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天威“海外抄底”真相:买货买成股东 被迫收购

   2011-06-07 20970
核心提示:在这场离奇债转股的背后,是一份大胆付出不计风险的不平等合约一起曾被媒体评价为成功抄底海外的收购,如今骑虎难下。2009年10月,天威

在这场离奇债转股的背后,是一份大胆付出不计风险的不平等合约

一起曾被媒体评价为“成功抄底海外”的收购,如今骑虎难下。

2009年10月,天威集团旗下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天威新能源)宣布成功收购美国太阳能原材料供应商Hoku Scientific公司(下称Hoku),这被一些业内分析人士视为中国光伏行业低谷期“令人振奋”的资本运作。

2011年5月20日,在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对17家央企的审计报告中,天威新能源收购Hoku的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在当年,这桩收购原本是为掩盖巨额交易损失不得已而为之。据审计署披露,隶属央企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下称兵装集团)的天威新能源于2008年3月未经慎重决策,与境外某公司签订10年期、4.68亿美元购货合同,并已预付7900万美元(约合5.13亿元)货款。

2009年,该境外公司濒临破产,无法履约,天威新能源便以债转股方式控股该公司,并又投入近1亿美元(约6.5亿元)。但因项目后期投资缺口巨大,截至审计日仍未能建成达产,前期1.79亿美元(约11.7亿元)投资面临风险。

据财新《新世纪》从接近收购的权威部门获悉,这桩收购报至国家发改委时,曾有部门提出反对意见,并启动对收购项目的调查,但未能阻止收购。

Hoku“画饼”

审计署报告当中提及的“境外某公司”即Hoku。财新《新世纪》记者了解到,Hoku公司2001年3月在夏威夷注册成立,主业是燃料电池、光伏组件安装,2005年8月5日在纳斯达克上市。2006财年,Hoku(HOKU.NASDAQ)净亏损134.4万美元。上市至今,从未盈利。

2006年5月30日,Hoku宣布进入太阳能及多晶硅行业。2007年5月,Hoku开始在美国爱达荷州建设一条预期总投资4.09亿美元、年产4000吨的多晶硅生产线。一期计划至2010年3月投资3.35亿美元,形成产能2500吨;二期计划至2010年底投资7400万美元,最终达到4000吨多晶硅产能。

一位参与过对Hoku公司评估的专家在接受财新《新世纪》记者采访时透露,为了发展多晶硅,Hoku聘请了三位在多晶硅厂有生产经验的退休人员任生产技术顾问,并请来曾在美国三菱多晶硅厂工作的人员进行项目设计,对外号称要建设全球一流的多晶硅生产线。

作为一家美国创业板上市的小企业,Hoku的资金实力非常有限。公司上市仅筹得2100万美元(约1.37亿元人民币)。截至2007年6月底财务报表显示,Hoku总资产3783.90万美元,年收入不过536.80万美元(3489.20万元人民币)。公司工作人员不到20人。

但那是在太阳能概念正如日中天的时候。还在工厂筹建阶段,Hoku就签署了约19亿美元的生产订单。签约客户包括日本三洋电机、德国Solar-Fabrik及无锡尚德、江苏林洋、江西晶科、上海艾力克新能源等中国光伏厂商。

2008年,随着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多晶硅市场需求急剧扩大,价格一度从2002年的10美元/公斤暴涨至500美元/公斤。光伏企业为了规避原材料涨价风险,普遍与上游厂商签订长单。无锡尚德、江苏林洋、江西晶科、上海艾力克新能源等都与Hoku签订了为期十年的多晶硅长期采购合同。其中,江西晶科的采购金额达2.98亿美元,无锡尚德的采购金额更高达6.78亿美元。Hoku建设多晶硅厂的资金,主要就来自于这些长期订单支付的定金。

不平等合约

在Hoku的客户中,天威新能源是惟一有国资背景的企业。其母公司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天威集团)由原保定变压器厂转制而来,2002年开始涉足太阳能光伏产业。

