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摸查光伏家底,平价上网为时不远

   2018-10-24 21310
核心提示:长期以来,对于光伏项目的备案、开工、并网、补贴情况,是一笔糊涂账。近期,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文要求各地在10月底前梳理完成十
长期以来,对于光伏项目的备案、开工、并网、补贴情况,是一笔“糊涂账”。

近期,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文要求各地在10月底前梳理完成“十二五”以来风电、光伏发电项目信息,对于符合国家政策的未开工光伏项目,由项目单位明确是否继续建设;不符合国家政策的光伏项目项目,要依法依规予以妥善处置。

梳理工作有助于摸清光伏和风电项目的“家底”,为平价上网相关政策的制定奠定基础。产业界也认同平价上网进度,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2018智慧能源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风电、太阳能发电将在2019年进入平价上网时代,在不需要国家补贴的情况下也可以大力发展。

已备案、未建项目数量不清楚

在2018年10月18日开幕的第三届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上,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发布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17》(下称《报告》)。根据《报告》,在太阳能发电方面,去年我国新增装机5306万千瓦,目前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已达1.3亿千瓦。《报告》称,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将持续中高速增长态势,预计到202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规模2亿千瓦以上。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郑声安提到,可再生能源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态势,常规水电和抽水蓄能、风电、生物质发展目标与“十三五”目标基本一致,太阳能发电较快,超过“十三五”目标。

而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2430.6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1206.2万千瓦,分布式光伏1224.4万千瓦。但究竟有多少纳入国家认可的光伏发电建设规模,或已经备案但最终未建的项目,没有人能说出一个准确的数字。

2013年8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对光伏电站项目实行备案管理。此后每年,国家能源局制定年度国家以及省级规模总量,将指标下发至各省,项目开发方就规划选址、资源测评等到省级发改委进行备案即可。

而在此之前,光伏电站项目实行的是核准制,取得了若干份支撑文件才会有相应的建设指标。改为备案制后,部分地方政府为了鼓励投资开发,执行“先建先得”政策,具备开工条件的光伏(分布式)地面电站项目可以先开工建设,按并网先后顺序纳入年度规模。

针对光伏项目,此次梳理工作,包含五类:一、已备案且已纳入国家认可的光伏发电建设规模(含不限规模的项目),未开工的项目;二、已备案且已纳入国家认可的光伏发电建设规模(含不限规模的项目),已开工的项目;三、已备案且但未纳入国家认可的光伏发电建设规模,未开工的项目;四、已备案且但未纳入国家认可的光伏发电建设规模,已开工的项目;五、已未纳入国家认可的光伏发电建设规模,但未备案也开工的项目。这些项目需同时明确是否需要申请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不符合国家政策的项目,要依法依规妥善处置。

如果在6月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5*31”新政)前,能进行光伏发电项目的情况进行摸查或许更好。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认同,因为“5*31”新政已经对规模如此快速增长的行业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摸清家底后应有所举动

光伏发电项目主要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类,集中式电站即普通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电站是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就近消纳、电网调节”为主要运营模式的光伏发电设施,包含工商业光伏发电项目和家庭光伏发电项目(户用光伏项目)等。

“5*31”新政发布后,行业积极奔走。据了解,“5*31”新政后,在普通光伏电站方面,6月4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均在其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其向相关主管部门了解确认,已取得2017年普通地面光伏电站指标、在今年6月30日前并网的项目,执行2017年标杆电价。

自2015年底开始,国家发改委对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基本每年调整一次,且每年6月30日之前并网的光伏项目仍执行上年电价,为了享受更好的补贴政策,很多光伏项目抢在6月30号之前完成并网安装,业内称此为“6*30”抢装潮。

户用光伏方面,直至10月9日才有文件出台。10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就联合发布《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说明的通知》(下称《通知》),对“5*31”新政实施中的有关事项做进一步说明。

在这期间,这两年加速发展起来的户用光伏市场基本停滞,一些5月31日至6月30日并网的户用光伏经销商因涉及贷款、安装等方面,在补贴没有明确的情况下,户用经销商和客户的纠纷不少。

《通知》明确,今年5月31日(含)之前已备案、开工建设,且在今年6月30日(含)之前并网投运的合法合规的户用自然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纳入国家认可规模管理范围,标杆上网电价和度电补贴标准保持不变。

《通知》的出台可以解决因“5•31”新政导致的已开工但未在5月31日前并网户用光伏电站的补贴问题。

有知情人士透露,该文件之前因种种原因未能及时公开发布,《通知》发布的前一天下午,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召集国内12家光伏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参加光伏发电价格政策座谈会,大家提议把这个文件发了,所以会议开完就发布了。

从某种程度上看,座谈会是为了出台补贴政策的摸底会。据了解,与会的12家企业递交了各家的经营状况和建议资料。座谈会以重点了解光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成本和盈利情况,以及对下一步完善光伏发电价格的政策的意见建议。

“‘6*30’文件(即《通知》)的出台也只是解决了存量的问题。”在山东航禹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文磊看来,“5*31”新政前开工备案的量整体上其实不多,业内更关心“5*31”之后的增量应该怎么解决,在补贴退坡、指标没有放开的情况下,目前增量基本处在停滞状态,“摸完了底,应该对这个行业做一些科学、全面的,有保有压的政策。”

