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中国光伏行业扩产规模路线图

   2011-03-01 10360
核心提示:  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全球光伏业逐渐由经济复苏过渡到新一轮迅猛发展期,随着光伏产业链下游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的大幅增长,市场对
  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全球光伏业逐渐由经济复苏过渡到新一轮迅猛发展期,随着光伏产业链下游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的大幅增长,市场对光伏电池和组件的需求也大量增加,国内外光伏企业纷纷扩大自身产能,以求最大限度地分享到此轮光伏产业大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享受着光伏市场复苏蓬勃发展所带来的果实。

  当今光伏产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型产业,企业规模速度制胜已不是秘密,但是,在这新一轮复苏的一年半时间里,中国光伏企业再次爆发出惊人的制造能力。一方面,以英利、保利协鑫、赛维LDK等为代表的光伏企业,加快脚步完善自身垂直一体化产业链,特别是扩大其硅料业务的产能;以尚德、天合、阿特斯、晶澳等为代表的光伏企业基本上都在计划将自身光伏电池和组件的产能提升到更高一个层面,纷纷进入GW时代;另外一方面,一些新进企业以及国有企业也大踏步投资进驻,动辄几十亿的投资架势丝毫不弱于现有光伏大鳄们,国内光伏行业又迎来一轮投资热潮,产能扩张竞争日趋激烈。

  对于目前光伏行业的扩张速度,连许多业内人士都直呼“吓死人”,那么,我国光伏企业的扩张规模现状及成果究竟如何?直接造成的后果是产能过剩还是行业整合?本期我们对国内走扩张路线的企业做了一个简单的疏理,透过现象看本质,查寻扩张背后不为人注意的原因。

  多晶硅:短期缺口,扩产产能兑现才是金

  去年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价格已经达到了80美元/公斤,需求超预期是最主要的原因。这一方面跟去年迅速增长的全球光伏装机容量有关,去年装机容量从年初预期的9GW升至14GW左右,较上一年度实现了近100%的增长,预计2011年全球装机容量增速仍有望实现30%的增长,达到18GW的规模,快速增长刺激了对上游多晶硅原料的需求;另一方面多晶硅受建设周期的限制,无法快速拉高出货量,导致现阶段产能供不应求。有人曾质疑,保利协鑫18000吨、赛维11000吨、英利3000吨、天威硅业3000吨、乐电天威3000吨、东汽峨半厂2200吨、宜昌南玻1500吨等项目都达到上千吨产能的规模,近期又有不少企业扩产多晶硅项目,如博尼斯硅业在沈阳建一座年产6000吨的电子级多晶硅现代化生产基地,还有渑池光伏产业园总投资14.6亿元的多晶硅一期生产项目也开始启动,加上国外供应,难道多晶硅还会供不应求?

  这里要区分产能与产量的概念。有时候我们不能过多地关注企业标榜的产能,产能是全部生产线达产后的产量,这个数据与实际产出量有一定的差距。比如鄂尔多斯、国电、景德、中旺刚投产,如果这些扩产企业产能兑现70%以上,那么整个行业都有可能出现过剩,但实际情况是:一些企业的产能充满着不确定性,都还没量产或者产量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过多的企业宣称过大的产能容易误导政府,为什么国家会出台38号文件提高多晶硅项目的进入门槛,就是看多了产能没看到产量。笔者认为,虽然目前国内有这么多家企业宣布了其多晶硅扩产计划,但从准备建设到达产需要一个时间段,其产量未必达到了市场真正的需求量,至少目前是处于缺口状态,根据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速度,今年多晶硅需求还将持续旺盛。

  供不应求的局面引来了多晶硅价格的上涨,其可观的利润也吸引了行业内外、投资者的青睐,加快了扩产、投资的步伐。在国内多晶硅企业迅速扩产、国内同行纷纷投资的背景下,高位运行的多晶硅价格显然也将坚挺不了多久,相信在持续去年至今年上半年价格相对上涨后,预计今年下半年后多晶硅价格将会逐渐趋于平稳并呈现下降趋势。

  与此同时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事情是:在面对强劲需求的情况下,国外七大多晶硅企业并没有迅速大规模扩产,背后的原因耐人深思。光伏产业是一个主要依靠政府补贴及政策支持的行业,政策一旦变动,多晶硅很可能出现过剩。去年以德国为主的欧洲国家纷纷调整光伏补贴政策,且多以降低补贴标准与抑制装机量为主,特别是前段时间法国还拟叫停所有新建太阳能项目,反观国内众企业的扩产力度与速度,国内应用市场的缓慢步态,不禁令人心生担忧。有专家建议,我国应在做好产业整体规划的同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研院校和企业的优势,围绕多晶硅提纯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逐步突破技术壁垒,形成产业竞争优势,从而缓解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制约我国光伏产业上游发展的瓶颈。 

