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外行“搅局”行家跨界,光伏产业该如何接招?

   2023-12-04 世纪新能源网刘婧媛15240
核心提示:随着新能源一体化基地的大规模开发,风、光、储业务的融合发展也将成为众多企业的选择

“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这是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描述的一个现象。

如今,在高景气的光伏行业,似乎也出现了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处于“城中”的众多光伏企业,在面对严重的内卷之势和产能过剩,纷纷苦不堪言,试图寻找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是站在“城外”的不少企业,眼馋于城内发生的一切,试图进入其中。

光伏行业,似乎也变成了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但是,在光伏行业陷入“围城”效应之际,各家企业已嗅到一股寒意,光伏市场似乎凛冬将至。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突破口?如何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存活下来?如何在未来进一步做大做强?成了每一个光伏企业所要思考的问题。

光伏跨界乱象

有画饼 有圈钱 有实干

近几年,光伏产业热度越来越高,也越来越“乱花渐欲迷人眼”,与产业一起热起来的还有跨界乱象,许多企业纷纷踏足光伏产业,相继有农业、服装、地产、医药、玩具、园林设计等企业进军光伏产业,投资、参股、自建新厂、不一而足,繁复多样,然而,能成功跨界并能分得一杯羹的并不多。

在众多跨界光伏企业的身上都有两个共通点,一是,布局多赛道,激发企业经济新动力,二是,主业低迷,业绩亏损,谋求转型,实现逆风翻盘。

不管出于何种目的,目前的光伏跨界可谓是乱象纷呈。

近日,星光股份拟以3000万元跨界从事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的投资、开发和运维服务,在面对动辄斥资百亿投资,似乎这样的跨界有种试水的感觉。

兽药企业绿康生化跨界光伏已有一年,主营薄膜复合材料及光伏配套组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安装,但并未凭借跨界实现扭亏为盈。

在面对前仆后继的跨界者们,还有部分刚跨入光伏行业的门槛便“鸣金收兵”,乳业皇氏集团、印刷油墨企业乐通股份、奥维通信等纷纷通过股权转让、缩减持股、终止投建等方式退出光伏板块。

难道跨界光伏就没有成功的吗?并不然,只是成功案例并不多而已。

跨界转型最成功的莫过于钧达股份,跨界转型中游太阳能电池环节一年之余,目前已跻身国内太阳能电池片领域出货TOP5行列。

也有如煤炭化工企业宝丰集团斥资390亿元布局硅料、电池、组件全产业链,经过长期的前期建设,目前项目一期已顺利投产。

对于新晋跨界企业而言,在面临技术壁垒,产能爬坡艰难,成本曲线陡峭等考验,有些企业“无疾而终”,有些企业艰难前行,有些企业站稳脚跟,总之,现阶段的光伏行业,并不是发展之初,在赛道拥挤之下,跨界更多的是负重前行。

风电奔赴光伏 开辟第二战场

同为新能源领域的风电,近些年似乎也不甘于沉浸在自身行业,开启产业链延伸及业绩增长需求,越来越多的整机商踏足光伏领域,曾几何时的情同手足,如今变成竞争对手。

回顾风电和光伏的发展历程,从2010年到2022年的光伏和风电年新增装机量统计图可以看到,光伏发展势头要好于风电,尤其是近几年,尽管风电年新增装机量不断增长,但光伏却以高阶态势增长。从2016年以来,光伏新增装机量6年赶超风电,面临这样的竞争格局,风电想要保持竞争优势,于是筹谋奔赴光伏产业,开辟第二战场。

三一重能作为风电龙头企业,旗下子公司布局光伏全产业链,覆盖除多晶硅以外的全环节,具备了从拉晶、切片、电池到组件的自主研发与生产能力,实现光伏产业垂直一体化。计划三年完成50GW的全产业链布局,其中,国内产能20GW、海外产能30GW。

明阳智能跨界光伏便直指核心产业,布局年产5GW异质结电池和组件,成为光伏行业之外最大的异质结产能规划,目前已投产下线,预计在2024年将实现的N型规划产能30GW。另外,明阳智能在储能方面也有布局,已实现储能系统出货达到1087MW。

另外,金风科技与远景能源也在大举进攻光伏电站开发领域,其中,金风科技在今年,与秦皇岛经开区签订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项目的投资协议,总投资金额133亿,其中光伏产业部分总投资为40亿元;而远景能源跨界光伏电站的第三方监控管理平台,针对分布式光伏项目进行投资,在储能方面,远景能源已推出315Ah储能电芯产品。