压力传导至上游

即便目前国家层面光伏项目有了补充说明、在摸底光伏行业情况,去补贴加速仍是整个行业不得不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而“5*31”新政后的需求变化导致行业内充斥着“产能过剩”的声音,压力也已经传导至上游。

硅业是光伏、半导体、新材料等产业所依赖的基础性产业,近年来在我国实现了快速发展。伴随光伏产业对硅业中太阳能级多晶硅需求的不断扩大,硅业与光伏产业之间周期波动的关联性越来越紧密。

2014年起,在下游市场强劲的发展带动下,国内晶硅需求旺盛,我国多晶硅产能快速增加。根据工信部电子信息司的统计,截止2017年,国内多晶硅产能达到27.6万吨/年,产量达到24.2万吨/年,1-11月多晶硅进口量14.4万吨。

据了解,今年前五个月,多晶硅市场依旧延续之前的旺盛需求,一线企业几乎全部超载运行。据海关数据统计,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多晶硅6.9万吨,其中前5个月进口量为6.23万吨,同比增长7.4%,6月份进口量快速下降至0.68万吨。

6月份以来,下游需求锐减,给上游硅料的产能释放带来风险。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2018年三季度国内多晶硅产量为5.28万吨。受“5*31”政策影响,6月份开始国内多晶硅企业受终端需求骤减影响,开工率日渐缩减,部分产能被迫停产检修。

截止2018年8月底,国内多晶硅产能共计29.4万吨/年,在产企业16家(包括分线检修企业),在产产能21.5万吨/年,停产检修产能7.9万吨/年,其中停产暂无复产计划产能约5.4万吨/年,占总产能的18.4%。

产能控制、补贴退坡的压力传导到上游,同时是上游的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的其中一个原因。

2018年前8个月,国内多晶硅现货价格震荡波动,均价为11.74万元/吨,同比下跌8.1%,尤其“5*31”政策之后,价格从5月底的12.6万元/吨快速下跌至7月中旬8.78万元/吨,跌幅达到30.3%。不过,国内多晶硅之后价格出现小幅反弹,截止8月底,价格反弹3.5%至9.09万元/吨。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会长赵家生在9月19日召开的2018年中国硅业大会暨光伏产业博览会上介绍,6月份以来价格的快速下滑,不仅国内部分企业停产检修,海外多家企业也进行检修,共同通过控制产量减少供应,促进市场供需平衡。预期随着国内低成本产能陆续投放市场,不仅国内部分落后产能将退出市场,海外部分产能也将不再具备竞争力,替代进口的趋势正逐步呈现。

需多方联动提质增效降本

光伏行业全产业链的成本下降,是促成中国光伏平价上网时代到来的重要因素。根据《报告》,2017年光伏电站单位千瓦造价约6500元,部分已经降低至每千瓦5500元以下。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07-2017年的8年间,光伏组件的市场价格36元/瓦下降到现在3元/瓦以下,下降了92%;并网光伏系统价格从60元/瓦降到7-8元/瓦,下降了87%;逆变器价格从4元/瓦下降到了0.3元/瓦,下降了92%。近两年光伏组件价格仍保持了30%以上的下降幅度。

在非技术成本方面,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在前述会议上介绍,2015年-2018年间,光伏电站总投资成本降幅为23.5%,其中非技术成本下降42.9%。非技术成本占项目总投资成本20%或以上。

非技术成本主要包括项目开发建设期的非技术成本和项目运营期的非技术成本。前者包括手续费、土地费用(含土地税费)、电网接入费、公摊费用等,在非技术成本中占比约65%。后者主要包括土地租金、贷款利息及补贴的账期等,在非技术成本中占比约35%。

据王勃华预计,2018-2020年光伏电站总投资成本下降约30%,其中,技术成本下降30%,非技术成本不再下降。技术成本下降原因在于市场集中度提高加,大产品效率提升及价格下降。非技术成本不再下降的原因在于,优质项目越来越少,开发成本或有所提升,融资成本在去杠杆化经济环境下提升。“之前高歌猛进、烈火熬油的发展模式已然难以为继,降本提质增效才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与关键。”

事实上,降本提质增效是需要多方联动的工程。从上游看,以江苏中能和天宏瑞科为代表的硅烷流化床法颗粒状多晶硅已经初步实现量产,其成本低于目前主流的改良西门子法产品;整个多晶硅产业正在向新疆、内蒙等西部低成本地区进行有序转移,目前在西部地区新建的多晶硅企业综合成本有望控制在6万元/吨的水平。从下游电站来看,系统选型、施工、运维等各个环节也会对成本和收益率造成影响。

目前,相较于下游光伏电站企业,中上游企业的日子稍微好过一些。至少,还可以寻求海外这条出路,分散一些风险。

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人士介绍,东方日升布局比较早,“5*31”前就开始做无补贴项目,“那个时候也没有想到砍到这么严重,我们当时受到一定的影响,国内组件出货量原本预估是2.5GW,于是紧急调整到1.5GW左右,在海外部分增加1GW”。

上述东方日升人士认为,对于组件企业,要注重用新的高效产能去对抗老旧的产能。“在客户需求有限的情况下,工厂的每一度电、每一分每一秒投入的成本能生产出更高效率的组件,客户肯定会选择前者。”

时至今日,一边接受现实,一边寻找符合自身的出路,是各大企业生存的首要任务。

“现在大多光伏人都是熬,希望熬过这段时间。”丁文磊说。 
 
标签: 平价上网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