2007年,兵装集团全资收购天威集团后,在成都双流县投资72亿元组建了天威新能源,生产和销售太阳能下游产品晶体硅硅片和光伏相关产品。

2008年初,多晶硅价格狂飙,一天一个价。“天威新能源急着找原料,听说Hoku将建一个大产能的多晶硅厂,又看它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无锡尚德等国内光伏龙头企业都签了约,没有仔细调研,立马也签了协议。”一位曾经接近天威集团的人士称。

2008年8月5日,天威新能源与Hoku公司的全资子公司Hoku Materials Inc (下称Hoku材料公司)签订了长达十年的合同,总货款2.84亿美元(约18.46亿元人民币),约定第一批货物将于2010年上半年发出。当时,Hoku的多晶硅生产线刚刚投建。

根据合同,天威新能源需在2008年8月先付1500万美元(9750万元人民币)定金;到2008年11月15日前,再提供1500万美元定金;2009年1月15日,再提供1000万美元(约6500万元人民币)定金;待第一批多晶硅发货时,提供500万美元(3250万元人民币)定金。

2008年9月16日,天威新能源又与Hoku材料公司签订了第二个为期十年的供货合同,合同协定供货期从2010年第二季度开始,采购总额为2.27亿美元(约14.76亿元人民币)。

此前,天威新能源被要求在2008年9月提供1000万美元的定金,在2008年12月15日提供1200万美元(7800万元人民币)定金;2009年4月30日提供1200万美元的定金,首批供货时提供200万美元的定金。

截至2009年初,天威新能源向Hoku支付的包括定金在内的所有预付款已达7900万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Hoku与其他国际合作伙伴签订的合同内容,其中关于权责的规定与天威新能源的大相径庭。

比如,在Hoku与天威新能源签署的这两个合同中,均提到天威新能源“无论提货与否均须付款”(Take-or-Pay Contract),否则就要支付违约金。但是在Hoku与日本三洋公司、德国Solar-Fabrik公司签订的合同中,均协定“合同执行以收到货物为准”。

以三洋为例。三洋与Hoku公司2007年1月签订合同,总货款3.7亿美元。合同于2009年1月开始执行,三洋需提供首批定金200万美元,且总货款的30%将存在由双方共管的夏威夷某银行账户。合同中还提到,由于Hoku公司需借债1.3亿美元建设厂房,如果六个月内无法筹措到配套资本金,无法成功建厂,或者Hoku产品质量不合格或产量没达到要求,将把首批定金及共同账户的资金归还给三洋。

被迫债转股

尽管接受了条件如此苛刻的合同,天威新能源还是未能获得顺利履约。

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际光伏市场形势急转直下。2009年国际多晶硅价格暴跌,一路下滑至2010年4月的最低点50美元/公斤。

“Hoku这类企业本身没有雄厚的资本,完全靠长单定金来进行项目建设。金融危机一来,需求萎缩,没有客户愿意签订长单合同,也就没了定金来源,项目建设就面临停工。”接近天威集团的上述人士称,当时Hoku的老客户担心合同无法按期履行,纷纷要求返还预付款,导致其资金链更加紧张,一度因拖欠工程款4835.5万美元濒临破产。

按合同金额算,无锡尚德应是Hoko在中国最大的客户,根据无锡尚德2007年6月与Hoku达成的6.78亿美元十年供货合同,无锡尚德共需支付3000万美元的定金,但截至2009年,无锡尚德只支付了200万美元。2009年双方修订了合同,无锡尚德不再提供原先约定的3000万美元定金。

2009年6月11日,Hoku在收盘后宣布,因3.9亿美元的多晶硅厂建厂预算仍有资金缺口无法填满,加上太阳电池产业与多晶硅现货价均面临跌价压力,冲击到合约市场的需求,多晶硅厂能否顺利完工已出现变数,甚至公司在未来12个月内能否经营下去也成了问题。

“其他民营企业或上市公司对Hoku的预付款额都不算太大,危机之后也赶紧做了调整,所以Hoku要破产,别人不急,只有天威新能源急。”接近天威集团的人士对记者说。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担心此前支付的7900万美元预付款无法追回,一方面也想乘机绕开关税壁垒,直接进军美国市场,天威新能源提出“债转股”收购Hoku。

