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彭小峰身家缩水33亿 赛维模式终结

   2010-05-14 ne21.com21世纪新能源16260

光伏危机背景下,江西赛维的掌门人彭小峰固守“信贷支撑产能扩张”模式,直至爆出财务危机。赛维成为2009年“最受伤”的光伏企业,期间股价下滑近五成。若多晶硅业务重组无法完成,其经营将面临能否继续的风险。彭小峰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成为2010“新财富500富人榜”上榜的光伏企业家中唯一财富缩水的富人。在过剩产能难于消化,转型垂直一体化基础不牢的情况下,曾经令人艳羡的“LDK速度”或将终结。

在本轮光伏危机中,多晶硅产业链最上游的硅料和硅片制造受冲击最大。身处该领域的彭小峰却在2009年继续依赖信贷加大多晶硅产能,坚守“信贷支撑产能扩张”模式,直至爆出财务危机。彭小峰一手打造的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LDK.NYSE,以下简称“赛维”)2009年度股价跌去49.82%,而赛维的同业中,经营多晶硅硅料和硅片的保利协鑫(旗下江苏中能主营多晶硅业务,03800.HK)同期股价升幅268.25%,与赛维同在纽交所上市的主营电池片的尚德控股(STP.NYSE)和垂直一体化的天威英利(YGE.NYSE)同期股价分别升28.91%和23.9%,表现均远胜赛维。作为赛维掌门人的彭小峰由此财富大幅缩水33.8亿元,其榜单位次从70位滑落至252位,成为2010 “新财富500富人榜”新能源类上榜富人中唯一的财富倒退者。

打造“信贷支撑产能扩张”模式

在彭小峰的精心打造下,江西赛维被包装成为硅片大鳄,以新余市政府为后盾,赛维实践着产能的极速扩张。2006年4月投产,3个月后赛维的多晶硅产能就达100兆瓦,到同年10月产能再扩一倍,至200兆瓦。2007年6月1日,赛维成功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成为当时中国企业在美国单一发行最大的一次IPO。受到投资者充分认可的赛维的二级市场股价也扶摇直上,从上市首日的27.2美元/股一路飙升到同年9月28日的68.9美元/股,一个季度多即上涨153%。尚德控股同期股价仅升17.7%。越战越勇的彭小峰一发不可收拾,创造出业内称道的“LDK速度”。2008年二季度末,赛维的产能跃升至880兆瓦,2009年四季度产能扩至1.8吉瓦,不到4年的时间,赛维产能扩张了18倍。

支撑极速产能扩张的是赛维庞大的银行信贷。2007年二季度上市以来,赛维的银行信贷(含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增长13倍。随之而来的,是赛维的资产负债率和净负债率升到不能再升的高度。2009年二、三季度,赛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达到85.93%和85.15%,财务杠杆也上升到7.11倍和6.73倍,剔除现金的净负债率高达209.11%和223.99%(表1)。至此,固守“信贷支撑产能扩张”模式的彭小峰将赛维推向资不抵债的境地。

那么,产能扩张和信贷支持下的经营绩效如何呢?我们用两个指标来衡量。首先是产能利用率,选取出货量/产能这一指标来反映。数据显示,赛维的产能利用率一直在20%左右的低位徘徊(图1)。相比而言,尚德控股在行业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其开工率仍能达到50%。

其二是毛利的变化,这一指标能反映公司对其产品的定价权。在2008年三季度以前,赛维毛利率保持在25%以上,即在行业整体向好时,赛维同样搭上了顺风车,做得顺风顺水。但自2008年四季度起,赛维的毛利率急速恶化,转为-29.51%,2009年二季度更是跌至-90.35%,而后在多晶硅价格跌速放缓的背景下,其毛利率才艰难回复至10%(图2)。

两个指标反映出,“信贷支撑产能扩张”模式下的赛维在扩大产能、追求规模的同时牺牲了效率,并且在行业趋势发生逆转时变得不堪一击,毫无抗风险能力可言。

遭遇财务危机

在“信贷支撑产能扩张”的增长模式下,一旦行业低位徘徊时间拉长,那么,爆出财务危机就只是时间问题了。2008年8月,持续了4年的多晶硅大牛市戛然而止,同年9月,多晶硅行业掉头向下,遭遇价格暴跌,并且受产能过剩的影响,多晶硅价格至今未能企稳。2009年四季度,赛维财务危机被踢爆,至2009年三季度仅银行贷款就高达14.03亿美元,且以短期贷款为主,占银行总贷款的79%。彭小峰此时认识到唯有发行新股,才有可能度过财务难关。于是,赛维2009年12月紧急向美国证监会提出流动性计划,重整多晶硅业务,发行新股筹资还债。2009年12月18日,赛维计划发行1890万股ADS,拟筹资1.7亿美元,但随着股价下跌,赛维未能如愿。

根据赛维呈送的资料,赛维将总价值13-16.5亿美元的多晶硅业务,交由其子公司 Cayman Islands接管,再引入VMS Investment集团等企业,收购Cayman Islands发行的5000-8000万美元可转换优先股。 成败在此一举,如果重整多晶硅的流动性计划无法完成,那么,彭小峰一手打造的赛维将面临能否继续经营的考验。

过剩产能何时消化?

彭小峰大肆扩张产能给他带来了什么?能否助其在将来占据有利竞争地位?其实多晶硅产业的其他参与者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4年的多晶硅牛市令众多厂商蜂涌至光伏产业链上游的多晶硅行业,产能扩张严重。统计数据显示,仅国内过剩投产产能,在2009年底就超过2.4万吨,在建产能5.4万吨,规划产能接近16万吨,已建、在建或拟建的项目超过50个。

光伏企业想要大举提升出货量,不外乎满足两

 
标签: 多晶硅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