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安徽:直面挑战 打造世界级光伏储能先进制造业集群

   2023-09-01 安徽日报6070
核心提示:安徽光伏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360.2亿元

      3年前,已在光伏行业深耕二十余载的徐晓华,带领核心技术团队落户宣城,创办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他没想到,短短3年时间,华晟新能源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创业公司,成长为光伏独角兽企业。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安徽在光伏这条“追光逐日”的赛道上,跑出了让人惊艳的速度。

  今年上半年,安徽光伏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360.2亿元,同比增长108.6%。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全球“双碳”战略实施叠加在一起,把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能源技术创新推上了“风口”。在全球前所未有的能源大变局中,光伏能源越来越成为传统能源替代的主力军,产业技术创新方兴未艾。

  作为全国较早重视并发展光伏产业的省份之一,安徽抢抓光伏产业发展战略机遇,已形成从硅片、电池片、组件及配套,到逆变器、储能、系统集成及应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布局,并在光伏玻璃、电池片、组件、逆变器等环节加快构筑竞争优势。

光伏产业的版图上 安徽板块不容忽视

   前不久,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重达90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漂洋过海,出口至保加利亚。

  “目前,我们已经为保加利亚500兆瓦的光伏电站供应了全部的异质结组件。”8月11日,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晓华说,“上周,宣城三期组件项目首台设备搬入,加上之前已经投产的两期组件项目、四期电池项目、两期硅片项目、一个研发工厂,3年时间,我们在宣城已建成了10个异质结智能化工厂。异质结组件的总产能将在8月超过10GW(1GW为100万千瓦)。”

  今年以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走俏海外,成为安徽外贸增长的新动能。

  合肥海关副关长姜开源介绍,当前,全球对绿色低碳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对“新三样”产品的需求进一步释放。“在‘新三样’出口中,太阳能电池出口尤为亮眼。上半年,我省出口太阳能电池12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姜开源说。

  在中国乃至全球光伏产业的版图上,安徽板块不容忽视,这不仅体现在外贸上。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安徽光伏电池实现产量约30GW,占全国比重超13%;光伏组件产量约54GW,占全国比重约26%;光伏玻璃实现产量约630万吨,占全国比重近55%。

  如果这些数据还不能充分说明安徽在光伏产业的地位,那再看看龙头企业。

  全球出货量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已有7家玻璃企业、4家电池片企业、5家组件企业和2家逆变器企业在安徽布局发展。2022年,阳光电源、合肥晶澳、滁州隆基、滁州晶科、合肥通威、东方日升、安徽晶科7家龙头企业营收均超过百亿元。

  今年上半年,阳光电源、合肥晶澳、滁州隆基等10家光伏龙头企业合计营收超千亿元,同比增长近100%;贡献营收增量超过500亿元,占全省光伏行业营收增量超过70%。

  “我们依托合肥、上海等六大研发中心,持续推进产品迭代、品类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同时进一步完善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络,业务全面覆盖地面电站、工商业、户用三大场景,在欧美、亚太、中东等主要市场占有率均保持领先。”阳光电源有关负责人介绍,前不久,权威数据咨询机构标普全球公布了2022年全球光伏逆变器企业出货量排名,阳光电源以77GW的成绩再夺全球第一。

  从产业链上看,目前,我省已形成从硅片、电池片、组件及配套,到逆变器、储能、系统集成及应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布局,并在光伏玻璃、电池片、组件、逆变器等环节加快构筑竞争优势。这也表示我省已经将光伏产业的上、中、下游企业聚拢到一起,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光伏产业良好的发展态势,既得益于高度景气的行业大背景,更与我省科学、超前的产业布局密切相关。

  2021年,我省就出台了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从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强化高端产品供给、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打造优良产业生态等多个方面发力,大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现全省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省是全国较早重视并发展光伏产业的省份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便诞生了阳光电源等光伏企业。”安徽省经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央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全省抢抓光伏产业发展战略机遇,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特色发展、龙头带动集聚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发展之路。

追“光”而行 “链”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制绒、扩散、退火……近日,在东方日升(安徽)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块块硅片经过多道工序流程之后,化身为一张张高效单晶PERC电池片。

  “企业自落户以来发展迅速,2022年实现产值118亿元。‘年产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为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一种N型硅片电池技术)路线,该项目已有部分产能投产后进入爬坡阶段,首线电池片平均效率达25%。”东方日升企业事务部经理张朝寅说,目前二期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预计今年建成投产。

  在滁州,不仅有东方日升,还有隆基、福莱特、亚玛顿、晶科、福斯特等光伏产业头部企业。

  为什么滁州能吸引如此多的龙头企业?起因是当地有矿。

  公开资料显示,滁州市凤阳县以石英砂资源优异闻名。石英砂覆盖面积达80平方公里,远景储量在100亿吨以上,二氧化硅含量达99%以上,储量、品位和开采价值均居全国前列。

  石英砂则是生产光伏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其品质对于光伏玻璃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百亿吨级的石英砂资源对光伏企业都有着绝对的吸引力。

  时间拨回到2018年,滁州迎来光伏产业领军企业——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单晶硅产品制造商隆基乐叶;2019年12月,晶科能源太阳能光伏项目基地落户滁州;2020年11月,东方日升在滁州投资建设的年产5GW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项目正式开工……

