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国家“设大局”!十万亿投资靠谁撑起半边天?

   2023-09-12 国际能源网微信公众号15102
核心提示:全球经济增长,很大一部分就来自新能源革命

从古今中外的人类社会发展现状来看,“政策”历来就是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或目标而制定的行动准则、行动纲领和行动导向。自2023年7月以来,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公布,让市场的目光聚焦在新能源领域。对于上述政策的发布,很多人不禁产生疑问:政策密集究竟释放了什么信号?

展望2023年,如何稳中求进发展新能源?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发展中的市场动向如何?火电和新能源将如何调整和配置?中国能源转型与发展面临哪些挑战和创新机遇?“十四五”规划下,实现双碳目标和新能源、综合能源的发展路径有哪些?

9月21日-22日,2023第二届中国(河北)新能源产业峰会

10月10日-20日,2023第八届中国光伏产业论坛&2023第二届中国储能产业论坛为您揭晓答案!

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

7月24日,国家发改委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

7月3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依法惩治和预防民营企业内部人员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犯罪、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意见》。

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8部门发布《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

民营经济相关政策短期内爆发式发布,或许是在释放一个信号——在三年疫情磋磨下,中国经济想要恢复元气,民营经济不可或缺,在新能源领域同样如此。

新能源产业当前问题需理顺政策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新能源产业发展成为各国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而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国家,中国在新能源产业中也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有目共睹,随着城市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日益提升。然而,传统能源的不可再生以及难以规避的污染问题,使新能源逐渐成为替代传统能源的主要发展方向。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效率,而能源效率的提高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大力?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众所周知,世界能源工业的发展,已经经过了由薪柴到煤炭、再由煤炭向油气的两大转变。在目前能源紧缺状况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世界各国都在加紧抢占新能源开发的制高点。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发展模式。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关键技术的突破。其中,太阳能技术、风能技术、生物质能技术等是比较成熟的技术,而海洋能技术、水能技术、氢能技术等是正在快速发展中的技术领域。

尽管优势明显,但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加速期。然而由于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企业之间竞争非常激烈,导致行业竞争加剧。与此同时,新能源产业中缺乏差异化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通过价格战来展开,对于整个行业造成了不良影响。

其次,技术创新不足。尽管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生产技术在不断进步,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具体来看,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技术水平主要集中在制造环节,对核心技术和高端装备的开发还不够重视。这也导致了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比较劣势的位置。

业内人士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政策的转变。为了解决新能源政策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政府需要理顺政策结构,使得新能源政策更加贴近市场需求。与此同时,新能源产业更加需要构建长效机制,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稳定新能源市场环境。而来自政策方面的扶持是国家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最为直接的方式。例如:政府可以出台各种税收优惠政策、补贴政策、贷款政策等,鼓励企业投资新能源项目。

民营经济刺激能源产业增长

民营经济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据初步统计,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

然而,放眼当下,很多行业发展已经过了高峰期,开始进入夕阳阶段,不适合做大资本价值投资,整体社会投资回报不高。数据显示,2022年,民间投资增长0.9%,占整体投资比重为54.2%。而在2023年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速和占整体投资比重均有所下降。

业内人士认为,能源战略的实施、能源发展方式的转型关键在改革。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发挥好政府在市场监管、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作用,推动能源的生产和消费革命。特别是在疫情后要重塑经济,创新是关键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民营企业在这一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电动汽车和锂电池等近年快速崛起的行业,几乎都是民营企业的能力显现。

2023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路狂飙。1月至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459.1万辆和45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0%和41.7%。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80.5万辆和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6%和31.6%,市场占有率达到32.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个人在开始做一项工作之前就要有周密的计划、充分的准备,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困难都要有应对的预案。对于国家而言,有序引导民企走向高增长的新能源行业也要做出全面准备。究其原因,支持民企投资新能源领域,越来越涉及深层的体制机制调整的问题,而过去积压的诸多问题也到了纾解的关键时期。

2022年11月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支持民间投资参与102项重大工程等项目建设。已确定的交通、水利等项目要加快推进,在招投标中对民间投资一视同仁。鼓励民营企业加大太阳能发电、风电、生物质发电、储能等节能降碳领域投资力度。

值得关注的是,自7月以来,支持民企的一系列政策接踵而来。从一系列重磅中央文件的出台来看,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做优做强的意图已非常明显。

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重大部署,明确了提振民营企业信心以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路径。该文件提出了31条具体举措,涵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政策支持、法治保障,以及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等八个方面针对能源领域。《意见》明确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减碳技术和服务,加大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能等领域投资力度,参与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