  中下游:垂直大跃起

  在国际市场中,中国的多晶硅企业未能占据有利位置,这一缺憾却在产业链的中下游得以弥补。这个环节的企业将国内的硅料搜刮一空后,仍然满足不了生产线的要求,其余不足全部依赖进口,先是硅片,然后加工成电池片,最后封装成组件后再出口。在去年光伏市场火爆的形势下,硅片、电池、组件商纷纷吹响扩张的冲锋号,扩产势头惊人。在这股扩张浪潮中,经营全产业链的垂直一体化模式成为“时尚”,这其中尤以几大上市公司动作最大,他们引领着这一潮流。见下表:

  说明:黄色为主营产品,蓝色为生产线及延伸产品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各大上市企业在主营产品的基础上延伸扩展其上下游环节。以英利为例,作为我国光伏行业内垂直化程度最高的企业,其经营触角延伸几乎涵括了整个产业链,历年来其扩张步伐从未停止,即便在金融危机时也呈现增长趋势(见表2),进入2010年后,其产能扩张更达到了表1所示的硅片、太阳电池各1000MW,其主要产品组件预计2011年将达到1.7GW。

  扩张路线图

  表2 英利光伏垂直产业链扩张路线图(数据来源:英利)

  英利扩张势不可挡,但细心观察英利2010年三个季度的财报会发现,其营销也有侧重点,主体还是组件,净营收比率占到97%以上,其他环节上生产的多晶硅、硅锭、硅片和电池几乎全部用于内部消化。

  除英利外,其他光伏企业也快马加鞭加紧扩张。据悉,由于订单排期长,产销情况良好,在产能迅速扩张的情况下,今年尚德有望实现销售额36亿美元。这里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其他企业垂直一体化倾向明显,但尚德一直定位明晰,就是做最专业的电池及组件制造商,其扩张主线也着力于这个定位点,是这个行业里做专做精的代表企业。

  还有赛维LDK,垂直一体化的产能计划也是相当全面,2011年硅料产能计划18000吨、硅锭2.6GW、硅片2.6GW,对于目前占其总业务量份额不大的太阳电池及组件,计划扩产产能也分别为1.26GW和2.5GW,这是很惊人的扩张速度。

  已成为全球最大太阳电池供应商的晶澳太阳能(JASO,7.35,-5.04%)也没有满足于“老大”的位置,2010年总销售额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前段时间晶澳三期工程在宁晋奠基,设计规模20条太阳电池生产线,预计该工程将于今年4月建成投产,可年产600MW,另外,除了对太阳电池的规划,在光伏组件的产能规划上也在发力。

  保利协鑫,不久前举行了3.5GW硅片产能全面达产庆典仪式,至此,保利协鑫取代赛维LDK成为全球最大的硅片生产商,开始从多晶硅生产向多晶硅铸锭、切片业务全面挺进。

  2011年,天合光能(TSL,29.07,-4.38%)除将扩产组件产能外,该司近日宣布计划在常州天合光伏工业园投资8亿美元,并在2011-2013年期间扩大产能。

  去年年底,在天威新能源的年会上,总经理高正飞表示:“2010年底天威二期项目全面投产,硅片、电池、组件的产能都达到500MW,目前三期项目已经启动,2011年将形成1GW的产能规模,2012年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将达到1.5GW。”

  2011年,Hanhua Sloar One(林洋新能源)计划投资20亿元添置22条太阳电池生产线,继续大幅度提升产能,预计2011年组件产量达1.3GW,实现应税销售收入130亿元。根据最新制定的五年规划,韩华集团提出了一个远大的目标:计划到2015年将Hanhua Sloar One在中国地区的太阳电池组件产能提高到4GW,相当于Hanhua Sloar One目前产能的4-5倍。

  中电光伏(CSUN,4.54,-3.20%),2010年末投资1.3亿美元开工新建一栋25000平方米、五层高的研发大楼,建设一个高科技研发检测中心,并计划新增400MW太阳电池生产线项目。据悉,研发大楼将于今年6月落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后,中电光伏的太阳电池产能会在现有基础上翻倍增长,同时新增产值20亿元以上。

  2013年,正泰太阳能产能将超过1000MW。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太阳能光伏基地项目开工,生产太阳电池及组件,一期工程投资25亿元,建设40条生产线,产能达到1200MW,预计在今年6月投产。

  南玻集团,2010年预期电池片产能达到100MW、组件120MW,年营业额8亿元,2011年电池片、组件各300MW,年营业额期望做到30亿元。

  除已有光伏上市公司,许多国企、外来投资商加盟到这一扩产浪潮中,日前兵装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宣布将投资44亿元在武汉临空经济区建设光伏产业基地,两期项目建成后,将形成500MW单晶硅片、500MW单晶硅电池的年生产能力,年产值将超过60亿元。还有恒星科技、特变电工、钱江生化等公司,都先后披露其太阳能用硅片建设项目的相关消息及动作。

  扩产迎来节点,这是企业发展的周期定律 

  这么多企业都在扩产,这一扩产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是市场?政策还是企业本身的发展要求?回顾2010年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笔者找出几点主要原因:

  原因一:经济复苏、订单增多。2010年全球光伏界处于一团火热、供不应求的状态,仅上半年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就达到7GW左右,不仅远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更与2009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持平,国内组件企业接单接到手软,在此情况下,企业选择扩产是必然。

  原因二:政策变动、供求双增。热火朝天的光伏复苏引来欧洲主要光伏应用国家的“抑制过快发展”,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国家纷纷在去年年中宣布将下调2011年光伏补贴政策,导致许多光伏工程提前抢装,骤增的需求促使国内多数光伏企业的生产线都在满负荷运转,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扩产成必然。

  原因三:抢抓发展点。业内研究人士指出,中国光伏产业之所以如今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许多国内企业产能扩张的速度与世界光伏市场迅猛发展的步伐相一致,显然,在此次世界光伏行业又迎来一轮发展期之际,国内光伏企业想“故伎重演”。

  原因四:降低成本,盈利需求。在企业管理能力足够完善的情况下,光伏企业的产能规模越大,其控制成本的能力就越强,那么生产成本也就会越低。而垂直一体化已让一些企业尝到甜头。受盈利驱动,企业很自然地扩产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原因一一例出,有理有据,火热的市场下,企业不扩产似乎没道理。不过,笔者经研究发现,这些仅仅是扩产原因的表相,其中还有一个很耐人寻味的发展定律原因,即螺旋式上升发展周期定律,透过这个发展定律,也许我们找到这样扩产后的结果与临界点。一直以来,光伏企业以“螺旋式”的规律在发展上升,如下图。

 

  根据这个发展周期循环图,我们对号入座看看去年的光伏企业处在哪一个节点。回顾2010年的光伏市场,很明显可以得出结果:由年初时从周期底部的“产品供不应求、产品价格上升”—“企业盈利上升,股价上涨”—“大量融资,技术进步”,到现在的“产能快速扩张”。现在的光伏企业是,产能快速扩张,价格还未大幅下降。如同朝代更迭,光伏企业的发展也呈现出这样一种此起彼伏的发展定律。发展似乎又到达了一个临界点,后面的阶段还没有到来,什么时候到来什么时候下滑,下滑的时间段、影响程度、恢复时间等,这些有待明年所有企业产能的释放才能最后得知。

  2011,安全第一

  通过以上分析,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企业合理、有计划的扩产是有道理且符合发展规律的,然而整个行业不论新老企业,不论大中小型,都大幅扩产,那就有问题!大批新增产能的投入将会极大地增加产品供应量。相关统计显示,2011年太阳能光伏行业将面临25千瓦特的供应与14千瓦特的需求矛盾,并且欧洲主要光伏国家由于受政策补贴下调的影响,其需求会有相应的下滑,主要光伏应用需求地有向美国、加拿大、日本和印度转移的趋势,但新兴市场还没有完全完善或有进入瓶颈,充满不确定因素,这将增加光伏企业进驻及发展的难度,而那些增加的产能不仅可能出现供过于求,还将压低现货价格。

  2010年11月,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光伏大会上,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表示:“欧洲需求下降,明年全球光伏市场肯定出现过剩。”

  在大发展趋势中,企业既要做到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又要将“船大难调头”的风险降到最低,那么理性扩张就是最好的选择了。如阿特斯2009年扩产200多兆瓦,去年是300多兆瓦,今年约在400MW-500MW之间,其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瞿晓铧曾表示:“我们不会大跃进式地扩产!”

  日前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对众多光伏企业呼吁:“光伏企业需要在今年底(2010年)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预计2011年光伏产品可能出现阶段性产能过剩,在今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明年(2011年)可以看作光伏产业的调整年。”

  一方面供需可能出现不平衡,另一方面由于扩产,企业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业内企业,不论大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攀比情况,比扩产速度,比扩产产能、产量,导致出现不合理建设、不合理工期、不合理造价、不合理合同、不合理方案等问题,这将为未来的发展埋下安全隐患。据悉,2011年产能超过1GW的中国太阳电池生产厂家将达到11家,还有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加入扩张大军,这无疑将加剧市场竞争,从电池到组件都可能因为产能集中释放而出现阶段性过剩,最后遭受打击最大的将是那些远离终端市场、规模较小的企业。

  而大企业也未必能安然恙。虽然业内诸多大企业纷纷表示2011年订单已经排满,客户都打来了预付款,短期内市场怎么变化也不会对企业造成影响。但事实并非如此。一位光伏上市企业高层向笔者透露:“客户给企业支付预付款,企业是多了一层保障,也能进一步巩固以后的合作,但一旦遇到市场不景气或环境不好造成的整体市场下滑,还是会出现毁约的情况,很多客户甚至不会在意那部分小额预付款而逃之夭夭,金融危机时就已有先例,因此大企业也要谨慎对待。”

  2011年,不论是乐观的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还是跟风的中小型企业,平稳发展、安全第一才是发展路上的硬道理.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