  面对光伏产业这一新“风口”,滁州利用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通过产业链招商加快产业集聚,先后招引一批光伏产业头部企业落户,构建起日趋完整的产业链。

  “我们企业处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中游位置,落地滁州发展,是看中了滁州的产业链优势,与我们相关的上下游企业有二三十家,很多都是头部企业。与这些上下游企业合作,能提高我们的效率,同时也能大大降低我们的仓储和物流成本。”安徽滁州汉普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综管部经理吕书生说。

  合肥、宣城、马鞍山、芜湖、阜阳等亦在推进布局光伏产业。

  近年来,合肥实施“借光发展”战略,出台超常规扶持政策,从逆变器企业阳光电源起步,向前端的光伏玻璃、电池片、组件,后端的储能电池、系统集成等双向延伸,吸引晶科等外来重点企业相继落户,呈现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日趋健全的态势。目前,合肥市光伏产业链已经涵盖光伏产业的全部环节,集聚光伏产业企业近百家。

  宣城同样也在抢占产业高地。如今,宣城市光伏新能源产业呈爆发式增长。7月19日,“光伏行业2023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暨2023光伏行业供应链发展(宣城)论坛”在宣城市举办,这场首次在北京以外城市举办的行业盛会,成为宣城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高歌猛进的最好注脚。

  放眼全省,“追光者”的脚步从未停歇。

  6月6日,总投资50亿元的华晟新能源5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生产基地项目主体工程在肥西开工;7月19日上午,安徽阜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GW N+超高效太阳能单晶硅片1B期项目开工……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省新开工光伏制造项目20个,总投资604亿元。截至6月底,全省光伏电池、组件在建项目产能分别约为150GW、100GW。

  省经信厅总经济师、二级巡视员潘峰表示,当前全球能源革命蓬勃兴起,以光伏、新型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我省要抢抓产业发展机遇期,在提前完成《安徽省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预期目标基础上,接续奋斗、主动作为、乘势而上,加快打造世界级光伏储能先进制造业集群。

直面挑战 打造世界级光伏储能先进制造业集群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预测,到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将达到5221GW,2050年将达到14036GW。这也就意味着2023年至2050年新增装机需求每年约460GW,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在宣城召开的光伏行业2023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2023年的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测从280GW至330GW上调到305GW至350GW,国内新增装机预测从95GW至120GW上调到120GW至140GW。

  光伏行业的赛道不可谓不火热。有业内人士指出,当下各路资本涌入光伏产业,带来产业链上下游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这是产业机遇所带来的投资热情,也伴生着挑战。

  正如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第十六届全球绿色能源领袖对话中提到,过去18年,光伏行业建设了约380GW的全产业链产能,现在18个月就能建成超过380GW的产能。此时,产业必然会出现供需之间的不平衡,会成为行业的巨大挑战。

  有阳光的地方难免会有阴影。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表示,光伏产业迅速发展,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产业链、供应链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首先产业过热,行业内部竞争激烈,叠加同质化,竞争不断加剧;其次,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一些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对我国的出口产品施加一些限制或进行打压,影响了全球供应链的开放和市场化;再者,光伏产业链还有环节受制于部分元器件的影响和原材料,有一些国产化进程需要加快,比如功率半导体及芯片;最后,“光伏+应用”正逐步成型,将迎来快速增长,比如光伏加新能源汽车以及数字能源网等新领域,未来需要新的市场机制、政策法规等。

  技术改造优化产品结构也至关重要。光伏制造业从上游到下游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四个环节。电池转换效率决定了光伏发电整体的效率,不同的电池技术对上下游产品有不同的要求。根据硅片衬底不同,晶硅光伏电池分为P型和N型。此前,光伏主流电池使用的是P型硅片;如今,从P型向N型的转型已经开始。有业内人士坦言,光伏电池技术更迭已进入关键节点,更高效的电池已经量产。光伏企业必须选择一条更高效的技术路线,否则就将被淘汰或被边缘化。

  《安徽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明确,要坚持光伏发电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大力推进光伏发电规模化发展。到2025年,全省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或发展到2800万千瓦左右。

  “我们将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研究编制支持全省光伏产业发展的接续政策,坚持以创新为动力,以提质扩量增效为目标,以补链延链强链为重点,以场景应用为牵引,以规范有序为保障,推动全省光伏产业创新发展、协同发展、集聚发展、安全发展。”省经信厅有关负责人说。

  记者在走访中,有企业表示,光伏组件电池行业作为重资产投入行业,科技型初创企业尤其需要金融信贷支持。据悉,我省正充分发挥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主题母基金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后续将通过设立子基金及直投的方式,最终形成规模约为400亿元的母子基金群。同时,积极引导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加大对优质光伏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谋划梳理光伏企业“白名单”,通过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推送至各金融机构,促进两者高效对接。

  业内专家表示,加快推进光伏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我省要以产业集群化发展思路,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发挥优势、拥抱趋势,构建光伏储能现代化产业生态,把光伏储能产业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8月7日,好消息传来,我省光伏产业龙头企业阳光电源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该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60亿~300亿元,同比增长112%~11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0亿~45亿元,同比增长344%~400%;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39亿~44亿元,同比增长390%~453%。

  而在距离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仅约20公里的肥西县,合肥华晟5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生产基地项目正在建设中。

  在徐晓华的眼中,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华晟新能源坚持差异化的发展思路,正在奔赴一场“颠覆性创新”。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