而在7月24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提出,发改委将在交通、水利、清洁能源、新型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现代设施农业等领域中,选择一批市场空间大、发展潜力强、符合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政策要求、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细分行业,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组织梳理相关细分行业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投资管理要求、财政金融支持政策等,向社会公开发布,帮助民营企业更好进行投资决策。

8月1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发布的《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中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攻关,牵头承担工业软件、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基因和细胞医疗、新型储能等领域的攻关任务。

业内人士指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未来民营经济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让不少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阻,面临一些发展困难和挑战。例如:以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是重资产产业,对资金需求规模大、数量多。一旦民营企业在资金方面出现问题,产品研发、扩产、日常经营都可能会受到影响。故此,如何在政策方面给予民企更多的支持,是能否吸引民企投资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关键因素之一。

民营企业成为储能主力

为了实现“30·60目标”,我国决定将逐步建立新能源为基础的新型电力系统。近年来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迅速,装机占比已经从2011年27.7%提升至2021年45.4%。

与传统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发电普遍都有间歇性、波动性问题。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的进一步提升,保障能源稳定性的需求明显提高。而这也使得如今储能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不难发现,较之新能源其他领域,近年来的储能赛道显得尤为耀眼。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3日,所属行业为储能的正常运营范围的相关企业为122630家。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前八个月的企业注册数量,已接近2022年。

据统计,大部分储能企业的注册资本集中在1000万-5000万范围,这也就意味着,在储能行业里,中小型企业仍然是主力。而在企业类型上,民营企业数量达到了109884家,远超其他企业类型。值得注意的是,三年以内注册的储能企业占总数的70%,显示出近几年储能行业的火爆程度。特别是成立不到一年的企业数量,几乎占据了总数的一半,可以说储能行业进入了快速扩张期。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储能行业可以呈现出如今的快速发展之势,离不开政策的助力。

2022年6月1日,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其中提到“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超过50%,同时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达到33%。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共计24个省市和自治区发布了“十四五”期间的储能发展目标,合计约67GW。按照大于等于2h装机时长估算,到2025年,这些地区将累计实现储能装机规模近130GWh,已经远超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提出2025年达到3000万千瓦的目标。

源于华安证券报告

据华安证券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国共推出了28项储能补贴相关政策,涉及包括浙江、广东、福建、重庆在内等17个城市。其中,浙江、广东的补贴政策数量位列前二。

就补贴类型而言,按照补贴依据,储能补贴可分为充电量、放电量、装机容量、一次性补贴以及项目鼓励扶持性补贴等若干种类型。重庆、浙江、福建、广东、四川成都、河南等地均提供了大额一次性补贴;新疆、江苏常州、浙江温州等地则根据储能电站的放电量予以投资主体一定的补助;其余地区的储能电站则需要参与电力辅助服务获得辅助服务费,获取此类补贴的门槛更高,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储能“建而不用”的风险。

从近期储能行业全国及各地区的政策来看,国家层面的政策以技术导向为主,地方性的政策以补贴和鼓励为主。储能政策的出台大幅提升了储能行业的发展潜力,这不仅为行业带来了政策支持,也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各国都在调整新能源政策

放眼未来,全球经济增长,很大一部分就来自新能源革命。据专业人士估算,这将引发数百万亿的投资。随着新能源跟人工智能的结合,将在新能源汽车、氢能、光伏太阳能、智慧物联网等领域,催生多个十万亿规模的产业。而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也使得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很多地区最便宜的能源选择。这个转折点,不仅仅是简单的能源替代问题,而将引发一场绿色工业革命,并将对全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产生巨大变化,而各国均在积极调整新能源产业政策:

美国加大对新能源电厂、公交、城市基建等多个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并采取税收优惠、投资补贴等多种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化学电池、先进储能、氢能等制造业回流;

欧盟一直以来注重能源结构转型,提倡绿色、低碳、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先后出台《欧盟未来三年能源政策行动计划》(2007至2009年)《能源与运输发展战略》《气候行动和可再生能源一揽子计划》《能源路线图2050》《欧洲绿色协议》等系列政策,旨在促进新能源行业发展,实现气候目标。

日本自2010年以来发布《绿色增长战略》《2030年能源供需展望》,并定期出台《能源基本计划》等系列政策规划,旨在推动日本新能源产业和技术的高质量稳定发展。

韩国聚焦培育可再生能源、氢能源、能源IT等三大能源新产业,并积极推动能源技术向下游扩散,努力将新能源优势转换成低碳生态产业优势,提升韩国企业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

正所谓:独行快,众行远!有行业人士指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可以增强产业的韧性,还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更能有效面对经济风险和下行压力。而这也是新能源行业亟需民企投资的关键所在。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2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