2009年9月28日,双方签署正式收购协议。根据协议,天威新能源将其已付的7900万美元预付款中5000万美元转为Hoku股票及权证,在Hoku占股60%;同时,以每股2.52美元的价格另外认购1000万股Hoku股份,行权期七年;此外,将为Hoku提供5000万美元债务融资,并承诺必要时协助取得更多融资。Hoku取消天威新能源预付款中的5000万美元采购款,并承诺天威新能源未来采购多晶硅一年的价格降低11%。

收购需要得到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的批准。财新《新世纪》记者了解到,当时发改委、能源局的有关官员认为,在国家严格控制国内多晶硅产能增长明显过剩的情况下,还去境外投建多晶硅,“这本身就与政策不符”。

“当时天威新能源认为Hoku的多晶硅生产技术较成熟,工艺高效、节能,生产成本较低,用已不可能收回的预付款转为投资控股,可以尽量避免损失,同时还能获得Hoku的多晶硅生产技术,并推动天威新能源的国际化进程。”接近天威集团的人士告诉记者。

发改委为此专门成立专家组对Hoku进行调研评估,调研结果认为,Hoku采用的多晶硅技术虽是传统的改良西门子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产品质量、生产工艺技术等方面并不具有先进性。“综合其技术水平、资金保障等考虑,不值得国内企业冒险收购。”一位参与过调研的专家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

截至2009年6月30日,Hoku多晶硅生产线一期建设项目已完成约2.43亿美元工程量,已支付项目款1.94亿美元。当时,天威新能源还提出沿用Hoku “定金模式”的运营思路,即再投入1.09亿美元实现4000吨产量,继续寻求客户预付款用于项目建设。

天威新能源总经理郭爱华操盘了此项收购,郭曾担任天威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天威保变(600550.SH)的常务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助理。收购行动亦得到了天威集团总经理、天威保变董事长丁强的支持。

最终,国家主管部门审批通过了天威新能源收购Hoku的项目。2009年12月,天威新能源认购Hoku定向增发的约3338万股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当天,Hoku股票上升83.6%,从1.79美元升至3.93美元。

资金无底洞

被天威新能源收购之后,2010年4月29日,Hoku生产出第一批518公斤多晶硅材料。然而目前生产出的数量与当初计划的2500吨相差甚远,要达到计划规模,还需投入大量资金。

“收购Hoku公司,或许将成为天威新能源投入的一个无底洞。”上述曾参与调研专家称,即使Hoku可以如期达产,改善其经营状况仍是相当大的挑战。据Hoku2010财年年报,当年收入260.6万美元,亏损543.2万美元。

截至2010年6月30日,Hoku在多晶硅厂上投入了大约2.85亿美元的资金。该多晶硅厂建设的总投入预计在3.9亿美元到4.1亿美元之间。

在天威新能源的担保下,Hoku已经获得了多笔贷款。2010年6月,Hoku从中国建设银行纽约分行获得2380美元的贷款。2010年5月,中国民生银行给Hoku材料公司贷款2000万美元。同年8月,民生银行给Hoku第二笔贷款1000万美元。这些担保贷款亦加大了天威新能源自身的财务风险。

此外,在多晶硅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并不具备成本优势的Hoku能否获得足够定单以维持其“定金模式”也令人担忧。

2009年,中国国内多晶硅产能已由2008年的2万吨扩张到4.4万吨,在建产能达6.8万吨。考虑到还有一批未开工和规划项目,预计以后几年国内多晶硅产能还会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已建、在建及规划的多晶硅产能合计可达20万吨。而预计到2011年多晶硅需求约4000吨,但届时国内多晶硅产能可达10万吨,产量可达3万吨,产能明显过剩。

上述专家称,当时天威新能源收购Hoku的项目可行性报告中称,Hoku多晶硅的生产成本是35.66美元/公斤,其实算上建筑工程折旧以及维修费用等,成本达到了41.42美元/公斤,“这缺乏竞争力,现在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成本是30美元/公斤”。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