此外,运达股份、中车集团、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均涉足储能领域,并实现投产。

可以看出,风电整机商跨界光伏起步较早,是由于同处新能源行业,对于行业发展动向嗅觉较为灵敏,随着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风、光、储、氢可再生资源将协同发展。

电池行家布局储能

是“跨界”还是“互补”

随着风电、光伏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新型储能需求空间迅速打开,储能产业成为无可争议的能源风口,据统计前三季度,我国储能电池销量为57.6GW,其中出口11.4GW,远高于去年同期;10月储能电池出口环比增长34.9%。

越来越多的企业跨界到储能领域,如果说外行跨界储能是“隔行如隔山”,面对技术壁垒、复杂竞争态势等诸多因素前途未卜,那么电池企业布局储能赛道,颇有一些自家兄弟,一争高下的意味。

跨界储能的电池行家分为两大阵营,一类是动力电池,一类是锂电池。

动力电池阵营的企业早先布局储能有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远景动力,这些企业目前已成为储能电池出货量前十,可以看到,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几乎全部进入储能领域,

此外,中创新航、欣旺达、蜂巢能源、力神电池、拓邦股份、正力新能等已经实现储能电芯出货;而孚能科技、天能电池、星恒电源发布了储能电芯产品。

锂电池阵营中南都电源、鹏辉能源、派能科技、赣锋锂业均已纷纷踏足储能领域,并已形成了庞大的产能,预计到2025年将形成超200GW的产能规划。其中,鹏辉能源在布局储能赛道后,近期又有新动作,计划进一步扩张在光伏领域的版图,将部署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与销售。

总体来看,最早关注储能赛道的是各大电池行家,除了动力电池和锂电池企业跨界储能外,还有消费电池企业也布局储能,其中德赛电池的储能电池已于5月投产;珠海冠宇、宁德新能源储能电池已小规模供货。

越来越多的电池企业竞相切入储能赛道,似乎是在补足短板,并不像跨界,尽管在技术上存在差异性,但相比隔行跨界,电池行家进入储能领域,具有一定的重合度,能更快适应新赛道,从而能尽快达到投产和盈利。

光伏产业见招拆招

反向涉足风电、储能

只守不攻的战役,只能被动挨打,如果说外行跨界光伏大多只是“搅局”,那么,同为新能源领域的风电、电池产业涉足光伏,则需谨慎应对。在面对如此复杂的跨界浪潮中,光伏企业没有坐视不理,积极布局向下游储能业务延伸,并向风电领域踏足。

晶澳科技作为光伏行业头部企业,在今年投资内蒙古鄂尔多斯绿电项目,配建市场化并网风电项目37.5万千瓦,储能规模不低于7.5万千瓦/30万千瓦时,这也预示着晶澳科技成为风电“新军”。

在今年7月,晶科科技首个陆上风电项目新疆达坂城100MW风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与此同时,晶科科技不断在风电市场开疆拓土,先后斩获黑龙江、内蒙古、云南等陆上风电项目,并且与华能集团合作开发的海上风电项目也获得批复。

此外,东方日升也布局风电领域,首个风电EPC项目——越南得和50MW风电项目投产运行,形成风光耦合综合利用一体化产业链。在今年4月,东方日升拟在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其中项目完成后预计新增风电电站705MW。

光伏企业在积极拓展风电领域的同时,还有很多企业延伸下游储能产业链,而对于光伏企业踏入储能,更多是为了布局全产业链结构,进一步巩固垂直一体化。从下游客户端来看,光伏下游终端与储能下游终端重叠性比较强,这也许是众多光伏企业布局储能的初衷。

据不完全统计,光伏企业布局储能赛道有20余家,这其中有光伏组件制造商晶科能源、协鑫集团、东方日升、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多集中在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以及电芯方面,另外,逆变器厂商如阳光电源、德业股份、锦浪科技、固德威等布局储能逆变器等领域。

在光伏行业内,看惯了众多企业跨界光伏,而身处在光伏行业内的企业们,也在不断寻求突破延伸业务,但并没有像一些跨界光伏企业,贸然隔行跨界,而是在隶属于新能源领域的风电与储能,在自身产业链完备的情况下,延伸至整个新能源领域,提升竞争优势,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随着新能源一体化基地的大规模开发,风、光、储业务的融合发展也将成为众多企业的选择。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