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警惕“一刀切”配置!储能商业模式亟待完善

   2022-12-29 中国工业报10030
核心提示:“储能是一条‘长坡厚雪’的超级大赛道,也是一条不同于动力电池的独立大赛道,储能价值正在爆发。”海辰储能联合创始人、总经理王鹏程表示。然而,由于多地采取“一刀切”式的配置标准,部分地区将配储能作为新能源建设的前置条件,使得新能源配储能利用率极

“储能是一条‘长坡厚雪’的超级大赛道,也是一条不同于动力电池的独立大赛道,储能价值正在爆发。”海辰储能联合创始人、总经理王鹏程表示。

然而,由于多地采取“一刀切”式的配置标准,部分地区将配储能作为新能源建设的前置条件,使得新能源配储能利用率极低。临近年末,加之类似风电、光伏项目“抢并网”现象的涌现,进一步加剧了储能项目的价格厮杀和供需失衡等问题。

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新近编撰的“新能源配储能运行情况调研”报告建议,应逐步扩大独立储能/共享储能比例。加大科技创新与运维管理,提升储能安全水平。通过价格信号激励市场主体自发配置储能资源,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储能建设。

利用率低·商业模式亟待完善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近30个省份出台了“十四五”新型储能规划或新能源配置储能文件,大力发展“新能源﹢储能”。电源侧配储能成为不少省份的重点支持方向,不少地区还加大了独立储能发展要求。

中电联在调研208个电化学储能项目、105万千瓦新能源配储能装机(占全国新能源配储装机的三分之二)后发现,不同区域的储能应用场景有所不同。其中,华北、西北区域以新能源配储能为主,华东区域新能源配储能、电网侧储能与用户侧储能应用分布较为均衡,南方区域则以火电厂配储能为主。

从储能项目造价和商业模式看,储能项目造价大多在1500-3000元/千瓦时之间,项目间由于边界条件不同,造价差异较大。新能源配置储能具有平抑新能源输出功率波动、提升新能源消纳量、降低发电计划偏差、提升电网安全运行稳定性、缓解输电阻塞等作用,在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容量市场中具有多元价值,商业模式不尽相同、地区差异性较大。但从实际情况看,大部分储能项目盈利水平不高。

“新能源配储能利用率低。新能源配储能调用频次、等效利用系数、利用率均低于火电厂配储能、电网储能和用户储能。新能源配储能规模、型式没有进行科学论证。多地采取‘一刀切’式的配置标准,部分地区将配储能作为新能源建设的前置条件。风电配储和光伏配储对于储能的利用、弃风弃光的解决具有明显差异性,同质化的配置储能要求缺乏科学性。”中电联指出。

与此同时,新型储能成本较高,缺乏疏导渠道。当前,新能源配储能的投资成本主要由新能源企业内部消化,叠加锂离子电池成本上涨,新能源企业承担了不小的经营压力。

“新型储能商业模式、电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新能源配储能收益主要来源于电能量转换与辅助服务,储能的诸多市场和价格规则仍有待落地;储能商业模式不稳定,回报机制不清晰,政策变动对收益影响较大。比如,近期山东储能的容量补偿标准大幅下降,企业收益受到较大影响,不利于投资决策。”中电联分析。

来自浙商证券的最新研报显示,2021-2025年储能市场四年预计CAGR达68%,全球储能市场高景气度发展,电力储能、户用储能、便携储能将成为三大重要应用场景。

“从欧洲、美国等补贴、电价来看,户用储能会是一条‘滚烫有活力’的细分赛道。但入局玩家仍需要警惕,欧美经济下行、补贴政策变化、通胀严重导致消费能力下降、安装工人不足(费用高)等因素。”高工储能董事长张小飞提醒。

加速出海·上市公司频接储能大单

受益储能市场旺盛的需求,近期上市公司频接储能大单。

近日,浙商中拓(000906.SZ)集团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中标许继集团有限公司磷酸铁锂风冷电池簇储能项目,强势进入磷酸铁锂电池储能领域。据公告显示,该项目标的为磷酸铁锂电池,预计采购规模1GWh。

对于缘何涉足储能,浙商中拓12月16日发布的公告称,公司目前在做的新能源业务主要是光伏产业链和储能。新能源业务总体的资金回报率相对传统大宗品类会更高一些,行业处于高景气度周期,营收占比目前大约7%多一点。

注册资本5000万元,光伏组件巨头晶科能源(688223.SH)近日在浙江悄然成立储能科技公司。天眼查APP显示,12月初,晶科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计算机系统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预测,受疫情、原料上涨等因素影响,国内储能系统装机未带来预期的快速增长,预计“在年末或许会迎来一波抢装潮”。

相较国内“被动”的配储需求,海外储能市场经济性得以充分体现。2022年4月初,海外户储开始逐步被市场关注,亮眼的逆变器出口数据、不断攀升的欧洲居民电价,使得市场对欧洲户储的高景气度形成共识。中国储能产业链相关企业加速出海。

12月22日,宁德时代(300750.SZ)与英国新能源投资商GreshamHouse储能基金公司达成近7.5GWh长期供货意向协议。双方根据市场需求,将合作规模扩大至10GWh,共同推动公用事业规模储能的应用落地。

12月21日,科士达(002518.SZ)公告称,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时代科士达于近日收到与客户A签订的储能产品采购订单,订单金额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61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营业收入的52%。

科士达副总经理、董秘范涛受访时表示,“近几年,公司在储能技术、市场、供应链等方面一直在加大投入。目前公司已做好充分的产能准备,12月份新上了2GWh储能PACK产能,同时公司产能扩张比较灵活,能根据未来储能业务的发展情况及时增加产能。”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1993年的科士达,2010年12月成功登陆深交所,目前已形成“数据中心+新能源”双轮驱动的业务布局。其储能业务主要对标海外市场,产品主要包括工商业及户用储能。

国内动力电池上市第一股国轩高科(002074.SZ)也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12月2日,国轩高科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储能业务迅速发展,重点布局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和备点侧四大储能领域,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储能市场,做大海外特别是欧美储能市场。

针对海外储能业务,也有企业持谨慎态度。近日,行业龙头阳光电源(300274.SZ)下调了2023年的出货预期。

12月4日晚,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在某券商组织的电话会上表示,户用储能逆变器明年原本出货预期是80万-100万台,现在调整为70万-90万台。虽然户用储能环节微调,但大储端提供的增量依旧比较可观。曹仁贤称,阳光电源的大储业务今年符合预期,明年出货会在15GWh以上。2023年的增量主要还是大储和工商业储能。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