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海润光伏沉浮录

   2018-06-29 中国经营网秦枭,吴可仲54350
核心提示:因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度财务报告均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5月29日,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海润,
因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度财务报告均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5月29日,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海润”,600401.SH)被暂停上市,停牌前股价跌至0.87元/股。

进入6月份,高管辞职、人事变动、注销子公司、变更信披地点,被暂停上市*ST海润的动作频频。这个曾经的光伏明星企业,正在努力从退市的悬崖向上爬。但是面对高额的逾期债务、大面积的投资者索赔,*ST海润的“保壳”之路该走向何方?

对此,*ST海润董事会秘书问闻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公司目前处于缄默期,具体的内容不方便透露。

人事、资产大变动

6月13日晚间,*ST海润发布了第六届董事会第六十三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为了实现股票的恢复上市,公布了人事调整、注销子公司等多项措施。

公告显示,邵爱军、周佳雷等7位*ST海润副总裁被免职,其中5位职务被调整成资深总监,待遇也随之调整,按照调整后相应任职的职级执行。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述公告发布一周之前,*ST海润董事长李延人、首席技术官李红波、监事会主要成员也相继辞职。

不仅如此,由于*ST海润面临的资金紧张,除了上述高管职位与薪酬一并做了调整外,其他多位高管的薪酬也被下调。公司董事邱新与两位副总裁的基本薪酬都由70万元/年下调至49万元/年;另外一位董事ZHANG JIE(张杰)的基本薪酬也由14万美元/年下调至9.8万美元/年,下调幅度均为30%。

不仅仅是高管的职位和薪酬被调整,实际上,*ST海润早已通过减员的方式对公司机构作出调整。据*ST海润2017年年报披露,该公司报告期内员工总人数骤降近2000人,减员幅度约为38%。

*ST海润称,上述人员的职务及薪酬调整,对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配置,公司管理成本,以及日常经营管理的效率都有一定积极作用。

除人事的大变动,*ST海润还注销了7家海内外子公司。据统计,这几家公司在今年前5个月都处于亏损或者零盈利状态,累计亏损约348.58万元,净资产累计为-1267.72万元。

就在6月20日晚间,*ST海润再度表示,“为降低经营管理成本”,其信披地点也由写字楼搬到工业园区内。公告显示,*ST海润信披地点由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智慧路5号无锡信息港,变更到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镇璜塘工业园区。

除此之外,海润光伏也在陆续退出各地的项目。2017年,其相继退出辽宁营口的沿海科技创新创业生态产业园项目,以及海润光伏扬州2GW多晶硅铸锭及2GW切片项目,辽宁和杭州两个项目投资总额达100亿元。

江苏省高邮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曾对记者表示,*ST海润公司内部出现问题,退出项目是迟早的事情,不过并没有给双方带来太大的损失。

无人掌舵的海润

海润光伏成立于中国光伏产业集中爆发的2004年。2004年后,欧洲光伏市场悄然兴起,刺激中国的光伏企业迅速发展,但在2009年后,受“双反”与产能过剩的影响,国内光伏行业进入寒冬期。

在此阶段,即2010年,海润光伏引进了国内光伏产业市场化早期的推动者、被业内誉为“中国光伏教父”的杨怀进。在这之后杨怀进对海润光伏进行了全产业链布局,将原来仅限于硅棒、硅片生产的企业扩充到涵盖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锭/片、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投资、开发、运营与销售,以及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业务的全产业链布局,之后不久,在2011年实现借壳上市。

杨怀进担任董事长期间投入了大量资金布局下游电站项目,与多地政府达成光伏电站投资战略合作协议。彼时,他认为一体化建设光伏电站是企业的出路。

然而,光伏电站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起初民营企业并不具有优势。海润光伏投资电站导致其出现现金流持续紧张的局面。业内人士表示,光伏发展初期,受暴利以及地方政策引导,光伏制造业产能迅速增长,并且产能分散。但好景不长,2011~2013年初,光伏产业盲目性扩张的后果开始集中显现,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光伏行业几乎全线亏损。

*ST海润上市之后几乎年年亏损,其股价在暂停上市前已经跌至1元以下,被市场戏称为“仙股”。除了借壳上市的那—年(2011年)和需要保住上市资格的2015年外,*ST海润几乎年年亏损。

杨怀进之后,为了使海润光伏尽快扭转经营困境,孟广宝入主海润光伏,并在2016年4月出任*ST海润董事长。孟广宝被称为辽宁隐秘富豪,旗下拥有港股上市公司华君控股。但好景不长,孟广宝在遭遇公司独董“逼宫”后于同年8月辞任。

2017年7月12日,75岁的李延人再度被选为海润光伏董事长,而如今,李延人再次辞职,海润再次无人掌舵。

不过,虽然辗转几任董事长,*ST海润的业绩却不见改善。记者梳理其财报发现,*ST海润的营业收入起伏不定。2011年达到71.32亿元的峰顶后,2012至2013年逐年下滑,随后出现上升,除2015年需要保壳外,其业绩又开始逐年下滑,2017年其营业总收入仅为32.56亿元,不到2011年的—半,而2018年—季度其营业总收入更是遭遇断崖式下跌,仅为2.92亿元。净利润方面,除2011年、2015年分别实现盈利外,其余年度均亏损,而且亏损额越来越大,2017年已达24.65亿元,2018年—季度再次出现亏损,净利润为-1.96亿元。

“保壳”道阻且长

实际上,在此次退市危机之前,*ST海润就曾因业绩原因面临过退市的风险。

2015年底,在经历了两年的亏损后,已被“披星戴帽”的海润光伏,因无法在2015年12月10日前向联合光伏交付已完成收购协议的电站,而面临巨额赔偿。如果连续第三年亏损,海润将被退市。

庆幸的是,其2015年年报显示,*ST海润披露年报称实现了扭亏为盈。同年5月复牌并撤销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将从“*ST海润”变更为“海润光伏”,股票代码不变。

时隔两年,历史再度重演,*ST海润股票再度被“披星戴帽”,而造成如今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券商人士向记者表示,以*ST海润目前的情况来看,恢复上市的难度并不小。

根据*ST海润公告,截至6月13日,公司累计逾期债务金额26.9亿元,其中银行贷款等债务8.83亿元,信托保理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债务18.08亿元。截至目前,已有18家金融机构对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提起诉讼及采取保全措施,涉诉金额累计13.32亿元。

除此之外,*ST海润还面临多起投资者索赔案件。其在2017年年报中披露,截至报告日,中小股东发起的索赔案件达1142件;已经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和解案件为107件。公司根据已起诉案件、和解案件的情况,预估赔偿约1.97亿元。

在经历2015年“保壳”、2016年孟广宝“闪入闪出”、业绩连年亏损,这家曾经的光伏明星企业再一次站在了退市边缘。

不仅如此,“5·31新政”后,整个光伏行业面临着巨变。

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新一轮的行业洗牌是不可避免的,这个过程是没有情理可言的,大的品牌企业可能可以挺过寒冬,小的品牌也可能就此在市场中消失。而企业的扩张需要不断的融资,已经被暂停上市的*ST海润能否“保壳”成功那就不得而知了。

上述券商人士表示,地方政府极为看重当地的上市公司。当本地上市公司“披星戴帽”或遭遇债务危机的时候,各方会努力助其“保壳”。要么是政府通过给予补贴,或者是采取资产重组的方式注入优质资产来达到扭亏目的。

不过,随着监管政策愈加严格,退市制度、退市案例快速落地的背景下,市场存在太多的未知数。
 
标签: 光伏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