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风光氢储一体化发展热度空前

   2023-11-20 高工氢电辛友11620
核心提示:随着风光储氢一体化布局逐步落地,以风电、光伏、氢能、新材料以及配套储能为代表的新业态、新兴产业趁势扬帆。

随着能源变革的深入推进,市场愈发推崇发展风光氢储一体化,来提升新能源利用效率和消纳能力。

10月26日,国家能源集团首个风氢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实现了可再生氢“制储输用”全链条一体化运营。该项目投产运行后有望真正实现可再生氢“制储输用”以及耦合氢能应用场景“最初一公里”一体化运营。这只是我国风光储氢协同发展的一个缩影。有测算显示,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50亿千瓦左右。风光、氢能与储能将进一步融合发展。

当前我国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有哪些?能带来怎样的效益?这对企业而言是否一个重要的投资机会?

风光氢储一体化热度空前

风光氢储是将风电、光伏可再生资源用运输更方便,存储容量更高的氢储方法来保存能源。当前,推动新能源规模化发展,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正在成为能源行业的“主线任务”。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烈锦指出,能源体系的绿色低碳转型是今后的必由之路,需要革命性、颠覆性能源科学理论与关键核心技术,才能推动构建氢电互补能源体系。他认为,氢储能是未来大规模储能的必然选择,其产生的氢气还能够用于其他工业过程,具备广阔发展前景。

去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在《“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充分发挥大规模新型储能作用,通过‘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多能互补模式,促进大规模新能源跨省区外送消纳,提升通道利用率和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此后,内蒙古、新疆、吉林、河北等多地开展风光储氢示范项目建设,产业热度空前。

据统计,目前国内有数十个项目正在推进,总投资超过一千亿元。以下为近期国内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最新进展情况(来源网络公开资料,统计或有疏漏):

从以上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不难看出,这些项目投资规模巨大。据悉,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含低比例储能)的单位投资在5元/W左右,但一个典型的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配置的500MW风光单元仍需25亿元投资。加上电解水绿氢单元和化工单元,整个项目的投资约为50亿元左右。尽管投资规模巨大,但并未降低企业的投资热情。除上述表内企业外,中石化、中石油、中煤、大唐、中核等大型国有能源企业也纷纷投入巨资,建设“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风光氢储一体化社会性和经济性效果显著

2020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到,通过新能源就地开发消纳,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结构、有利于促进边疆地区繁荣稳定,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

以鄂尔多斯库布其40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为例,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发电量10.5亿千瓦时,按照80%制氢,实现年生产绿氢15460吨/年,全部用于下游绿色新材料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节约标准煤约16.13万吨,相应减少烟尘排放量约6.67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为33.35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17.34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约为37.32吨。

而且,绿氢对于风光的消纳,有助于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大量弃风、弃光导致的弃电是发展电解水制氢的有利条件,尤其是西北、东北及西南等可再生能源较为充足的区域,每年的潜力制氢能力可达百万吨。国家能源集团数据显示,利用当地废弃风光电和富余电力进行水电解制氢,其制氢所需电力成本可低于11元/kg,具有很高的经济性优势。

这将有助于把新能源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地区产业全面发展的优势。目前,内蒙古正在全力推动绿氢“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绿氢生产输出基地、氢能装备生产制造基地、燃料电池重卡示范基地、绿氢多元应用基地、氢能技术研发基地。目前,内蒙古已批复实施风光一体化制氢项目31个,绿氢规模54万吨、占比超过全国的50%。

正视风险,才能做强做大

随着风光储氢一体化布局逐步落地,以风电、光伏、氢能、新材料以及配套储能为代表的新业态、新兴产业趁势扬帆。同时,也带动了上下游一批项目投资方、设计方、设备提供方、运维方等不同环节的企业进入该领域,使得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变得更加活跃。

对企业而言,谁能找到机会率先发力,谁就将掌握发展先机。目前,已有多家光伏、风电巨头企业纷纷涉足氢能领域。隆基股份和阳光能源先后进军绿氢最关键设备-水电解槽。风电领域,金风科技和明阳风电也携百亿资金转战氢能。在头部企业的带动下,众多制造制造也开始在氢能各个产业链环节布局,希望赶上氢能风口。

然而,在一片繁荣的背后,企业也必须看到其中暗藏的风险。从绿氢制备、储运到下游规模化应用均属于重资产项目,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而且当前绿氢价格劣势明显,在工业用氢对氢气价格敏感度高、交通领域用氢规模小的背景下,企业面临氢能业务近期及中期盈利性的巨大挑战。

国能能源研究院院长张福龙表示,企业要理性看待这一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变化,不要盲目追随,而要掌握适合自己公司发展的业务和节奏。无论是风电、光伏,还是储能、氢能,都要考虑怎么让它们互相配合,怎么让清洁能源份额变得更大、更稳,而不能让各能源品类之间造成无谓的内耗。

当前我国风光氢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尚处示范阶段,相关项目的投资经济性还存在不确定性,企业必须正视氢能行业发展初级阶段面临的技术、政策、需求、成本、基础设施等相关风险,明确企业发展氢能业务的长期愿景与目标,制定相适应、可落地的发展路径,逐步做大、做强。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