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沃土孕育新能源 青海多维度并进打造示范样本

   日期:2018-07-02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浏览:15581    评论:0    
 “绿电9日”圆满收官,水光风多能互补100万千瓦集成优化示范工程成功并网,第五届环青海湖电动汽车挑战赛激动人心……一桩桩一件件都在为青海新能源建设添光增彩。

2018年6月29日,青洽会“绿电9日”圆满收官。创纪录的9天216小时,全靠水电、光伏和风电供电,青海在7天168小时的大胆尝试之后再创佳绩。

青海省,我国清洁能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借助自己的各方面建设和开发优势成为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示范区。6月24日,青海在建最大新能源项目也成功并网发电,水光风多能互补100万千瓦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具有非常大的借鉴价值。

另外,第五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也是青海省相当受关注的一项盛事。从特技表演到汽车射门,从漂移甩尾到行驶跳人,电动汽车优越的性能得到正名,让更多人认识到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突飞猛进。

丰富多彩的活动,为青海省发展新能源事业增添了更多生命力和号召力。最直接地让人们感受到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好处,并且在技术研发、设备优化、消纳创新和发展渠道拓宽等方面,青海也走出了特色道路。

6月27日,青海省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致力于高效电池及组件、光伏储能一体化以及智能管理和集成电路多晶硅材料等的研究。当然,这只是青海新能源产业优化工艺的缩影。

细数青海省获得的成就,太阳能发电量居全国第一,清洁能源装机占比8成以上。全产业链科技攻关,在水光互补、多能互补、特高压电网等层面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突破。目前,新能源已经成为了“大美青海”的一张靓丽名片。

可以说,青海省成为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沃土,正在形成集约化、规模化、智能化优势。一方面是发展潜力巨大,一方面背靠政策支撑,青海新能源产业壮大几乎毫无悬念。那么,针对被普遍关注的“三弃”问题,青海省拿出了怎样的方针呢?

多措并举,推动升级是一条比较清晰的思路。所谓的“三弃”,从根源上来说就是发电量与消纳量之间的不平衡。那么,在确保发电规模不下降的前提下,大幅提升消纳能力显然是必选之路。

青海省积极从“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的号召中寻找清洁能源商业化的出口,并且推进阳光扶贫工作,大范围拓宽清洁供暖覆盖区域。同时,为农牧民配备电热炕、电热膜,多渠道打通内消路径。

而说到外消,青海省依托大电网,优化资源配置,组织和丰富电力交易,在外送、调峰等衔接工作上不断扩容。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为契机,青海创建了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加快驱动产业升级,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预计,到2020年,青海首条特高压直流通道也将投产,每年可输送清洁电量超520亿千瓦时。也就是说,在综合发力,科学规划,长远考量的基础上,青海省清洁能源发展不仅取得了良好开局,还有着非常明朗的战略未来。

供给侧改革纵深挺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青海样本”以其高站位、高标准,长远规划、创新精神,优质潜力、成功经验,为全国能源结构调整提供了宝贵依据。

 
标签: 青海

微信扫一扫
投稿联系:张先生 13844866317 新闻投稿咨询QQ: 35845245
邮箱:news#ne21.com(请将#换成@)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