不易氧化、无毒无害、无腐蚀性,具备普通货物运输方式的属性。有机液储氢可以应用在建筑供热、加氢站供氢、交通供能方面,还可用于能源储运、冷热电联共,还可作为工业原料使用。

科学用能与氢能高价值利用新技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教授李华玉介绍了如何科学用能,实现氢能高价值利用。他表示,能源革命的头号敌人就是能源浪费,要找到最简单的实现能源高效利用的途径,要解决氢能高效利用的问题,科学突破使科学用能成为现实。当前基本热力循环分为六类,第一类制热循环是从0到1的突破,氢能在第一类热力循环中是高效利用。氢能可以作为领头羊能源,在冷热动电储五领域,氢能可一马当先,实现氢能高效、超值、广泛利用,推动管输发展,引领氢能产业的发展。

海水直接制氢技术探索与成果

苏州苏氢制氢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晓宏分享了海水制氢的技术探索及成果,他介绍了两种海水直接和间接两种制氢路线,至今年,我国开展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中试,并获得成功。苏氢海水直接制氢装备聚焦并攻克了催化剂、电极反应过程、电极材料以及工艺设计、电解液调节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苏氢积极推动“海上风电+绿氢”耦合发展,100Nm3 H2/h专用碱性水电解制氢设备将使海上风电制绿氢成为现实。

氢气-甲烷混合气体在重力场中的平衡分布与扩散研究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高级工程师贺巧表示掺氢输送目前面临管材适应性、管输工艺、安全运行以及终端应用4大挑战,当前业内就掺氢天然气在储运过程中是否发生分层及分层程度尚未形成共识,通过数值模拟所得结论为出现分层、以实验或现场数据研究结论是不分层或没有分层危害。玻尔兹曼分布结果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得出氢脆取决于H2的分压和温度的结论。

高密度镁基固态储氢技术及应用前景

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姜方分享了高密度镁基固态储氢技术以及应用前景。他表示,镁基固态储运氢技术储氢密度高,大幅提升了氢气的储存效率,但镁基固态储氢吸放氢需要较高温度,当前应用于加氢站储氢和分布式发电储能方面,还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上海氢枫创新镁基固态储氢罐,完美兼容公路、铁路或水路的大容量、高效率、高经济性运输,增强了其实用性和易用性。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